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於美國芝加哥近郊的夏特威爾(Gwynne Shotwell)今年57歲,從小就很喜歡親手實作,甚至讀小學時,就能修理自己的腳踏車。中學時期,夏特威爾去聽一位女性機械工程師的演講,對她的工作內容和事業成就感到非常著迷,因此決定走向機械工程之路。
從工程研究踏入太空產業,獲前同事引薦認識馬斯克
夏特威爾從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克萊斯勒公司的儲備幹部計畫,但她不喜歡那裡的保守文化,於是重返校園,在西北大學獲得機械工程與應用數學的碩士學位,接著進入非營利組織航太(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進行航太工程的相關研究,正式展開她在太空業的職涯。
2002年,當時夏特威爾正在火箭製造公司小宇宙(Microcosm)任職,她的前同事、於今年退休的SpaceX前副總裁庫尼斯曼(Hans Koenigsmann)引薦她認識執行長馬斯克,馬斯克向她述說自己的太空夢,夏特威爾聽了之後覺得太瘋狂了,但也對他的大膽感到驚豔,於是決定放手一搏,接下SpaceX業務推廣的重任,當時她對自己說「來看看我能不能把火箭賣出去!」
深厚的科技知識,讓她成為最佳銷售員
夏特威爾在SpaceX連一支火箭都還未成功發射前,就必須開始銷售業務,她必需說服美國太空總署(NASA)以及軍方,資助SpaceX進行火箭發射前的測試,還必須成功談定衛星公司客戶,購買SpaceX太空運輸服務,為SpaceX發射火箭出資。
她最厲害的銷售技巧,就是能將複雜的資訊以清楚的方式傳達,讓客戶真正了解。SpaceX最重要的商用客戶銥衛星(Iridium Communications)執行長戴施奇(Matthew J. Desch)認為,夏特威爾用深厚的科技知識,支撐她成為最佳銷售員。
在失敗中繼續找方法,讓馬斯克能繼續作太空夢
除了知識,夏特威爾還有一個更難得的特質,就是她能在失敗中看到走下去的方法,在「獵鷹1號」(Falcon 1)第三次發射失敗後,連馬斯克都感到身心交瘁,她告訴自己「好吧!一定能想出方法!」她向原定資助第四次發射的馬來西亞衛星公司表示,第三次的發射其實是成功的進步,她相信這會讓SpaceX確知需要再調整的部分、精準改善。
她的信心喊話,讓對方決定繼續合作,也如同她的信心,「獵鷹1號」在2008年進行第四次發射,終於發射成功。
將馬斯克的天馬行空,轉化為可執行的計畫
在「獵鷹1號」順利升空的2008年,夏特威爾升任SpaceX總裁暨營運長,負責管理旗下6,000多位員工的她,擔任天馬行空的馬斯克與員工之間的橋樑,將夢想轉化為可執行的計畫。最初引薦她的SpaceX前副總裁庫尼斯曼就說,當馬斯克喊出「我們上火星吧!」夏特威爾則會跟員工說「好吧!我們需要什麼,才能真的登上火星?」
對馬斯克而言,夏特威爾為他的築夢之路找出方法,帶領團隊鋪下每一塊踏實的磚,他說「她是一位非常棒的人和傑出的領導者,如果沒有她,我們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夏特威爾成功實踐她成為機械工程師的目標,在此同時,不僅幫助馬斯克繼續他的太空夢,她認為在接下來十年,SpaceX也將幫助更多人完成太空旅行的夢想,「沒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真的很酷!」她如此說道。
責任編輯:郭昱彣、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