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馬達事業70年的大同,今(2日)與電動商用車商唐榮車輛科技舉行100組馬達系統國際銷售締約儀式,包含馬達與驅動器,首批交貨10組,預計3個月內測試完成電動巴士,並在今年第二季於東海大學進行為期3個月接駁示範運行。
由於唐榮已取得瑞典車商Volvo車用底盤技術授權,合約中雙方也達成協議,若電動巴士上路3個月成效良好,採用大同馬達動力系統之電動巴士底盤平台,未來將行銷東南亞市場,印度或泰國將為示範項目優先推動之城市地區,並計畫延伸產品線至電動環保商用車。
開發國產大功率馬達、驅動器,搶攻傳統巴士汰換潮
三年前大同跟工研院開發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於今年1月底正式問世,大同執行副總戴豐樹說,之前國內的電動巴士,幾乎未使用國產馬達、驅動器,如今大同成功開發馬達動力系統,應用在唐榮生產的電動巴士,正好呼應政府提倡電動巴士國產化政策,未來「北有大同,南有唐榮」,將積極搶攻電動巴士生意。
唐榮車輛以製造volvo卡車與公車起家,就連台北文湖線捷運車輛也是唐榮生產,另外也在中部投資四方客運公司,目標成為國內電動車、捷運電聯車的領導廠商。
唐榮董事長何義純表示,電動巴士最困難的是驅動控制器,過去都被德國西門子、德國 ZF、丹麥Danfoss、加拿大Prestolite與中國大陸 BYD等5家外國廠商寡占。當大同完成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將擠身進入全球馬達動力系統大廠之列;對唐榮來說,更有機會超越華德動能,躍居市占第一。
走過先前經營權的動盪,大同董事長盧明光表示,進入公司兩個月來,希望把公司梳理乾淨簡單,「除了優化既有事業外,馬達廠走向電動車馬達開發,著眼商用車、轎車市場,」而在原有電動巴士馬達基礎上,會配合政府致力在十年內把1.6萬輛客運公車,全面汰舊換新成為國產化電動車。
獲豐田汽車關注?大同:乘用車是明年的事
不只與唐榮合作,據傳大同也獲得全球第二大車廠日商豐田關注,對此戴豐樹回應,目前只有巴士馬達,乘用車馬達才剛開始,至少還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開發,「他就算(豐田)來找我,我也幫不上忙,乘用車是明年的事。」
關於乘用車馬達,戴豐樹說,馬達改小是可以的,若驅動器不強調國產化也可以用買的,但大同認為還是要有自家技術,「我們大馬達跟工研院合作,乘用車(馬達)也會走這條路,工研院不僅人員素質高,測試設備也好。」
而問到大同會不會與鴻海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合作?戴豐樹表示,自己還不清楚MIH怎麼運作,他認為傳統車廠可能不會找鴻海合作,因為有自己的供應鏈,沒有做不出來的;他也強調,若MIH平台有政府在旁邊協助會比較名正言順。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