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進入尾聲,各家車廠即將公布當季交車量,在全球晶片短缺的情況下,交車量數據對投資者比過往都來得重要,尤其是高成長公司,例如特斯拉。
特斯拉投資者想看到成長,但晶片短缺令成長承壓,通用汽車和福特近期已因晶片短缺問題而意外宣布停工,並稱晶片問題可能讓他們2021年損失10多億美元獲利,這是投資者不願聽到的消息。週五中國電動車蔚來也宣布下週一起停工5個工作日,股價下挫近5%。
晶片問題,眾人心裡都有底,但第一季數據公布後,倘若結果遜於預期,投資者還是必須決定是否要「放行」特斯拉或其他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廠。
到目前為止,市場還沒有點頭
針對特斯拉,華爾街預期3月交車約16.2萬輛,較先前估價的18.3萬輛下降,分析師似乎已經因為晶片短缺問題而下修交車量。
特斯拉第四季交付18.1萬輛,針對2021全年,分析師估計交車近80萬輛,年化成長率約60%。
RBC分析師Joe Spak預期特斯拉第一季交車量年增逾90%至17萬輛。他預估特斯拉當季加州工廠製造9.6萬輛、上海工廠製造7.4萬輛。
Spak報告提到,「共識預期看起來大致合理,我們確實等著看晶片短缺對特斯拉的衝擊多大,因為特斯拉可影響同業。」他認為晶片還會帶來一些下行風險,尤其是第二季的數據。
Spak給予特斯拉股票「 續抱 」評級,目標價725美元。特斯拉週五下挫3.39%,收618.71美元。
以特斯拉股價而言,晶片短缺帶來的衝擊超越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會衝擊成長型股票,因為利率上升會令成長型企業背負更高的融資成本,且高成長公司預期未來生成大部分的現金流,但如果利率上升,該現金流的價值就會相較下降。
特斯拉股價在經歷2020年上漲740%以上後,今年迄今股價下跌約10%。
馬斯克依舊信心滿滿
面對晶片短缺、利率上升等股價不利因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週五仍回應網友推文,稱特斯拉有可能成為市值最大企業。
「 我認為,特斯拉成為最大企業的可能性大於0 。」他甚至再補充,「或許這是幾個月內就會發生的事。」這則發文雖然已刪除,但馬斯克推特追蹤者高達4,970萬人,該貼文仍遭截圖刊出。
特斯拉和SEC均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