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大贏台積電!一張企業董監酬勞排行榜,看出誰養肥貓?哪家CP值最高?
這家大贏台積電!一張企業董監酬勞排行榜,看出誰養肥貓?哪家CP值最高?

為加強公司治理,以「市場機制」促使公司訂定合理董事監察人酬金,15日公佈上千家上市及上櫃企業董監酬勞數據,同時也一併揭露這筆花費,佔公司稅後純益總金額比率,讓大家一表秒懂誰發董監薪酬最豪邁?哪家企業董監領少但幫公司賺最大?一張表就看懂。

證交所公佈上市上櫃企業2020年度董事及監察人酬金支領情形、合理性說明及其他相關資訊,《數位時代》編輯部統計上市櫃董監平均每人酬金排名前30名,每人都領超過1100萬元以上,其中董事酬金領最高的是中信金,平均年領酬金6408萬元,穩居第一名,比第二名台積電的5489萬元多出接近1000萬元!

台積電.jpg
台積電雖豪發每一位董事近5500萬元,但董事會幫股東賺得也多。
圖/ 台積電

中信金董事可酬金6408萬元、台積電領5500萬元

但中信金發給董監總酬金平均每人領到金額雖第一,但總支出佔年度稅後純益比率1.04%,還不算太高;而台積電雖然對董監相當禮遇,每位董事酬金逼近5500萬元,排名上市櫃企業第二高,但其實總發出董監酬金只佔台積去年總稅後純益的0.1%,這數字還比2019年要低!顯示台積電董事會協助經營企業成績亮眼,相信股東也樂於發這筆酬金感謝董事會。

平均董監每人酬金排名第三名是國巨,平均每位董事可領到5156萬元,總酬金佔稅後比來到3.57%。富邦金第四名,平均每位董監可領4679萬元,元大金緊追在後排名第五,董監平均每人領3530萬元,股王大立光排名第六,平均可領3389萬元,食品股統一每人領3165萬元排名第七,台新金排名第八,每人可領2665萬元,汽車股獲利王和泰車每位董監可領2626萬元排名第九,開發金排名第10平均可領2314萬元。

統計上市櫃發給董監薪酬平均每人金額排名前10名中,就有5家是金融金控股,顯示金融業普遍給董監不錯的酬金,科技業3家,都是該產業龍頭,傳產業僅統一跟和泰車2家入榜。

若放大到前30名,則有高達10名都由金融族群奪名,約佔3分之1強,半導體有4家入榜,除邀請國際專家擔任董事的台積電外,還有穩懋及日月光、力成,三家董監酬金都超過1300及1300萬元,再來是電腦周邊企業如光寶科、英業達、和碩3家是榜上較具族群性。

中信金
圖/ 中信金

富邦金董監總酬金笑傲上市櫃;大魯閣發董事金額是公司年獲利25倍

如果看整包董監酬金總金額排名,誰最大手筆?根據證交所股市觀測站統計,此時由富邦金提撥金額最高,達7.01億元最高,台積電5.25億元居第二名,國巨4.64億元第三,中信金落居第四,總酬金4.48億元,統一發出4.11億元排名第五。前30強企業中金融相關企業就有12家。

延伸閱讀:15家金控首季賺破去年的一半!國泰、富邦帶頭吸金,一張表看懂有多會賺

事實上,企業經營得好,配股息大方穩定,分多分少給董監事,股東比較不介意,但也有352家公司雖去年虧損,但仍照發董監酬勞。

另外獲利企業中,大魯閣董監酬金158萬元,但該公司去年賺6.32萬元,導致董監酬金是公司獲利25倍,以酬金/總盈餘比率排名第一最引人矚目。對此公司表示主要是去年獲利未達標,2021年將不會發放酬金,排名第二是國賓飯店,董監酬金發了1293萬元,但國賓去年賺260萬元,董監酬金/總盈餘比率4.96倍。第三名為食品股宏亞,酬金/盈餘比率4.85倍。

另外,若公司虧損,但董監仍領酬金有147家,在虧損公司中,董監酬金以宏達電平均每位423萬元最高,第二為台開,董監領到332萬元,台橡平均董監酬勞每人也領取243萬元,被外界認為是肥貓企業。

誰發董監酬勞最省?鴻家軍兩家上榜!

而若扣除虧損企業,在眾多上市櫃賺錢企業中,誰發董監酬金「最省」?以董監酬金佔公司年度稅後純益比率來算,鴻海以0.02%穩居第一名,年度董監酬勞一包僅2271萬元,平均一位董事年領252萬元,但這群董監幫鴻海股東創造1018億元年度稅後純益成績,相當厲害。

不過若仔細看,因為鴻海多數董事也同時兼任鴻海高階主管,所以員工薪酬其實不錯,平均酬金加上員工薪資就來到每人5310萬元。

延伸閱讀:出手就當最大股東!郭台銘砸50億入主台康生技,看好藥品代工、生物相似藥?

台塑王家承襲創辦人王永慶精神,董監酬金佔稅後純益也僅0.03%,成上市櫃企業董監酬勞占獲利比第二低企業,跟鴻準齊名,威盛以0.04%排名第四,廣達0.06%排名第五,董監酬金相當精實的還有為炎州0.06%、可成0.07%、南亞科0.08%、天鈺0.08%、長榮航0.09%、南亞0.09%、儒鴻0.09%、台積電0.1%。

有趣的是,董監酬金佔稅後純益比低的前20名企業,沒有一家是金融股。

證交所指出,投資人可以查詢董監酬金總額及其占稅後損益百分比暨平均每位董監酬金,進而達到以「市場機制」促使公司訂定合理董事監察人酬金目的。也提醒這次公布董監酬金為擬議數,含去年已發放,及今年預備發放酬金,所以實際數會在2022年1月底公布。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