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據接近小米創辦人雷軍的投資方和車企高層等知情人士處獲悉,小米集團正快速推進造車事項,最快可望在1-2個月內立項,初步討論的品牌定位與小鵬汽車類似,主打強科技屬性的中高階市場;該計畫的直接負責人為小米老將,小米共同創辦人、策略長王川。小米表示,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並就相關產業態勢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
據知情人士透露,2月底,雷軍曾約見蔚來汽車創辦人李斌諮詢造車事宜,另有接近雷軍的產業人士表示,最快在本(3)月或下月,小米造車可能就會立項。多位產業人士認為,雷軍是耐力極強的長跑型選手,造車和手機兼顧,問題不大。而造車計畫的直接負責人是小米共同創辦人和策略長王川,其曾是小米電視的掌舵人,小米電視被認為是小米手機之外最成功的業務之一。
消息人士並指出,小米造車的負責人是王川,這幾乎已是內部共識。據車企高層表示,去年(2020),王川經常往理想汽車跑,如果小米造車的1號負責人是雷軍,2號負責人就是王川。據悉,王川正代表小米集團針對汽車產業尋求人才、技術和工廠製造等各種資源;在人才方面,王川與一些汽車產業的優質高層接觸,尋求汽車公司執行長人選,但也不排除最後是由小米自家人擔任執行長。
技術方面,據接近小米高層的資本人士表示,小米希望透過投資對汽車產業鏈進行瞭解,投資動作很可能先於造車專案浮出水面。目前,小米重點關注的是智慧駕駛相關的硬體技術,包括晶片和光達等。在工廠製造方面,據悉,小米與寶沃汽車和定位於城配物流的開雲汽車等都有接觸,但與寶沃汽車的洽談已經停止;小米也想過找比亞迪等車企代工,但比較擔心後者的資源投入度和可控性,因此傾向於尋找有生產資源,便於透過重組進行控制的合作方。
今年初的美國禁投令成了小米造車快速行動的催化劑,雖然在禁令生效前的3月13日,美國聯邦法官做出裁決,要求暫時停止執行國防部針對小米的禁令,但小米並未就此停下造車的腳步,造車依然是小米至關重要的「Plan B」。業界人士分析,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業務後,還有基本盤,而如果有一天小米手機業務遇到阻力,那就危險了。
此外,手機產業體量顯然不如汽車產業,新造車公司蔚來在去年僅銷售4.3萬台電動汽車,市值高點就超過900億美元,逼近小米集團。然而,各路資源和資本也都在湧入新興造車產業,去年以來,新造車領導廠商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已分別囤積資本超過300億人民幣,將在人才、晶片、智慧化和動力技術、線下銷售和服務渠道、充換電設施、海外市場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投入和布局;即便是科技巨頭跨界造車,所剩的時間窗口也已經不多。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理財網]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