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巨獸來了!物價指數增幅12年新高、二手車成元兇、道瓊憂慮四起重挫681.5點
美國通膨巨獸來了!物價指數增幅12年新高、二手車成元兇、道瓊憂慮四起重挫681.5點
2021.05.13 | 新零售

編按:更新美股因通膨憂慮重挫681.5點

美國股市今天收跌,標普創下自2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原因是通膨數據引發憂心。

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681.50點,或1.99%%,收在33587.6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滑89.06點,或2.14%,收在4063.04點。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57.75點,或2.67%,收在13031.68點。

美國經濟逐步擺脫2019冠狀病毒疾病陰影,4月消費者物價年增4.2%,創12年來最大漲幅。這項數據加深通貨膨脹恐促使聯準會提前升息的憂慮,美股全天賣壓沉重。

美國勞工部今天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4.2%,漲幅高於3月的2.6%,創2008年9 月以來最高年增率;經季節調整,4月CPI月增0.8%,漲幅高於3月的0.6%。

如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所謂的核心物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創1995年以來最大漲幅,顯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趨緩、聯邦政府撒鈔紓困、民眾儲蓄增加刺激消費需求之餘,通膨壓力廣泛且沉重。

全球晶片短缺拖累汽車生產之際,二手車價格較3月飆漲10%,創1953年數據開始彙編以來新高,占4月CPI漲幅比例逾1/3。

automobile-automotive-car-1301399
汽車晶片缺貨,使二手車售價也大漲10%,成推升美國物價指數狂奔一大原因。
圖/ Magda Ehlers from Pexels

這份眾所矚目的報告公布後,投資人擔心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恐因通膨升溫而提前升息的憂慮加劇,美股跳空開低,道瓊工業指數終場重挫681.5點,跌幅逼近2%。

事實上,4月通膨升溫早在預期之內,因為去年同期美國深陷2019冠狀病毒疾病危機,經濟活動大規模停擺,物價隨貨品與服務需求銳減而急遽下跌,時隔一年低基期效應浮現。

此外,消費需求回溫正好碰上半導體等供應鏈在疫情期間遇阻,物價因產品供不應求而走升屬合理現象。

聯準會去年3月將基準利率砍到逼近零,並以大規模購債措施支撐經濟。美股屢創歷史新高後,投資人日漸擔心物價漲勢恐迫使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聯準會多位官員本週表示,今年通膨雖然會升溫,但預料只是短暫現象,供應鏈問題解決後就會緩和。

聯準會承諾,實現充分就業、偏好參考的通膨平均值達2%前,基準利率都將保持在趨近零。官員甚至示意,將容忍通膨率超出2%一段時間,彌補多年來物價漲幅未達標的缺口。

通膨憂慮加劇,美股重挫科技股被打趴

美股今天賣壓沉重,道瓊指數重挫681點,創3個多月來最糟表現。最新通貨膨脹數據加深升息憂慮,科技股一蹶不振,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跌逾4%。

3大指數午盤跌勢加劇,收在全天最低點附近,道瓊工業指數終場重挫681.5點,跌幅1.99%,收在33587.6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89.06點,跌幅2.14%,收在4063.04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357.75點,跌幅2.67%,收在13031.68點。

道瓊指數與標普500指數分別創1月、2月以來最糟單日表現。兩項指數7日收在歷史高點,本週遭遇亂流,寫下去年10月以來最糟3個交易日表現,那斯達克指數3天來跌幅更達5.2%。

今年一直徘徊不去的通膨陰影本週深刻影響股市,美國勞工部在美股開盤前公布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有如雪上加霜。

特斯拉
特斯拉股價大跌超過4%。
圖/ 攝影 / 高敬原

根據勞工部報告,美國4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漲4.2% ,漲幅高於3月的2.6%,創2008年9月以來最高年增率;經季節調整,4月CPI月增0.8%,漲幅高於3月的0.6%。兩項數據都高於市場預期。

如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所謂的核心物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創1995年以來最大漲幅,顯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趨緩、聯邦政府撒鈔紓困、民眾儲蓄增加刺激消費需求之餘,通膨壓力廣泛且沉重。

美國景氣回溫 消費物價創12年來最大漲幅

月初以來賣壓沉重的科技股表現低迷。蘋果公司(Apple)、亞馬遜(Amazon.com)、微軟(Microsoft)等權值股跌幅都超過2%,Google母公司Alphabet跌逾3%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跌幅更達4.4%。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4.2%,30檔成分股全面收黑。台積電ADR重挫4.1%,本週跌幅擴大到7.4%。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去年3月將基準利率砍到逼近零,並以規模無上限的購債措施支撐飽受疫情衝擊的經濟。寬鬆貨幣政策促使資金湧入股市,美股迅速擺脫疫情爆發之初跌落的低谷,近幾個月屢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提供_023
台積電ADR重挫4.1%。
圖/ 台積電

如今通膨壓力隨經濟復甦加重,投資人擔心聯準會恐被迫緊縮貨幣政策。即使多位聯準會官員本週強調經濟仍需要低利率支撐,仍難以減輕投資人憂慮。

反映市場利率預期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最新通膨數據公布後竄升,從昨天的1.62%升至1.69%,創3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道瓊指數與標普500指數連3黑,分別從歷史收盤高點拉回3.4%、4%,但年初以來仍分別上漲9.7%、8.2%。

素有美股「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VIX)今天盤中一度衝破28,有別於前兩個月多數時間保持在20以下的格局,意味美股短線波動恐隨通膨憂慮升溫而加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