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願景基金營收創新高,孫正義卻仍扼腕錯失Airbnb,暗示將從旗下企業家挑選接班人
軟銀願景基金營收創新高,孫正義卻仍扼腕錯失Airbnb,暗示將從旗下企業家挑選接班人

在軟銀繳出史上最佳獲利的財報後,執行長孫正義發出豪語,目標讓願景基金投資的新創總數擴大至500家公司以上,同時也暗示了這位創投之神的接班人,將從旗下新創中挑選。

軟銀本週公佈的財報中,財年獲利達到4.9兆日圓,創下日本史上最高紀錄,並超越微軟成為全球獲利第三高企業,而如此斐然的成績主要歸功於願景基金的良好表現。尤其韓國電商新創Coupang在第一季赴美上市,更為軟銀創造接近2.6兆日圓獲利。

不過,在與《日經》訪談中,孫正義對創紀錄的獲利沒有太大感觸,僅聲稱這是一連串有利事件的結果,並表示他們會繼續加大新創投資、擴大投資的新創總數,也會加快旗下新創的上市腳步。

透露錯失Airbnb遺憾,孫正義喊出投資500間新創

目前軟銀一、二期願景基金旗下總共管理125間新創,再加上一個聚焦拉丁美洲的創投基金,總數達到接近200間公司。孫正義透露,他們正持續努力將這個數字增加至300、400甚至500。

儘管1年前WeWork上市的挫敗,造成軟銀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虧損,迫使投資策略轉趨保守,不再給予新創大方的金援,但軟銀沒有打算因此停下物色潛力新創的腳步。

孫正義強調,投資時沒辦法預測到結局,「當我們投資阿里巴巴時,他們仍是間處於虧損的公司,走錯一步就可能完全潰敗。」最終阿里巴巴卻成為孫正義名留青史的一戰,目前市值超過4兆人民幣,而軟銀擁有其25%股份。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alibaba_535255936.jpg
孫正義透露,當年投資阿里巴巴時,對方仍是一間處於虧損的公司,然而現在卻成為他們最成功的一項投資。
圖/ testing via Shutterstock

但比起投資失敗的扼腕,孫正義更在意錯失潛力新創的懊悔,好比說過去因價格太高而放手的Airbnb等獨角獸。即使疫情使旅遊業大受打擊,Airbnb目前市值仍高達800億美元以上。

「我認為他們是一間很傑出的公司,擁有非常棒的商業模式及人才,但我覺得價格有點太高了,當時的我沒有足夠智慧接受他們的開價。」孫正義表示。

孫正義指出,軟銀決定投資一間新創時,通常只有5%的新創已經獲利,其餘95%皆處於虧損,且虧損還不斷擴大,挑選投資標的時關鍵在於長遠的目光,以及足夠的想像力,勇敢想像這些公司能否獲得客戶青睞。

而對於日益龐大、陷入壟斷疑慮的科技巨頭,孫正義則相當泰然,他並不擔心科技巨頭會壓縮新創的生存空間,「我認為這些公司還在合理範圍內,許多新創仍有自己的發展機會,沒有太多抱怨。」

加快旗下新創上市腳步,SPAC成軟銀新歡

孫正義形容,願景基金的商業模式是「金蛋製造者」,藉由一次次的上市程序,將璞玉般的普通雞蛋變成金蛋。上個財年中,旗下新創上市總計為一、二期願景基金創造近5兆日圓的收益。

軟銀正逐漸加快旗下新創的上市腳步,過去一年裡,有14間願景基金旗下新創透過IPO等形式退場,而再前一年只有8間。孫正義表示,他們正計畫建立一個生態系,未來一年可以有數十間新創透過上市等管道退場。

近期掀起浪潮的SPAC也受到軟銀青睞。旗下投資的東南亞乘車新創Grab已經宣佈與空殼公司合併,預計將以350億美元的估值創下SPAC史上最大規模紀錄;去年導致軟銀滑鐵盧的WeWork,雖然估值從470億美元大幅衰退,也宣佈將透過SPAC上市,估值約90億美元。

Grab
軟銀所投資的東南亞乘車新創Grab,預計將以SPAC的形式上市,估值上看350億美元。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7張圖,看懂SPAC怎麼運作!Grab、WeWork都靠它掛牌,如何掀起美股IPO狂潮?

另外,線上貸款公司Better也預計將以SPAC方式,估值約77億美元,地圖繪製工具新創Mapbox也傳出正在與SVF Investment協商SPAC上市,估值約20億美元。

不過SPAC上市有利有弊。孫正義認為,SPAC的好處是能夠提供商業預測,以及較為明確的報價,但IPO可以接觸到更多投資者,且新創們也大多偏好透過IPO上市。

孫正義談接班人議題,暗示可能從旗下新創中挑選

而年屆63歲的孫正義,也難得談及接班人話題,透露在挑選出接班人之後,預計會與對方共同長跑約10年時間,才會放手交棒給下一代,「所以我必須盡快找到接班人,已經沒有太多時間。」

至於接班人可能是誰,孫正義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僅透露旗下新創可能會有合適的人選,「我們有多達200名企業家,如果這個數字增加至500甚至1,000,那其中肯定有一個適合的人選。」

資料來源:日經CNBC

責任編輯: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