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韓國、提供隔日雜貨配送服務的新創公司Kurly在7月9日證實, 公司以22億美元估值完成F輪的2億美元融資,今年市值比去年4月的7.8億美元高過2倍以上 。
除了由之前的投資者Aspex Management、DST Global、Sequoia Capital China和Hillhouse Capital共同領投外,本輪還新加入Millennium Management和南韓CJ物流公司等新投資者。其中,CJ物流公司更與Kurly簽署商業合作協議,協助Kurly在韓國境內其他地區拓展配送據點。
在提供新鮮食材、美味菜餚的服務裡,找到自己的天職
Kurly由Sophie Kim(亦稱作Kim Seula Sophie)創立,Kim年輕時就花很多時間思考窮國與富國間的差異,並希望能在國際組織工作。為了實踐夢想,她說服父母讓她去美國讀書,並在20歲時進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威爾斯利學院就讀,那時矽谷的新創科技公司開始不斷湧現。
Kim當時就意識到,比起任何國際組織,這些正在展露頭角的新創科技能以更快、更顯著的方式改變世界,因此她決定到具創新性的高盛公司工作,但她卻從未有「這是天職」的感受。在國外生活十多年後,Kim回到韓國並開始思考為什麼即使韓國變富裕了,韓國的消費者無法吃到她小時候從祖母花園裡吃到的那種美味蔬果?
隨後Kim發現, 因為當今的食物配送系統是專門為大規模生產和消費而設計的,雖然優先考量效率,卻犧牲了食材新鮮度 ,這也意味著消費者買不到優質食品,因此她決定制定一個能解決前述難題的商業計劃,Kurly也因此誕生,而Kim也總算找到人生使命。
配合作息時間的送貨服務,讓註冊用戶數快速增加
Kurly一開始的服務據點僅在韓國首爾及周邊地區, 訂購者主要是單身者和雙薪家庭 ,但隨著韓國雙薪家庭的數量不斷增加,其用戶數量也呈現正成長。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在2020年底的報導, Kurly當時的用戶已達580萬,佔首爾市區人口的20%以上 。
此外, Kurly的最大特色是客戶在晚上11點前訂購食材,隔天早上7點就能在家門口領到貨物 ,因為公司的使命是要將剛採收的蔬果或水果、剛捕撈的海鮮等新鮮食材,讓用戶在24小時內就能嚐到。為了能讓此構想順利運行,Kurly建立一個高效率的物流系統,盡可能避免不可抗的人為因素與突發意外事件,例如:Kurly的物流會利用清晨時段進行配送,避免因交通壅塞導致貨物延遲送抵。
有了這個特殊服務,Kurly在短時間內就又增加15萬名會員,每人每次消費的平均金額也有50美元,而Kurly的成長速度可說是非常快, 2019年的銷售額約為3.92億美元,比前一年成長170%,到了2020年則已增至8.45億美元 。雖然公司並未透露營業利潤率為多少,但理論上Kurly也跟所有電商一樣,隨著服務據點的增加,利潤率勢必會跟著提高。
此外,根據Aspex Management投資部門的經理Hermes Li表示:「韓國是全球成長最快、規模最大的電商市場之一,Kurly在裡頭一直是新創領導者之一,他們建立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品牌,專注在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即便要擴展到其他消費類別和新據點上,也別具潛力。」
取消赴美上市,選擇留在自家的交易所上市?
在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前幾天,Kurly的內部經營策略才出現大轉彎。根據報導,Kurly本來計劃今年在美國IPO,但在分析國內、外上市的條件與環境後,決定取消美國上市計畫,選擇在韓國交易所上市。
根據Techcrunch的報導,Kurly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韓國的電商龍頭、更富有韓國亞馬遜之稱的Coupang,已於今年3月15日於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其市值目前略低於700億美元,但投資者勢必會拿Coupang來與Kurly比較,這將對Kurly的成長造成影響。
但不論是什麼因素導致Kurly出現政策急轉彎,只要能展開新一輪的融資,對市場來說都是一種正向信號,因為這表示投資者願意繼續支持Kurly,而這筆新資金也將被用於建立技術棧、人才招聘、提升物流基礎設備,以及擴大隔日運送服務的覆蓋範圍。
試圖以「速度」和「品質」優勢,取勝韓國電商巨獸Coupang
韓國電商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Kurly除了Coupang要對抗外,從百貨業起家並同時經營大型連鎖超市E-mart的新世界集團,也嘗試跨足電商領域。不過,因為E-mart現有的基礎設施和專業技術都是基於線下實體購物,線上業務主要靠店內員工到離購物者最近的實體商店取貨,再交付給消費者。
Kim說:「這種模式會出現某些店家無法供應特定商品,導致交貨時間延遲,再加上無法保證到貨時間,反而替消費者帶來不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Kim將Kurly打造成一次可以做完所有物流業務的新創公司 ,舉凡挑選特定蔬果供應商、烘焙項目或其他食物;管理庫存;替網站拍攝漂亮食物照片,甚至是上街送貨等。
這種經營方式雖然不便宜也並非毫無風險,但Kim正試圖在Kurly和韓國電商龍頭Coupang之間,建立一道防火牆,確保他們能以配送速度和控制雜貨品質來取勝。她進一步補充:「Coupang無法提供一站式購物或隔日送貨服務,但如果你是一個想提供雜貨購物的服務提供商,這種經驗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為我們認為掌握所有過程才是唯一的法則。」
此外,Kurly也擴大自有品牌的產品類別,透過與當地食品生產商合作推出牛奶、麵包、香料等項目,並涉獵非生鮮和罐頭食品,例如:果醬、義大利麵醬、金槍魚罐頭等。對於Kurly的未來,Kim接受《亞洲技術》採訪時曾說:「我們最終的想像是—— 我們的服務會開花結果成為一個以食物為主軸的『生活方式策展人』(lifestyle curator),並讓我們的消費者能夠以最好的方式消費我們所提供的食物 。」
資料來源:TechCrunch、Tech In Asia、韓國時報、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