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數位轉型最後一哩路商機!電子五哥緯創集團首度攜手中華電信,加持緯謙拚3年後IPO
吃數位轉型最後一哩路商機!電子五哥緯創集團首度攜手中華電信,加持緯謙拚3年後IPO

5G、AI(人工智慧)帶來「科技服務業」機會。緯創集團與中華電信25日宣佈合作,由中華電信出資入股緯創集團旗下雲端解決方案子公司緯謙科技,取得1席董事席次,藉此宣示兩大集團將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等垂直領域合作。

1100225中華電信新聞稿附件照片2_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 「很高興投資緯創集團子公司
圖/ 中華電信

緯謙科技是緯創集團專注數位轉型解決方案的關鍵子公司,雖然增資前資本額僅1.4億元,但背後是緯創集團的資源奧援,緯謙2020年營收尚未達10億元,但業績年增率超過50%,內部也設下3年每年複合成長率50%目標,期望3年後成為緯創集團旗下第一家IPO(初次公開發行)的小金雞。

緯謙的股權結構安排,後續也計畫引進其他方股東,比方醫療領域,加強未來整合服務強度。

從賣製造變賣服務

這也是台灣電子五哥中,第一家宣佈跟電信業者以入股結盟方式合作者,緯創也透露,後續在垂直應用解決方案上還會有技術合作對象將宣佈;同時在自駕車軟體底層平台技術也會有發展,凸顯緯創在電子代工大廠中走的是不同的路。

緯創除代工業務,近年也積極投入雲端及自駕技術研發,除有車載設備業務,也開發高精圖資平台,在台中台灣大道進行自駕巴士與自駕車隊測試與商業模式驗證,另外也針對工廠內座巡廠自駕巴士開發,未來朝車用控制或自駕軟體平台方向發展,後續也將有測試技術相關合作夥伴對外發佈。

而這條路很明顯是數位轉型服務。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緯創副董事長、緯謙董事長黃柏漙指出,從製造業走到服務業是條不歸路,但關鍵要整合產品、軟體、邊緣跟雲端4部分,比方把邊緣運算跟雲端整合,藉此讓企業做數據管理。

1100225中華電信新聞稿附件照片3_中華電信廣結盟緯創集團,於今日盛大舉辦簽約記者會。.jpg
中華電信廣結盟緯創集團,於今日盛大舉辦簽約記者會。
圖/ 中華電信

對於這次雙強合作,緯謙總經理夏志豪比喻為「微軟的雲、中華的網、緯創的端」的合作。

科技服務,工程能力最後一哩路超關鍵

看重此次合作,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跟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都出席記者會,林憲銘指出,過去緯創把時間跟資源都花在ODM(設計製造代工)技術上面,累積很多關鍵技術跟能力,有很多肌肉,但如果一直只走ODM這一條簡單的路的話,沒有把能力發揮到最大功效,期望跟中華電信合作,能服務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創造更大價值。

而從此次和談話內容,可以顯示結盟是互蒙其利,各取所需。由於電信資費收入下滑,中華電信積極轉型,從電信商角色轉為雲端資通訊業者角色,而緯創除電子代工業務,也轉型科技服務,成立緯謙、緯創智醫等子公司就是力求多角化佈局垂直應用產業。

中華電信是AWS、微軟Azure及Google Cloud託管服務提供商(MSP),但其實MSP在協助各行業企業上雲過程中,會面臨產業專業特性差異挑戰,如何適當的協助客戶選擇雲、資源最佳化管理等顧問工作,甚至架構數位轉型解決方案,對電信業而言是一大挑戰。

因此中華電信要做產業應用,中華電信有雲,但邊緣運算到雲端技術管理則要靠第三方伙伴,比方藉助資拓宏宇或緯謙之類角色,才能真正能模組化推解決方給客戶,讓雲落地。

而中華電的優勢是:客戶結構以金融及政府業最多,且有HiCloud雲平台可以提供跨雲服務,在東南亞有佈局。

對緯謙來說,最擅長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零售4類行業的垂直整合服務,目前緯謙也是Azure的MSP,但在面對客戶要求除服務台灣,還想一站到位服務海外據點時,緯謙在資源就面臨限制,為此緯謙出海必須靠緯創或中華電信協助,才能出海提供在地服務。

而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在海外已擁有7個子公司、50多個據點,全球有27條海底電纜分佈全球,有12條是從台灣連外的海纜,海外機房也可因應金融、製造、流通、運輸領域客戶提供服務。另外,中華電信和越南電信業者越南Viettel 、泰國政府電信CAT合作,對緯謙終極目標:出海,也是加分要素。

而緯創集團還有投資iKala,是Google Cloud的MSP,與緯謙有互補性;而黃柏漙也指出,未來啟碁、緯穎也會就5G方面合作,提供整合服務。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電信通訊 #緯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