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個人電腦或伺服器市場,今年AMD都繳出亮眼的成績,公佈的2021年第一季財報中,各項主力業務都有顯著的成長,正一步步打下Intel的版圖。
這一季財報中,AMD營收為3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飆升93%,超過外界預期的32億美元,同時維持住46%的毛利率,使得毛利同樣有著94%成長的表現,達到15.9億美元。
不過,淨利則較去年同期攀升243%,從1.6億美元暴漲至5.6億美元。AMD公佈財報後,股價也在盤後交易時段成長約4%。
營收近乎翻倍,AMD資料中心業務表現亮眼
AMD在各項主要業務都取得佳績,運算及顯卡部門在Ryzen處理器及Radeon顯示卡的暢銷下,較去年同期成長46%至21億美元。AMD透露,由於更多元電腦配備組合,處理器的平均銷售價格也有所成長。
主要項目為伺服器處理器、遊戲主機晶片的企業、嵌入式及客製化部門,則較去年有著286%的營收成長,達到13.5億美元。這部份主要的成長動力為Epyc處裡器銷售良好,以及PS5、Xbox等新款遊戲主機的銷售。
AMD執行長蘇姿丰表示,在有史以來最棒的產品組合、優秀的執行力及強勁的市場需求推動下,AMD在今年第一季持續加速成長,並點出資料中心業務營收成長了一倍以上。
「Epyc處理器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以上,也較上一季有著兩位數的成長,因此這一季伺服器處理器營收再度創下紀錄。」蘇姿丰指出,由於新的雲端、企業及高階運算業務的成功,預期今年資料中心產品營收會有顯著成長。
上週Intel公佈財報,披露資料中心業務營收大跌20%至56億美元時,便引發外界猜測,AMD可能在這塊以往由Intel稱霸的領域,成功再下一城。
AMD不僅看好第二季營收可達到36億美元,超越分析師預期的32.8億美元,同時也上調年度營收成長預測至50%。上個季度時,AMD給出的成長預測為37%,且這份財報公佈前,外界的預測也只有39%。
晶片荒是否衝擊AMD?蘇姿丰回應已確保更多供應
而在AMD營收蒸蒸日上的同時,外界也不禁擔憂目前在全球掀起的晶片短缺潮,是否會成為這間處理器巨頭成長的絆腳石。AMD的晶片主要仰賴台積電代工。
對於半導體荒的憂慮,蘇姿丰則回應,他們已經透過與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確保了更多的晶片供應,「整個半導體供應鏈非常非常緊繃。儘管如此,我們在與供應鏈夥伴的密切合作中看見(產量)提昇,並據此上調了年度預測。」
另外,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產業分析公司Pund-IT分析師查爾斯.金恩(Charles King)強調,目前AMD營收仍不到Intel的5分之1,且可預期老將蓋爾辛格回歸擔任執行長後,這位勁敵將變得更為難纏。
Intel從2019年就開始預告發表的第三代Xeon 10奈米伺服器處理器「Ice Lake」,也預計會在第二季開始陸續交貨。Intel曾聲稱,其10奈米技術效能等同台積電7奈米製程,足以與AMD的最新Epyc處理器同台競爭。
研究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師霍格.穆勒(Holger Mueller)則提醒,AMD應該控制一下支出成長,「成長時期研發支出上升幅度應該要超過行銷及銷售。」這季財報中,行銷及一般行政等支出較去年同期上升60%,而研發支出僅成長38%。
資料來源:Reuter、ZDNet、Silicon Angle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