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特指在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前期出生、原生於數位時代的網路族群,現年18-26歲左右,是未來消費主力。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台灣成年的Z世代的使用偏好、行為與習慣,品牌主可以透過這些輪廓,掌握未來消費用戶樣貌!
首先,MIC調查發現,Z世代有高度連網需求,近五成隨時隨地都在划手機,且對手機品牌的偏好高度集中於Apple(48.3%),其次依序為三星(17%)、ASUS(8.8%)、OPPO(7.8%)與小米(5.2%)。至於手機之外同時持有的裝置中,以筆電(72.4%)比例最高,高於桌機(44.3%)與平板(36.4%)。
其次,Z世代對於金錢換取便利服務的接受度高,最常付費的前五大數位服務,依序為線上購物(72.3%)、線上訂票(54.5%)、美食平台外送(54%)、線上訂房(38.4%)與線上購書/租書/訂閱雜誌(32.8%)。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表示,半數以上的Z世代願意付費換取便利性,建議業者思考是否發展更多主打便利的服務模式,同時持續強化使用者體驗,培養Z世代付費習慣。
而針對休閒娛樂方面,Z世代使用的前三大串流音樂平台依序為Spotify(31.9%)、YouTube Music(26.1%)與KKBOX(23.6%),三者占比加總超過八成,偏好高度集中。且七成Z世代有看動畫/漫畫的習慣,其中超過五成願意付費於在每月觀看動漫/輕小說與購買周邊商品,男性比例高於女性。
資策會表示,有觀看動漫習慣者,每日平均觀看時間以「5至30分鐘」(22.8%)與「30分鐘至1小時」(21.8%)為最大宗;調查付費意願,有觀看習慣者的最主要消費模式為小額付費,每月付費區間以100元以下的占比最高(24%),男性付費意願(58.1%)高於女性(45.3%),對於周邊的消費力也普遍高於女性。
至於時下流行的遊戲機方面,比例以Switch居冠(15.8%),其次依序為Wii/Wii U(12.8%)與PlayStation系列(10.7%)。
除了消費習慣,資策會MIC也觀測Z世代的理財模式,超過半數Z世代以銀行存款(52%)作為最主要的理財工具,22.4%選擇股票、3.8%選擇購買外幣,另也有5.2%無理財習慣。
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觀察,多數Z世代仍習慣偏向保守的理財方式,由於Z世代熟悉資訊軟硬體操作的特性,調查顯示仍有近三成願意嘗試其他理財管道,且不同性別也顯示出差異,六成以上女性主要透過銀行存款,男性僅有四成,且男性在其他理財工具比例高於女性,投資管道相對更多元。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