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建新廠、持續自製晶片,陸行之:就是要跟台積電槓上,但有些搞錯方向
英特爾建新廠、持續自製晶片,陸行之:就是要跟台積電槓上,但有些搞錯方向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今日指出,將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奧科蒂洛新建兩個晶片廠,還重申要自行製造多數英特爾晶片,被外界認為是劍指台積電。

消息一出,台積電今(24)日開盤就不樂觀,跌至新台幣571元,重挫23元,下跌近3%,創2個多月新低,不過盤中後稍有減緩,收在576元;而英特爾則是盤後股價應聲大漲逾6.5%。

針對此事,知名半導體評論家陸行之在臉書粉絲專業上指出,「英特爾整個會議就要宣佈要跟台積電對幹」。

不過他也認為,「老實說,基辛格有些搞錯方向,要搞半導體百貨業,感覺代工只能服務系統客戶,AMD、高通、博通、英偉達怎麼會找競爭者代工呢?要不就把半導體製造分割,一翻兩瞪眼,這樣才有魄力。」

延伸閱讀:劍指台積電!英特爾斥資200億美元亞利桑那建兩廠,要搶晶圓代工大餅

分析師:製程落後問題要先搞定

《彭博社》則在報導中引述Cowen & Co.分析師拉姆斯(Matt Ramsay)則認為,在得到其他晶片公司的外包承諾或訂單之前,英特爾應該要先搞定自家的製程問題,「畢竟若有需要的話,台積電也會卯起來,和英特爾較勁」。英特爾最新的7奈米製程不斷延遲,比起過去10奈米進程慢很多,雖然基辛格指出,這個問題已經搞定,但顯然分析師仍心有存疑。

雷蒙詹姆斯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卡索更是直白地表示,「我們不認為客戶會強力支持英特爾的代工技術,畢竟它們進度遠遠落後,也不具備與台積電競爭的水平」。

經長:不會是挑戰

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在今日首訪時表示,英特爾的新策略對台灣來說「不會是挑戰」,台灣半導體生態系非常好,技術一直進步,而後疫情時代,各產業發展都需要晶片,需求量高。

而英特爾、台積電陸續在美國設廠,對此王美花則說,樂見台美在半導體合作,但還希望台廠在台灣多投資。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