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零漏洞檢測!以色列資安新創申請IPO、市值飆至30億美元,憑什麼在戰場中突圍?
實現零漏洞檢測!以色列資安新創申請IPO、市值飆至30億美元,憑什麼在戰場中突圍?

根據《TechCrunch》於6月4日的報導,資安新創公司SentinelOne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以股票代碼S,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且在2020年11月的融資籌集到2.76億美元後, 其市值已從2020年2月的10億美元增加至30億美元

以AI技術與機器學習,保存各行業的重要數據

於2013年創立的SentinelOne是一家以色列孵化(Israel-hatched)、總部設於美國加州山景城的資安新創公司,它們打造以AI技術和機器學習的解決方案,幫助各種機構或公司保護重要數據與網路安全,在MITRE ATT&CK近期的評估中, SentinelOne更是唯一能在所有測試中實現零漏洞檢測的資安公司

根據SentinelOne的官網,它們已服務超過4,000位以上的客戶,其中不乏各行業裡知名的企業或政府單位,如美式餐廳Fridays、聯昌國際銀行(CIMB)、蒙大拿州政府、挪威航空等。

SentinelOne
SentinelOne。
圖/ 截圖自Twitter

截至今年4月30日前,這間公司的收入比往年同期成長108%,達到3,740萬美元,客戶也從一年前的2,700人增加至4,700人,但其虧損也從2020年的2,660萬美元增加一倍之多,來到6,260萬美元。即便如此,SentinelOne仍計劃在未來透過收購來吸引更多投資,並加強與服務提供商等渠道的合作,以獲得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力。

SentinelOne
圖/ SentinelOne

延伸閱讀:用說的找出資安漏洞!Tanium估值衝到90億美元,網路安全獨角獸如何讓軍方、銀行青睞?

善用籌集的資金,突破重圍走向IPO

回顧過去8輪的融資,SentinelOne總計獲得近7億美元的資金,執行長兼創辦人Tomer Weingarten在2020年11月接受《TechCrunch》的採訪時曾說:「公司下一步若決定公開上市也不足為奇,我們希望能在IPO中籌到至少1億美元,但我們並不著急,因為我們還有一到兩年的成長時間」,而在採訪結束不到一年的時間內,Weingarten已順利帶著公司走向IPO。

如何妥善運用收益向來是每間新創公司必須面對的經營課題之一,Weingarten選擇將去年11月籌集到的資金,用於提高公司在資安市場的知名度、產業內收購(於2021年2月以1.55億美元收購能處理大量訊息的Scalyr)、開發產品、提供服務給其他一般企業等。而前幾輪就加入融資的Tiger Global、紅杉資本、高通公司的風險投資部門(Qualcomm Ventures)也在本輪持續加碼投資。

雖然SentinelOne在產業裡不乏許多知名競爭對手,例如微軟、CrowdStrike、卡巴斯基(Kaspersky)、邁克菲(McAfee)和賽門鐵克(Symantec)(2019年已改名為NortonLifeLock Inc.),但SentinelOne也是不可小覷的對手,它的平台不僅能檢測端點安全與漏洞、偵測員工筆電系統是否夾有惡意軟體,還能同步應用不同保護、檢測和回應的方式。

誓言保護網路安全!不向網路犯罪者低頭

端點安全(endpoint security)是抵禦勒索軟體的最終戰場 ,而這個領域正是SentinelOne主攻的強項,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於2020年出版的「端點安全市場—2024全球預測」報告(Endpoint Security Market—Global Forecast to 2024)便指出, 端點安全解決方案市場在去年的估值約為80億美元,到2024年預計將達184億美元

2020年因COVID-19的流行,許多產業的營收深受打擊,不少公司開始將工作或業務轉為線上運作,許多員工則開啟遠端辦公模式,為打造安全網路的公司帶來收益,卻也讓網路犯罪者藉機斂財。對此,Weingarten說:「 這種轉變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你將會需要更多自動化的即時防禦偵測。 」因為資安公司能幫助客戶解決即時的網路安全威脅,加上大眾對網路安全也開始出現興趣,市場需求量可謂相當大。

hacker shutterstock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微軟Outlook遭中國駭客入侵,估超過6萬組織遭殃!台灣研究人員率先發現

全球疫情流行期間,最受矚目的網路攻擊事件便屬俄羅斯破壞SolarWinds軟件,並成功駭入政府機構和大型公司的網絡系統,近期還有美國殖民油管公司(Colonial Pipeline)遭來自東歐的勒索病毒威脅交付贖金。這都使得SentinelOne更想實現它的創業宗旨——成為現代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柱,亦即致力於「 保護數據、儲存、處理和共享系統,以維持世界的運轉 」。

資料來源:Tech CrunchSiliconANGLESentinelOne美通社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