鈊象6款手遊撐起一整年營運!遊戲股王爆發性成長,占盡宅經濟紅利
鈊象6款手遊撐起一整年營運!遊戲股王爆發性成長,占盡宅經濟紅利

攤開這一次榜單,前10名當中,有9間都是半導體公司,唯一例外是打造國民麻將遊戲《明星三缺一》的鈊象電子(後稱鈊象),超越了義隆電子、聯詠科技,名次甚至在「護國神山」台積電之前。

2020年,史無前例的疫情來襲,遊戲成為不少人宅在家中轉移焦慮與不安的寄託,遊戲業順勢成為全球少數逆風起飛的產業,也推動鈊象再創巔峰:2020年營收84.26億元、稅後淨利34.08億元,EPS更是飆漲至48.38元,創下歷史新高的好成績。

「回頭去看2020年鈊象整體的營運狀況,可以說是『大豐收』的一年。」在今年2月的法說會上,鈊象電子董事長李柯柱打破一貫低調地說道。

在宅經濟大好的一年,面對市場期望,這一位模範生該如何繼續守住王位,保持成長動能?

明星助陣搏眼球,手遊貢獻逾9成營收

「來打麻將吧!但是我們3缺1啊……。」廣告中,饒舌團體玖壹壹的團長春風一邊搬出麻將組、一邊說道。

回顧2020年,在宅經濟大力推升遊戲業績的同時,鈊象也更積極地借勢行銷,不僅在《明星三缺一》中找來玖壹壹、陳嘉樺Ella、莎莎以及YouTuber HowHow等明星網紅,授權成為遊戲中的新角色,更推出一支支新廣告,在電視和各大網路平台不斷地播放。

明星三缺一
鈊象在2020年積極地借勢行銷,除了找來玖壹壹、陳嘉樺Ella、莎莎以及YouTuber HowHow等明星網紅,授權成為遊戲中的新角色,更推出許多新廣告加強曝光。
圖/ 明星三缺一

根據市調機構App Annie統計,2020年的全球手機遊戲下載量,與2019年相比大幅成長了21%,營收也增加18%,其中,博弈遊戲下載量僅占2%,營收占比卻達11%。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劉鏡清分析,「『宅經濟』的需求不是因為疫情而驅動,是本來就存在,疫情只是加速了轉換。鈊象過去早就歷經了幾次轉型,成功後,疫情來了,就剛好接上了。」

從遊戲機台走到PC電腦遊戲,再跨步到手遊,創立超過30年的鈊象,如今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6款遊戲:《金猴爺》《明星三缺一》《滿貫大亨》《金好運》《海王寶藏》《金虎爺》。

而隨著全球手遊的市占和營收同步增長,鈊象也在2020年迎來了更加懸殊的營收結構:「線上遊戲」與「商用遊戲機」的比例為93:7。

當線上遊戲已然占據超過9成營收,談起手遊下一步的發展時,李柯柱態度顯得保守,認為手遊基期已經拉高,未來只會「溫和地」成長,「要再次看到爆炸性的成長會比較難。」

一來,用戶時間有限,手遊必須與YouTube、Podcast、Spotify等眾多串流娛樂內容搶奪消費者的時間;二來,遊戲大廠彼此間也競爭激烈,必須不斷地推陳出新,博取玩家的眼球。

shutterstock_1643142979
李柯柱認為,手遊必須與YouTube、Podcast、Spotify等眾多串流娛樂內容搶奪消費者的時間,要再次看到爆炸性成長難度較高。
圖/ shutterstock

博弈遊戲營運不易,積極進軍美國拓市占

事實上,在不同遊戲類別中,博弈遊戲的生命周期相對不長,增加了經營上的成本和難度。

進入大多數博弈遊戲,起始介面都是「入口大廳」,每一個可以選擇的「機檯」就是遊戲。一位業界人士觀察,廠商為了鞏固人氣,平均每3~6個月就得推一個新機檯,包括新主題、新美術、新玩法、新的運算機率和新獎勵,開發與管銷成本並不低。以《滿貫大亨》為例,遊戲內的機檯就超過50款,其中光是2020年推出的「新檯」,就高達10款,更新頻率比業界更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有愈來愈多「非博弈類」手遊,也開始加入博弈元素,促使玩家「課金」,搶食輕量博弈玩家的市場。

像是找來巨星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代言而紅翻天的《Coin Master》,就加入了「老虎機」的元素,遊戲中的拉霸可以抽金幣,而當系統送的拉霸次數不足以完成村莊建設時,便激發了玩家的課金欲望。

「只鎖定台灣市場,經營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天花板,到時候產品無論怎麼改版都沒用!」業界人士說道。

為了分散營運風險,早在2、3年前,鈊象旗下手遊便開始進軍海外。李柯柱透露,在2020年,鈊象在全球博弈市場的市占率約2%,來自海外的業績已占公司整體營收的6到7成。

美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博弈遊戲市場,也是鈊象必須大力開發的商機。現階段線上博弈在美國已有15州合法,鈊象已在3州取得授權,成長的下一步,是設法找到更多美國當地代理商,插旗更多城市,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占。

058
鈊象2019年也位列《數位時代》高價值企業百強第二名,去年受訪的商用遊戲機事業處總經理陳阿見(圖)為鈊象創立的元老之一。
圖/ 蔡仁譯攝影

鈊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1989年
負責人:董事長李柯柱
核心業務:遊戲機台、手機遊戲研發及營運
規模:1,050人
成績:2020年營收84.26億元、稅後淨利34.08億元、EPS48.38元,皆創下新高
勝出原因:順應疫情帶動遊戲市場,加大力度行銷宣傳,並積極擴展海外市場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馬上購:傳送門
零接觸電子雜誌訂閱:傳送門

責任編輯:郭昱彣、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