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台灣首部太空法上路,專訪科技部長:2025打造本土低軌衛星、讓年輕人逐夢!

太空發展法三讀過關,科技部部長吳政忠表示:「這是代表台灣邁向太空的第一步,也是向國際宣示我們認真要做這件事情。」
2021.06.01 |

產學界發展近30年,台灣終於在31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太空發展法》,擁有第一部國家太空法案!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共有超過90個國家擁有自己的衛星,並有超過31個國家已經制定或正在制定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太空法規,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法案》、日本《宇宙基本法》、韓國《太空開發振興法》、法國《太空活動法》等。

太空發展法小檔案

「太空發展法」共計6章22條,主要內容包括:確認太空活動的主管機關為科技部,而為執行國家太空政策及計畫,協助推動太空發展相關事項,政府應以專責法人辦理相關業務;有關國家發射場域的設置由科技部負責,得委由專責法人進行營運管理,而發射載具僅能在國家發射場域實施發射。

2020年,總統蔡英文將太空產業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對台灣來說,太空發展法過關會有哪些意義?帶來的改變是什麼?《數位時代》專訪太空領域主管機關—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國家太空中心代理主任余憲政,提供讀者參考:

福衛七號發射
台灣太空發展路過去以學術、氣象與探測為主,如圖中的福衛七號便是以氣象為主要目的。
圖/ 國家太空中心

Q:通過太空發展法,對台灣會有什麼影響?
吳:這是代表台灣邁向太空的第一步,也是向國際宣示我們認真要做這件事情。

過去30年,我們雖然有投入氣象、遙測衛星發展,畢竟都跟一般老百姓沒有太大關係,直到最近幾年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計畫發射大量低軌通訊衛星,代表未來5~10年內在離地表300至1,000公里的高空中,都會佈滿大量人造衛星,顯示了商業化與相關服務的可行性。

推動太空發展法的重要性在於,未來任何一個國家都免不了「往上」發展,所以台灣一定要做。但這並不代表台灣要「什麼都做」,而是有了主管機關與具體法規,才有機會驗證上太空的循環—發射場、火箭、衛星、產生訊號資料與創造服務,從中發揮台灣優勢。

過去因為沒有具體法規,有些時候連發射簡單的火箭都得偷偷來,難以點燃年輕人投入產業意願。因此,我們除了要在台灣尋找適合的火箭發射場地,也希望在2025年之前擁有第一顆國人自製的低軌通訊衛星,協助產業從中發展產品與技術。

吳政忠_科技部部長
吳政忠指出,太空發展法能完善產業驗證循環,協助業者進軍低軌通訊商機。
圖/ 蔡仁譯攝影

Q:Starlink發射上萬顆低軌通訊衛星,台灣需要有自己的「星系」嗎?
吳:我想不光是馬斯克的計畫,韓國最近也宣布發射2千顆低軌通訊衛星。從政府角度來看,包含科技部、經濟部、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等,都密切觀察與討論台灣需不需要相關計畫,或者說有機會和其他國家的業者合作,因為低軌通訊衛星其實也跟國防相關,所以會仔細評估演變。

從民間角度來思考,若要發展幾百顆低軌衛星的機率是很低的,畢竟全世界有這樣的實力與資金公司沒幾間,若單一公司發射300顆,但星鏈計畫發射1.2萬顆衛星,「就好比印表機解析度差異,你會選擇哪一個?」

不過,這並不表示台灣在衛星趨勢大架構下沒機會,除了「製作衛星」與「發射火箭」,事實上衛星產業還有兩大塊市場:「地面設備」與「創新服務」。台灣在基地台等地面設備市場一直很有競爭力,現在廠商看中低軌衛星通訊商機也願意投入,相信有機會能取得先機。

福衛五號拍攝台灣拼接影像
吳政忠認為,台灣除了切入衛星製造、地面設備外,也能思考有無機會利用衛星取得的資訊延伸出商業服務。
圖/ 國家太空中心

Q:台灣發展太空(衛星)產業優勢有哪些?缺乏什麼?
余:台灣跨入低軌通訊衛星最快、最有基礎的領域是「地面設備」與「零組件」,這部份會是台灣強項。以需求來看,兩者都有一定程度規模,且產品門檻從低階到高階都有,舉例像較複雜的「陣列天線」,台灣目前就有相關的研發能力可跨入領域。

不過,即便廠商熟悉無線通訊零組件產品,地面與太空需求仍有許多差異,像是上太空的通訊模組需要經過「輻射驗證」,確保不會互相干擾,或是因為輻射影響而失效。這些都是太空中心能協助與驗證的地方,透過累積的經驗與數據,協助業者發展。

吳:補充一下,我相信台灣電子廠商的技術都很好,但要從地表發射衛星到幾百公里的高度,過程中的瞬間震動非常的大,這種驗證方式與電子業熟悉的驗證不太一樣。這方面我相信太空中心能提供很好的協助,最完整的驗證。雖然這不表示一開始產品就會成功,但在測試部分做到99%的掌握度,成功機率就會大大提升。

加上法規通過後,能讓上太空的驗證循環完善,台灣是有機會從零組件,慢慢發展成販售「次系統」,好比像電動車一樣,可以在國內直接生產組裝。

我還想跟大家強調,太空產業離生活並不遙遠,如同過去沒有人相信電動車會成功,可是在10年內,整個產業趨勢就不同了。從火箭回收技術的突破,我們可以相信技術演進的速度將越來越快。像是上火星這樣的目標雖還有距離,但過程中的「副產品」(by-product)一定會先出現,而這就是台灣需要盡早投入的原因。

台灣太空發展重要歷程

  • 1991年: 太空發展長程(15年)計畫,成立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
  • 1997年:中華衛星一號發射成功,拍攝第一張海洋水色影像(已結束任務)
  • 2004年:中華衛星二號發射成功,拍攝第一張遙測影像(已結束任務);中華衛星計畫更名「福爾摩沙」衛星計畫
  • 2005年:國家太空計畫室更名「國家太空中心」
  • 2006年:福衛三號發射成功,建立氣象、電離層及氣候衛星星系觀測系統(已結束任務)
  • 2017年:台灣第一顆自製光學遙測衛星—福衛五號發射成功
  • 2019年:台美合作氣象衛星系統--福衛七號發射成功
  • 2021年:立方衛星「飛鼠」、「玉山」發射成功;太空產業列入台灣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太空發展法三讀通過

責任編輯:王郁倫

關鍵字: #太空科技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