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杉投資於今(14)表示,第5檔基金——規模新台幣15億元的水牛五號科技基金將於今年6月完成募資,會瞄準投資台灣於Pre-A輪等較早期的新創公司,並以「投創」:投資人才、培育公司的模式來運作。
台杉投資總經理兼科技基金合夥人翁嘉盛表示:台杉的第一檔基金—台杉物聯網基金,自2017年12月完成新台幣46.5億元募資後至今,已完成原規劃的3年投資佈局,而在這3年中,發現台灣新創在初早期(Pre-A)資金募集上出現缺口,才決定募集水牛五號科技基金。
5號基金會採投創模式,不單純投資也陪跑
而水牛五號科技基金,將扮演接棒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角色,讓新創接受的投資不會斷鏈。
但是在天使投資至A輪間,也就是俗稱Pre-A輪的階段,新創所需的資金比種子輪更多、但對創投來說風險仍較高,成為新創公司募資不易的原因,翁嘉盛則表示,水牛五號科技基金的投資人涵蓋了國內的科技大廠,未來也會進一步促成新創與大廠間的合作。
水牛五號科技基金喊出的「投創」,則意味著不只是投資,更像是「共同創業」。
台杉科技基金合夥人吳錦城表示,創投是從未來市場的需求看到技術缺口,再找新創來投資。但是有時候市場有需求,卻沒有企業願意投入。為了確保技術缺口能被填補,且技術能被台灣所用,台杉科技基金從投資人才的角度出發,結合有國際產業經驗,以及如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培養的技術團隊,鎖定5G、資安等未來的重要產業,從軟硬及系統整合出發來打造新的團隊。
藉由投資吸引美國公司來台設點,將台灣人才推往國際
台杉投資於2017年由行政院國發基金、工研院創新工業技術轉移公司及台灣銀行共同出資。首檔物聯網基金於當年度12月募集完成,並於2018年5月投資了第一間公司低功耗系統晶片整合供應商Ambiq Micro。
至2021年5月,物聯網基金一共投資了10間美國公司、10間台灣公司,領域涵蓋5G、先進製造、企業軟體、自動化、智慧醫療等5大應用,3年多的時間下來,已完成投資佈局。
翁嘉盛表示,藉由投資串連美國先進技術來台合作,帶領台灣優秀新創走向國際,一直都是重點目標。如所投資的Ambiq Micro、音訊處理軟體公司DSP Concepts都已來台設立辦公室及招募工作團隊。
至於帶領台灣新創走向國際方面,台杉投資的智慧監測床墊美思科技,聘雇國際專業經理人,帶領公司產品打入歐美醫療體系。
而預計募集新台幣60億元的第6檔基金,也預計於今年第3季完成募資,將延續物聯網基金的投資,瞄準5G、AI等產業轉型領域進行投資。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