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指出車用供應鏈採用太多元晶片,車的架構用到成千上百顆小晶片,整合進一台車裡,其中還需要一些ECU(電子控制元件),類似小電腦,車業的挑戰是多數晶片很小,整條供應鏈很複雜的,即使備足很多晶片,但只要缺其中一顆,汽車就無法量產。
因此,黃仁勳認為未來趨勢很清楚,NVIDIA的ORIN平台就是嘗試去整合其中至少4個ECU晶片,導入軟體定義運算及AI技術,協助客戶更換導入新晶片,無論是CPU或GPU,在搭配AI平台下汽車運算能力將更大。
黃仁勳指出,供應鏈很複雜很難完全掌握,但至少汽車產業已經體認必須好的長期供應鏈管理。
2022年Arm併購案明朗,美列中國HPC實體清單影響低
而對於美國國商務部將7家中國超級電腦列入實體清單,是否會對NVIDIA帶來衝擊?黃仁勳指出,實際上NVIDIA沒有跟中國超級電腦(HPC)有太多合作,因為中國傾向用自己的架構自主研發CPU,中國大幅投入開發自主處理器架構跟網路系統。
他指出,Arm未來會持續保持開源跟授權角色,也跟很多中國客戶合作,中國有豐富的生態系統打造自己的處理器,這部分不會受美國商務部禁令影響。
至於NVIDIA跟Arm的併購進度,他表示,目前正在美國、歐洲及亞洲國家監理機構進行溝通,一切遵照相關程序辦理中,預期2022年併購案會明朗。
黃仁勳指出,NVIDIA不是一家資安公司,是一家「提供AI運算平台」的公司,包括CPU、GPU架構,提供世界上所需要的運算架構,對於此次在GTC2021發表第一款Arm架構處理器Grace,被認為是一款顛覆運算產業遊戲規則的產品,黃仁勳頗為認同,他表示毋庸置疑!(absolutey)
他指出,NVIDIA的初衷是開發世界上沒有的產品,解決問題,因此NVIDIA才會推出DGX架構電腦,Arm處理器Grace的推出,是為解決現在的X86處理器沒有解決的問題(數據驅動帶來的高科學運算需求)。
要求美國半導體製造?黃:全球供應鏈高度相倚
黃仁勳表示,Arm在嵌入式跟行動裝置表現突出,開放授權模式讓夥伴可以打造任何想要的CPU,這個生意型態跟PC市場(如雲端資料中心或個人電腦)並不同,Arm有豐富且高整合生態系,但PC世界則整合度不高,開發CPU的公司非常巨大,一切軟體由其制訂開發參考設計範本,反之Arm開放打造任何系統,積極跟第三方合作,這無疑是改變遊戲規則的做法。
而對拜登政府提倡的美國自主半導體政策,以解決晶片短缺風險,黃仁勳沒有正面回答,他強調半導體趨勢是透過多元供應、投資產能,讓未來全球供應吃緊問題逐漸改善,目前NVIDIA的工程師也積極協助客戶重新驗證新晶片。
至於半導體晶圓廠該設在哪裡?他指出,產業有許多動態變化與可能性,資料中心、雲端機房其實可以放在很遠的地方,透過5G強化服務,晶片設計也可以整合上千百顆晶片成一個大晶片,NVIDIA運算架構有類似經驗。
市場對先進製程有強烈需求,他表示連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及相關設備供應商都感受到需求端壓力,他認為大家也必須體認,先進製程是半導體產業很重要的一塊,在資本支出很大比率,但並不能從整個產業中切割出來,他相信半導體業者也體認到這點。
黃仁勳指出,全球供應鏈是高度相倚的,不可能獨立運作,各地科技交流快速,零件也仰賴不同地方供應,各企業扮演不同角色,從晶片設計工具、載板到測試工具等等,科技產業其實就是一個世界村,是彼此高度連結的,但他相信先進製程短缺問題在未來幾年會逐漸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