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車戰場上,論造車技術、品牌魅力,薑還是老的辣,保時捷(Porsche)是一匹崛起的大黑馬。
以台灣市場來看,今年第一季保時捷交車破千輛,比去年同期成長了將近20%,能夠賣得這麼好,原因之一正是旗下電動車Taycan,結合了保時捷的經典設計,以及電力動能技術,就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第一輛電動車,也是選擇購買Taycan,在台灣,Taycan銷量已經僅次於特斯拉(Tesla)。
扮演動力核心的「電池」,是維持電動車競爭優勢的關鍵。就成本結構來看,光是電池就占了30~35%,其次是驅動系統20~25%,也就是說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動車成本,來自於動力電池。
此外,電池技術的好壞,也關乎到電動車的續航力、性能等表現,因此,許多車廠紛紛透過自行研發、投資等方式,布局電池這項關鍵零件。
保時捷不只能做出帥氣的跑車,現在也要跳下來做電池。保時捷宣布,要跟電池製造商Customcells 成立合資公司Cellforce,預計投入上千萬歐元,研發適合保時捷跑車的高性能電池,提升在電動車領域中的技術領導地位。
保時捷自己研發電池,功率密度更高、體積更小
在電動車大戰的第一回合,保時捷已經透過品牌實力,交出不錯成績單,展望未來10年,要在電動車領域持續領先,必須要有扎實基礎。
透過這次的投資,保時捷預計取得Customcells 83.75%股份,保時捷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認為:「電池是未來的動力核心,」Cellforce集團會扮演推動研究、開發、生產、銷售高性能電池的重要角色,目標在2024年,開始小規模生產新型電池。
電池製造商Customcells,手中握有如:各種材料(陽極、陰極、隔膜、電解質)及塗層技術,擅長開發航空、航運業使用的特殊鋰離子電池。
保時捷表示,他們預計研發的新電池,會以矽化材料製作陽極,負極則採用化學公司BASF的NCM(鎳鈷錳)三元材料。好處是,能讓電池功率密度更高、體積更小,同時能降低電池的內阻抗,意味著電池能在能量回收時吸收更多能量,在快充上有更好表現,Cellforce電池的另一個特點是耐高溫,這對賽車來說相當重要。
在外媒《Welt am Sonntag》的報導中,保時捷的執行長Oliver Blume表示,現在保時捷電動車Taycan使用的電池,從5%充電到80%,約需要22分鐘,全新研發的電池,可以在15分鐘內就完成充電。
車廠自己研發電池,好處有哪些?
「我們成立Customcells的宗旨,在於開發客製化電池,而現在能與保時捷一起實現這個目標,目前我們為新工廠設定的生產目標是至少達成100 MWh的年產量,等於能供給高性能電池給1,000輛車。」Customcells總裁Torge Thönnessen表示:「在與保時捷的合作中,我們將貢獻的不只是我們的電池技術專長,還有靈活性、創新能力及獨立問題解決能力。」
光是第一季在台灣,保時捷的交車數量就破千,新電池的供給是絕對不夠使用的,由於新款電池有耐高溫的特性,推測保時捷可能會用在跑車、限量車款上做測試。
「保時捷於1931年在斯圖加特以工程研發工作室起家,時至今日,你仍無法買到我們高性能跑車的核心技術,因為我們都自己開發,」保時捷執行董事會研發部代表Michael Steiner表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自行開發、創造未來關鍵技術—電池,是一件很合理的事。而我們也將首先在最具挑戰性的環境下測試這項全新高科技—賽車運動,測試這項全新高科技;我們的純電跑車Taycan便是從賽道上獲得關鍵性的發展和創新的設計,來自於Le Mans賽道屢屢獲獎的919 Hybrid。」
保時捷自己開發電池有許多好處,巴登符騰堡州總理Winfried Kretschmann認為:「電動化是能源和運輸轉型的重要根本之一,而現代儲存技術是未來的關鍵技術之一,能掌握儲存技術便能掌握經濟實力與工作機會。」
此外,自己研發做電池,可以更精準的控制碳排放量,以滿足歐盟對於企業碳排的要求;當品牌對於電池技術的掌握越深、有好的電池管理與散熱技術,應用在未來的量產車上,絕對能大幅提升電動車性能。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