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名導撐腰!《一級玩家》男主角創電影特效公司,想靠AI打破演員與觀眾間的「第四道牆」?
奧斯卡名導撐腰!《一級玩家》男主角創電影特效公司,想靠AI打破演員與觀眾間的「第四道牆」?

由《一級玩家》、《X戰警》系列電影主角泰.謝里丹(Tye Sheridan)創辦的電影特效新創Wonder Dynamics,近期宣布完成250萬美元(約7,114萬新台幣)的種子輪募資。

參與Wonder Dynamics種子輪投資者包括彼得.泰爾(Peter Thiel)領軍的Founders Fund創投基金、Uber與SpaceX的早期投資人塞安.班尼斯特(Cyan Banister)、the Realize Tech Fund、Capital Factory、MaC Venture Capital與R&L地產集團創辦人兼主席Robert Schwab。

Ready Player One
電影《一級玩家》劇照。
圖/ Medium

延伸閱讀:「死侍」幽默行銷玩上癮,演員雷諾斯直接開公司!交友軟體到琴酒通通賣,他如何用說故事淘金?

全明星級團隊,奧斯卡名導、復仇者聯盟導演入列

通常募資難度最高,被戲稱只有3F(家人、朋友、傻瓜)才會投資的種子輪,一個不到4年的團隊就募得獲得250萬美元,甚至超過Uber當時的160萬美元。投資人看中的不只是Wonder Dynamics這家公司,還有背後「全明星」級的團隊:除了創辦人泰.謝里丹,顧問團隊包括《侏儸紀公園》系列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與《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導演喬羅素(Joe Russo)。

Ready Player One一級玩家.jpg
電影《一級玩家》劇照。
圖/ 截圖自Twitter

泰謝里丹在2020年接受《Variety綜藝》專訪時透露創業的出發點: 讓獨立製片的電影,也能享有頂級鉅片的特效水準 。目前公司有兩個主要產品:Wallace Interactive,透過AI技術讓觀眾與電視或電影裡的角色對話,以及Wallace PROduction,同樣透過AI技術,減少電影後製特效成本。

以科技打破第四面牆,創造互動電影體驗

不論是公開資料,或是兩位創辦人的訪談,並未透露技術方面的細節。不過從官網的展示影片與說明文字可以看出,Wallace是一套可以讓觀眾在使用電視或行動裝置觀看影片時,不需要額外的裝置或是軟體,就能在傳統2D與3D互動內容之間無縫切換。.

「Wallace」取得正是Wall-less(無牆)的諧音,呼應Wonder Dynamics希望打破「第四面牆」(意指演員與觀眾的區隔)

shutterstock_696112645_AI.jpg
圖/ NicoElNino via shutterstock

「我們正在建構一個AI平台,可以有效的加速內容電腦動畫製作與後製的流程,包括人物或是虛擬世界,目標是要透過自動化流程中的『客觀部分』,以減少製作相關成本,保留『主觀部分』給表演者。」兩位創辦人接受TechCrunch採訪時表示,「藉此我們希望讓電影工作者實踐超越他們預算的遠見,能應用在電影製作的三個階段、前期製作、拍攝與後製,就看表演藝術者的需要。」

根據TechCrunch報導,現在已經有小規模的測試,預計在2021年就會進入實作階段。

另一件值得關注的是,在官網公開徵求的19種職缺,除了深度學習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3D動畫師與動畫角色設計的工作地點在美國洛杉磯外,其他包括專案經理、軟體工程師、電影特效合成師等職位則是在塞爾維亞的諾維薩德(Novi Sad)。意味著這家以好萊塢為基地的新創,在技術端會相當程度仰賴東歐方面的人才。

資料來源:VarietyTech Crunch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關鍵字: #創業 #AI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