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積極布局電動車,傳攜手廣企、投入百人團隊研發新車!為何不做自有品牌?
華為積極布局電動車,傳攜手廣企、投入百人團隊研發新車!為何不做自有品牌?

中國通訊大廠華為雖多次否認「自主造車」,但積極布局電動車產業的腳步並未停止。陸媒報導,華為將與廣汽集團合作開發新一代電動車,並與汽車整車製造商小康工業簽署合作備忘錄。

根據陸媒界面新聞、新浪財經與資本邦報導,業界人士透露,華為已經與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廣汽埃安(Aion)達成協議,雙方將各自投入超過百人的研發團隊,著手開發新一代的智慧電動汽車。

受利多消息激勵,廣汽集團的股價集體大漲,A股股價漲幅一度超過8%、港股漲幅也一度逼近6%。

除了與廣汽埃安合作外,據報導,華為近日也與汽車整車製造商重慶小康工業,簽署合作備忘錄。

報導引述公開的備忘錄資料指出,是要將雙方各自優勢資源進行整合,藉此深化、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高性能、智慧化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汽車產品和智慧移動出行體驗。

華為 【HUAWEI】HUAWEI HDC 2020現場照片_8.jpg
根據業界人士透露,華為已經與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廣汽埃安(Aion)達成協議,雙方將各自投入超過百人的研發團隊,著手開發新一代的智慧電動汽車。
圖/ 華為

延伸閱讀:華為禁令生效後首次露面!台灣總代理揭未來走向,雍海:不放棄台灣市場

受限專利差距,合作尋求布局

據報導,雖然華為近期頻頻傳出將要涉足汽車產業,推出自有的電動車品牌,不過華為官方日前透過聲明強調,「華為不是汽車製造商。然而,我們盼藉由資通訊科技(ICT),成為以數位車輛為導向的新添零件供應商,協助OEM(代工)車廠製造出更好的車輛」。

外界解讀,華為定調的策略,是藉由協助汽車企業造好車,進軍汽車領域。

不過報導分析,華為遲遲無法獨立進軍汽車製造業,是由於發展汽車製造業需要有大量專利支撐,然而華為目前手上的專利和中國的汽車製造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報導引述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於今年1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榜單」分析,比亞迪以9426件有效專利居於榜首,長安汽車、北汽和蔚來汽車分別以5243件、4005件和1677件緊接在後。上榜企業主要是傳統車企和新興電動車企業為主,華為並不在榜上。

報導分析,小康工業旗下的電動車品牌賽力斯(SERES)手握多項零件核心技術,加上積極進行全球布局,正在申請及已獲得的技術專利超過1000項。對於華為而言,確實是一個理想的合作對象。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央社

責任編輯:郭昱彣

關鍵字: #華為 #電動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