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了一隻老虎,老虎看到了一個人。
我看見了一隻老虎,老虎看到了一個人。
在美國,自去年疫情爆發後的一段時間裡,不少人對這段歌詞和旋律都相當熟悉。與其相關的《虎王》(Tiger King)紀錄片於美國熱播,而它的爆紅幾乎成了人們口中唯一一件與疫情不相關的事情。
這部Netflix的獨家影集開啟了美國串流媒體在疫情後的爆發成長。
消失的電影院!宛如對諾基亞的懷念之情
由於疫情的蔓延,美國居民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踏入電影院裡。日前,熱鬧的紐約地區才宣佈開放部分的電影院。但深懼疫情傳播,觀影人數並沒有如想像中的大爆發。
回顧疫情之前,每到週五下班時,人們總是討論著週末要去看哪部新電影。但現在,在週五最後一個Zoom Meeting結束前,這些人卻在討論Netflix、Disney+上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影集和電影。
電影院似乎已成為人們腦海中對諾基亞「 擁有不如懷念 」的那般情感。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當漫長的疫情徹底結束後,電影院或許不再擁有原本的吸引力,人們將更習慣使用串流媒體的服務,在家享受電影、影集和電視節目。
毋庸置疑的是,電影院的長期關門,為串流媒體們帶來一個高速發展的舞台。有趣的是,儘管這些串流媒體平台互相咬牙較勁,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2020年,串流媒體瘋狂式成長
在2019年底時,迪士尼正式向外宣佈旗下的Disney+串流媒體業務。在當時,這項服務並不受外界看好。然而,當這座遊樂園帝國慘遭疫情衝擊後,Disney+反倒成了挽救財報的黑馬。
在本月公佈的數據中,截至2021年開端,僅僅發佈一年多的Disney+,其用戶已超過1億名。如此龐大的訂閱數,是Disney先前預計在2024年實現的。
若回頭看Disney+的對手——Netflix的發展歷程,是大概花費10年才擁有了1億名用戶數。目前,Netflix在全球的訂閱戶為2.03億。
Disney+的增速,在某種程度上比過去的Netflix快上不少。但Netflix也未因此放慢自己的腳步,反而利用疫情坐穩串流媒體龍頭的寶座
在上一次的財報中,Netflix表示於上季新增了850萬名用戶,全球總用戶超過2億。同時,2020年第四季由於疫情嚴峻,促使用戶在串流媒體上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Netflix的總營收上漲21%,高達68億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在其他地區的增速也相當驚人——在過去一年內的3,700萬名新用戶中,有83%的用戶來自美國之外的地區。
若談到疫情對串流媒體的影響,HBO Max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股力量。這家公司甚至憑藉著一己之力,有可能徹底摧毀了電影院存在的價值——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HBO Max宣佈2021年所有由華納兄弟製作的電影都將在HBO Max上首映。這項舉動,打破了線下電影院首映及獨家播放的優勢。
除了每一個串流媒體平台都如海綿般瘋狂的吸粉之外,它們中間也重疊到大量的使用者,就像中國用戶同時使用愛奇藝和騰訊一樣。
例如,曾由Netflix獨家播映的《花邊教主》和《The Office》,後來被HBO Max和NBC旗下新的串流媒體Peacock買走,導致先前那些在HBO追劇的人被迫要轉換到其他平台上。目前Peacock除了前兩季可以免費觀看之外,後面的7季需要付費才能觀看。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熱門美劇《Friends》上。這個被Netflix下架的美劇被搬運到HBO Max上,促使不少人轉而訂閱新平台。
在過去一年裡,當美劇頻繁地轉換平台,使用者也不得不重複購買多家串流媒體的會員。但無論如何,這場疫情的確為串流媒體產業帶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
串流媒體走向不同的康莊大道
但有趣的是,雖然每一家串流媒體服務都獲得了巨大的訂閱成長,但它們的發展路線卻是截然不同的走向:原創、獨播,亦或是兒童路線。更重要的是,這之間的界線雖然分明,但跨路線的競爭、廝殺卻貫穿了疫情時期。
在過去,電影院的意義對許多人來說,除了線下的體驗之外,主要就是首播和獨家的播放權。但現在,受到居家限令,電影院的優越性逐漸被串流媒體所取代。目前,能夠獲得一齣熱門影集的獨家播映權,已成為串流媒體平台們必爭的資源。
