台灣用戶也能申請!SpaceX「星鏈計畫」寬頻網路服務開放申請,最快在2022年開通
台灣用戶也能申請!SpaceX「星鏈計畫」寬頻網路服務開放申請,最快在2022年開通

SpaceX旗下衛星連網服務「星鏈」(Starlink),日前正式宣布開放申請服務,但初期仍限額申請,星鏈除了會在美國境內提供服務之外,台灣也是預定提供服務範圍的地區。

只是以目前星鏈服務公告顯示,台灣地區最快要等到2022年才會開通服務,且時間可能還會有延遲的異動,現階段主要是針對已開放測試地區提供服務。

使用者可透過預付99美元預定全套價值499美元的衛星網路天線與路由器組,就能獲得星鏈連網服務,而且跟訂購Tesla電動車一樣,若使用者在服務正式上線以前選擇取消,都能申請全額退款。

spaceX
SpaceX除太空計畫,也有低軌道衛星的「星鏈」計畫,期望打破各國電信侷限,讓物聯網成為普及化設備。
圖/ 鈦媒體

目前SpaceX已經在美國地區向FCC申請電信營運業者經營執照,除了準備在美國境內提供衛星網路連接服務,同時也會提供VoIP網路通話服務及緊急呼救通話功能,另外星鏈也針對低收入用戶申請網路費用補貼,但以目前星鏈每月連網服務費用為99美元情況來看,對低收入戶來說還是有頗高的費用門檻。

除了在美國提供服務,SpaceX也已經獲得英國、德國、澳洲等地區監管機構批准,因此將在這些地區提供正式營運的網路服務,至於台灣地區則預期要等到取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批准才能順利使服務上線運作。

根據SpaceX公布資訊,星鏈服務提供網速依照使用者所處環境介於50Mbps到150Mbps之間,延遲表現則介於20毫秒至40毫秒,連網速度大約相當於目前普及使用的4G LTE網路服務,同時只要是衛星訊號可覆蓋範圍都能順利上網。

衛星.jpg
星鏈計畫放許多衛星到低軌道運行,地面建置接收器,便能讓全球都有網路覆蓋,打破電信業者建置網路考量人口密集度的思維,讓許多人煙罕至區也能收到訊號。
圖/ Nasa

相較需要透過電信業者在各處建置基地台運作的4G LTE網路服務,星鏈提供上網服務僅需透過小型衛星天線接收衛星訊號,即可藉由路由器將訊號轉換為Wi-Fi熱點,提供各類支援Wi-Fi連接裝置上網,相當適合用於難以建置電信網路基地台或有線寬頻網路的地區使用,例如海上郵輪、偏遠鄉間或山區,就相當適合透過星鏈服務取得網路資源。

因此,若以美國境內有較多地區難以建置電信網路基地台或有線寬頻網路資源情況來看,星鏈所提供的衛星連網服務就相當適合,但以台灣境內網路普及程度相當高的狀況來看,只有少數受限地形而較難建置網路的地區適合使用星鏈服務之外,多數地區應該仍會透過電信網路基地台,或是有線寬頻網路即可滿足使用需求。

責任編輯:王郁倫

資料來源:StarlinkCNETYahoo Finance

關鍵字: #特斯拉 #Space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