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集團2月宣布與美國電動車新創Fisker合作,由鴻海替Fisker打造新款車,2023年第4季度量產,兩強14日清晨宣佈已完成框架協議簽署,雙方透過合作「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專案,攜手打造劃時代、3萬美元以下電動車產品。
受到有新合作進度激勵,Fisker週四股價上漲12%。據指出,目前PEAR車款外觀設計已完成,達進度重要里程碑,並且,目前雙方已經遴選出數家關鍵零組件供應商,未來將透過鴻海取得穩定的晶片跟半導體供應。
鴻海表示,在此框架協議中,鴻海會與Fisker共同投資PEAR專案,並且分享成果。這個PEAR專案會基於電動車開放平台MIH的平台架構上,由Fisker和鴻海共同開發「FP28」輕量化平台,結合雙方的技術專長投入,為PEAR專案以及未來其他潛在車款設計車款。
售價不到3萬美元!國民車款面向歐美及中印
Fisker執行長Henrik Fisker更首度透露,該車款售價將低於3萬美元(不含政府補貼),換言之,不超過新台幣90萬元。他表示:「為了能在低於3萬美元價位內,推出令人驚豔的創新設計,我們重新構思車輛的比例、設計、內部功能和用戶體驗。PEAR專案推出後,我們已經看到電動車快速成長爆發的關鍵點,接下來將全力聚焦在滿足市場需求。Fisker品牌將在後電動車時代,引領設計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Fisker董事長兼執行長HenrikFisker表示:「我們與鴻海推動PEAR專案的合作夥伴關係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成型。為了打造PEAR專案中突破性的產品,我們重新思考了開發、採購和製造等各個面向。我們和鴻海的合作將可以讓我們提供市場都能接受的價格,並可真正的為電動車真正打開大眾市場。」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和Fisker的合作關係,正以令人振奮的速度朝向正確方向前進。雙方的合作,符合我們『3 + 3』策略方向,加上MIH聯盟夥伴的協助,鴻海將能夠串連世界各地的供應商,特別是能提供穩定的半導體晶片供貨,一起推動PEAR專案,打造電動車產業的新出海口。」
鴻海跟Fisker將攜手共同開發全新級距車款,以Fisker品牌銷售,目標市場範圍包括北美洲,歐洲,中國和印度。
為了推動PEAR專案的工作,Fisker與鴻海在美國和台灣兩地都已建立專案管理辦公室,以協調設計、工程、採購和製造業務。在完成對所有潛在的美國製造據點調查後,雙方將加快製造計劃,目標2023年第4季度開始生產,將以美國為首個製造據點,目前也針對數個地點進行評估;同時,也啟動對其他海外生產據點的調查,目標總年產量2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