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6月10日更新)
台積電今日公告5月營收報告,5月合併營收約為1,123億6,000萬元,較上月增加了0.9%,回升力道略低於市場預期,但還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8%。此外,今年1月至5月營收約為新台幣5,860億8,5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7.1%。據台積電先前預估,第2季營收將介於129億元到132億美元,以新台幣28.4兌1美元為計算;若加上4月合併營收,4、5月合計是2,236.75億元。因此,若要達到第二季財測,6月營收需再拉升至1400億才能達到預測。
台積電於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多項重要議案。其中在股利配發方面,董事會核准今年第一季配發每股股息2.75元,較上季增加0.25元,為2019年改採按季配息以來新高。
此外,董事會核准資本預算約92億9,071萬美元,將運用於建置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配置特殊製程產能,及作為廠房興建、廠務設施工程及資本化租賃資產使用,以及今年第3季的研發資本與經常性資本預算。
面對產能擴張,持續上修資本預算
台積電繼4月法說上修今年資本支出達300億美元後,在上週的技術論壇中,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也再次強調,「3年1,000億美元投資」已全面啟動,正以5倍的速度加快擴產腳步。
若再算上一季董事會的核准資本預算117億9480萬美元,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進度已達60%,接下來每一季的資本預算將陸續公布,按照產能擴張計畫,今年極有可能再度上修資本支出預算。
在產能方面,魏哲家也稱4奈米製程預計至2021年第3季開始試產,較先前規畫早一季時間;3奈米製程則是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台積電資深副總秦永沛也說明擴廠計畫,包括將在南科擴建5奈米晶圓廠、興建3奈米晶圓廠,以及在竹科將興建研發晶圓廠及2奈米晶圓廠。
若以台積電興建中及計畫中的投資案,等於要再蓋12座晶圓廠,可預期極紫外光(EUV)產能將走入爆發期。外界也頻傳,蘋果和英特爾將成為明年的3奈米訂單的兩大客戶,可謂「未量產先超載」,台積電的製程規模擴張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然而,台積電為了產能躍升而積極佈局擴廠,是否會因為疫情受阻?就在5月17日全台躍升第三級警戒至今,環保署已連續取消四周的環評會議,台積電2奈米計畫的竹科寶山擴建案也被迫暫緩;但環保署近期也著力在推進視訊開會審查,最快下周就能啟動視訊環評會議。
而主力承攬台積電約8成無塵室工程的漢唐,也因傳出員工染疫,導致擴廠計畫延宕;針對協力廠商陸續傳出員工染疫,台積電也強調,已要求承攬商需根據5月底措施,加強工地防疫。面對產能需求暢旺必須擴產的台積電,其擴產計畫是否會延宕,將與訂單交付息息相關,已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台積電董事會上核准配發的現金股利2.75元,其普通股配息基準日訂定為9月22日,除息交易日則為9月16日,將於10月14日發放現金股利。
台積電亦指出,董事會決議將股東常會由原定6月8日更改為7月26日,開會地點仍為新竹國賓大飯店。此外,董事會上也通過一則人事案,核准擢升台積公司企業規劃組織策略規劃處資深處長李俊賢為副總經理。
據悉,作為「台積•愛•行動」的行動者之一的李俊賢,也是許多關懷計畫的幕後推手,積極協助投入孩童教育的公益機構計畫,他對公益機構經營面也曾提出想法表示:「希望公益機構不只是被動的接受捐款,更要能用企業經營的思維,把捐款人視為股東的更積極互動溝通。」
責任編輯:王郁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