在發展路徑中,Netflix仍堅守著自家的「原創影集」、「原創電影」,並在疫情期間將其發揚光大。Netflix目前在美國境內的內容中,共有790個原創內容,佔總內容的39%。去年同期,原創內容僅為全部內容的25%。而在2019年,Netflix一共只有371個原創電影和影集。
2021年,Netflix公佈了野心勃勃的大膽計劃——每週上映至少一部原創電影。據悉,目前有大約500部原創作品處於後期製作的階段。今年,Netflix也有不少巨星加盟的大製作值得期待,例如花費2億美金製作的《紅色通緝令》等等。
另一家重視原創影集的串流媒體HBO Max也緊隨其後,目前有190個原創內容,佔總內容的37%。值得一提的是,HBO Max前身HBO Now的內容中,曾經有78%為原創內容。
從原創角度去看,其他幾家串流媒體在過去一年內也有不錯的發展——Disney+從10部原創內容成長至目前40個,且預計在2021年有重大突破——製作超過10部星際大戰、漫威的衍生原創劇。此外,亞馬遜的Prime Video從去年同期的80部成長至現在的120部。
儘管Disney+在原創這條道路上不及Netflix,但它在獨家播映領域的野心卻早已超越Netflix,算得上串流媒體界的獨播之王:其目前擁有最多獨家播映的影視作品,已超過老牌串流媒體Netflix。
目前89%的迪士尼內容都擁有獨播權,而Netflix擁有獨播權的內容僅佔總內容的83%,其中包含原創劇的部分。
相較於Netflix越來越原創、迪士尼越來越獨家,亞馬遜旗下的Prime Video則選擇了到處撒網的模式。儘管旗下僅有38%的內容為獨播劇,但無論從任何角度去衡量,Prime Video仍擁有最多電影、影集的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串流媒體平台的發展方向看似大相徑庭,但其中也不乏有交叉領域的廝殺、競爭。例如HBO Max正在大舉購入包含Ben 10在內的兒少影集,希望藉此與迪士尼、Netflix在兒童觀影領域一同競爭。
沒有蛋也沒有雞的電影院
2020年初,電影產業的發展似乎一切繁盛。在全球疫情爆發之前,韓國電影《寄生上流》才剛一舉橫掃奧斯卡。這一年,《黑寡婦》、《玩命關頭9》以及《西城故事》等大作都在製作、排程中,人們皆認為這將是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年。
但直到2020年結束,由於疫情無止境的延燒、電影院反覆的關閉,這些電影都沒有成功登上大銀幕。這一年,電影產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影片荒」。
難以營業的電影院和推遲上映的電影,成了蛋生雞、雞生蛋的無解問題。
然而,導演諾蘭似乎是2020年唯一的勇者,他帶著電影《天能》成為2020年院線播放的罕見大片。儘管上映之初,不少人預測有無數觀眾將會湧入電影院捧場。但最終,這部電影在全球內僅有3.8億美金的票房,反觀2013年,諾蘭的《全面啟動》曾打破過8.4億美元的票房。
在看不到盡頭的疫情之下,電影製作公司紛紛意識到,不能再仰賴電影院來播放電影,他們開始把目光轉向串流媒體平台。
華納兄弟宣佈把2021年的17部新電影搬到HBO Max上播放。由去年底的《神力女超人1984》開啟了在HBO Max和線下影院同時首映的先河,之後包含《駭客任務4》等電影也都將搶先在HBO Max上映。
環球影業則將把部分影視放在串流媒體Peacock上播放,成為最後一家入局串流媒體服務的老牌電影製作公司。而CBS也將在3月推出自家的Paramount+串流媒體服務。
當這些製作公司推出自家的串流媒體服務,或與串流媒體龍頭Netflix、HBO合作,電影院首映、獨播的優勢都會逐漸被削弱。
疫情的到來,為這些串流媒體平台培養出大眾線上觀影的習慣,甚至讓他們成為付費使用者。當人們用一整年的時間,習慣了串流媒體服務帶來的便利性與原創影集,他們可能不會再和過去一樣,透過電影院來獲得觀影喜悅。同時,當電影製作公司在串流媒體服務上嚐到了合作甜頭,未來也不一定會回歸到院線首映的模式。
電影院淡出人們的生活(不一定會消亡)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就和許多產業一樣,受疫情催化而發生巨大的轉變。一般民眾也站在巨變的交匯點上,就像人們拋棄線下超市,投向Instacart的懷抱;大眾上館子用餐的習慣被Doordash取代;學生們被迫離開教室,成為Zoom大學的一份子。好萊塢和整個電影產業,也正在主動或被迫擁抱一個全新、即將發生巨變的串流媒體時代。
無論把多少錢砸在AMC的股票上,它終究會跌落至原點,並告訴人們—— 它和諾基亞一樣,最光輝的時代或許已然結束 。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文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