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內需產業的低迷時刻,轉型升級搶攻最佳商機
疫情下內需產業的低迷時刻,轉型升級搶攻最佳商機

2021年5月起國內陸續爆發多起境外移入與群聚感染案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宣布全國升級三級防疫警戒,政府為了避免疫情擴大傳播,多次宣布延長全國三級防疫警戒時間,國內經濟急凍衝擊內需型傳統產業,根據(NMI)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總指數)統計數據顯示, 自4月的60.1%截至6月下跌了14.1個百分點至46%,零售業自4月的61.8%截至6月甚至下跌了21.7個百分點來到40.1%,內需型經濟數據呈現跳水式暴跌

三級防疫警戒期間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禁止聚會、活動全面暫停等防疫措施,許多企業也紛紛實施分流或居家辦公,傳統內需型的產業例如:零售業、餐飲業、服務業等失去人流的消費直接造成營收大幅衰退,尤其是傳統微型商家、小型企業營運體質可能不如中大型企業般的扎實穩健,有雄厚資本、其他內外部資源,也不一定有銀行團的貸款金援支持,可以安然度過疫情影響的過渡期,傳統小型商家、企業只能咬牙苦撐維持經營。

當內需型傳統產業面臨營運關鍵的存亡之戰,除非業者願意真正改變思維、改變經營與行銷的商業模式,否則消費族群在疫情未完全結束前難以回流,筆者實際訪談發現許多業者在轉型與不轉型的關鍵時刻陷入兩難的問題,願意改變營運模式業者思考的是為了突破困境轉型應該要「快速應變」以因應市場環境變化,但是轉型過程很艱辛除了需要投入人力、資金、時間等資源還不一定可以轉型成功,因此也有業者選擇維持現狀不轉型「以不變應萬變」,業者思考的是疫情嚴峻轉型開源不易,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就是多備一份景氣寒冬的存糧,不轉型的風險是能不能支撐到疫情結束後人潮回流的問題。

餐廳
圖/ pexels

延伸閱讀:串Foodpanda、Ubereats就是最佳解?餐飲業疫情求生指南,外送方案全解析

企業營運轉型時常遇到的問題是 原有的員工常常會習慣既有的工作模式,排斥抗拒而不願意配合 ,但若業者不轉型,只能冒著顧客群大量流失承受巨大虧損的風險,因此筆者建議業者評估轉型與不轉型利弊下所應該承受的風險。

建議業者在營運轉型前可以做 SWOT分析 ,自行評估轉型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分析轉型與不轉型短、中、長期的利弊得失,評估投入的成本效益,如果轉型不成功的狀況?如果維持現狀不轉型最壞的會是什麼情況?先釐清這些問題相信就可以清楚瞭解是否轉型以及未來轉型的方向與目標。

有位業者好友問筆者,在疫情期間營運轉型時是否需要做行銷呢?

大部分的業者在景氣低迷時通常會選擇緊縮行銷預算,以個人淺見並不建議,筆者以全台灣5月乾旱時水庫大缺水為例:乾旱期間全民節約用水固然重要(節流),但是如果老天一直不下雨水庫終有乾枯的一天,因此最重要的不只省水,而是期盼梅雨季節帶來的充沛雨量方能解決缺水問題(開源),業者在內需市場景氣低迷時,減少不必要的開銷是不得已的措施,現實中我們無法預估景氣何時會回升,但是為了求生存我們可以改變營運的商業模式或是行銷策略來開源吸引消費者增加營收,逆轉營收大幅衰退的困境。

企業的資源有限,筆者建議營運轉型時可以依據預算採取的10大行銷步驟:

  • 1、市場調查 :根據數據做有系統的產業與市場趨勢調查,分析市場規模、消費者需求與消費者行為模式。

  • 2、競爭分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篇),瞭解哪些業者是我們現有的競爭對手與潛在競爭對手,對手的商業模式、供應鏈,方能擬定與執行行銷策略,例如:競合策略(Coopetition Strategy)。

  • 3、行銷預算 :編列行銷預算,確定有多少的行銷預算可以執行,預估與編列行銷計畫之成本費用。

  • 4、效益評估 :衡量預定執行的行銷計畫,評估行銷的必要成本與效益,不一定是直接以銷售情況作為唯一的指標,可以是廣告觸及率或是提升品牌知名度。

  • 5、產品定位 :打造產品獨特性、差異性、功能性的賣點,也可以強調產品的品質、科技、設計或是價格等優勢,建立產品特色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 6、品牌定位 :設定品牌定位包含品牌目標、品牌願景、核心價值,讓消費者可以清楚辨識並且可以建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 7、目標市場 :企業的人力、資金、資源都是有限的,消費者也會有特定的消費習慣,市場範圍廣大不能浪費每一分資源,行銷活動前可以運用STP定義目標市場,包含定位市場區隔、目標市場、產品/品牌來設定目標客戶族群。

  • 8、擬定行銷策略 :可以運用行銷4P組合策略。產品:要賣什麼商品?地點/通路:商品在哪裡賣?價格:商品銷售的價格?促銷:如何推廣商品?根據消費者需求擬定產品行銷策略,例如使用關鍵字行銷、影音行銷、社群行銷、內容行銷、故事行銷等。

  • 9、行銷執行 :以上的步驟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執行行銷計畫的活動,建議可以使用甘特圖(Gantt Chart)掌控行銷活動計畫程序、時間、進度、預算之順利執行。

  • 10、績效報告 :善用數據分析的功能做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分析行銷活動執行的成效並且在活動結束後進行績效檢討報告。

小結

商業環境的變數總會發生而且難以預測,在實施三級防疫警戒期間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與環南市場依然陸續傳出群聚感染的疫情,民眾全面接種疫苗還是阻斷新冠疫情擴散的唯一解方,只是礙於目前已獲得的疫苗數量仍然不足,如果無法完全消滅病毒的情況下營運狀況難以好轉,全球新冠病毒不斷變種,我們應該要有長期對抗疫情的心理準備,未來與病毒共生、共存恐怕將成為生活的新常態(The New Normal)。

一場疫情顛覆了人們的生活與消費習慣,在全球經典寓言暢銷名著:誰搬走我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一書中,作者斯賓塞.詹森博士(Spencer Johnson, M.D.)透過寓言告訴讀者,面對環境的改變我們要有危機意識,當原有的乳酪消失時,如果我們願意改變現狀才有機會發現新的乳酪,否則執著於過去的乳酪而不願意接受事實情況將不會好轉。

shutterstock_742810231_Digital transformation.jpg
圖/ Olivier Le Moal via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不轉型,就等死!」疫情重擊,產業準備好了嗎?

建議受疫情影響傳統內需型企業做好風險評估與規劃,檢視原有的商業模式重新調整策略以因應大環境嚴酷的情勢變化,企業轉型過程是痛苦的煎熬,領導者決策時間愈短、應變時間愈快,愈能縮短疫情延燒對營運的影響,適者生存的自然界殘酷法則,如果轉型成功除了可以安然度過疫情影響的危機,甚至可以開發新的潛力客戶族群,擴大商機,如果不改變就必需冒著被市場淘汰的風險,改變思維與營運的商業模式,經營策略的蛻變結合行銷的進化方能跳脫出實體店面營運衰退泥沼,零接觸的宅經濟消費模式已經開始順勢而飛,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隨之而改變,市場重新洗牌考驗企業領導的智慧,是危機、轉機也是新的商機。

責任編輯:文潔琳、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