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rbo狗狗攝影機全球百萬狗爸媽愛用!Tomofun團隊如何加速AIoT服務開發?
Furbo狗狗攝影機全球百萬狗爸媽愛用!Tomofun團隊如何加速AIoT服務開發?

在疫情之下,人們被迫居家時間更長,毛小孩的陪伴也成為最好療癒,「毛商機」因此一飛沖天。隨著歐美疫情逐漸解封,台灣寵物科技新創Tomofun憑藉著「Furbo狗狗攝影機」主力產品,連續4年奪得亞馬遜十國電商活動「超級會員日」寵物類別銷售第一。Tomofun看準狗爸媽的需求,前後推出Furbo狗狗攝影機、狗保母軟體訂閱服務,已創下熱銷133國、累積逾100萬使用者的好成績。

Tomofun於2016年推出「Furbo狗狗攝影機」,登上募資平台後立刻吸引大眾目光,讓飼主只要將手機連上Furbo,就能丟零食與狗兒互動、視訊通話,成功打中狗爸媽們的需求。

在推出攝影機後,Tomofun還從頻繁的調查訪談中發現,飼主不僅想要透過即時互度來查看,也會擔心狗狗獨自在家是否有危險。於是,Tomofunfun巧妙地在原本的狗狗攝影機加上了「腦袋」,透過上萬筆數據資料的訓練打造AI功能,提供使用者進階版的照護功能。在2019年,正式推出專屬Furbo攝影機的「狗保姆」訂閱服務,讓使用者只要額外花每月6.99美元,就能在原本攝影機的功能基礎上,擴增像是雲端錄影、居家警報通知與狗狗日記等服務。如此一來,攝影機就不再只有監看和零食投餵的功能,更能運用AI及雲端應用的優勢,真正讓狗爸媽出門在外也能放心。

遠端App畫面
透過雲端服務,主人可藉由App訂閱服務遠程操作攝影機,與愛寵互動。
圖/ Tomofun

運用AWS GPU雲端服務,讓技術維運成本最佳化

為了打造Furbo狗保姆的訂閱服務,Tomofun透過AWS微服務(Microservice)的雲端應用導入,讓各項功能可以即時通知軟體使用者。Tomofun技術長張佳彥比喻道,微服務的架構各元件是獨立開發、操作和擴充,可以像是積木般的堆疊,也能藉由大量自動化來優化,進而減少錯誤。他進一步指出,為了能夠讓服務遍及全球的狗爸媽們,Tomofun還透過AWS雲端數據儲存服務,讓資料中心轉換至無伺服器架構,讓技術能夠快速迭代到採用訂閱服務的產品上。

S__51240972
Tomofun技術長張佳彥指出,Tomofun 開發產品的核心在於解決寵物飼主的困擾,而 AI/ML 技術是最有效達成此願景的方法。
圖/ Tomofun

「對於新創來說,在AIoT產品的維運技術門檻相對較高。若團隊要架設全球化的維運中心,透過傳統資料中心部署,往往無法快速因應調整,控制成本便成為挑戰。」隨著Furbo訂閱服務者逐漸成長,雲端數據儲存空間及運算服務的需求也勢必上升,Tomofun又如何因應?張佳彥表示,「為了要做出AI服務,若是團隊自行購置GPU伺服器,可能在3年內都得採用同一套硬體,才能讓開銷能夠攤提成本。」

張佳彥觀察,自從深度學習的應用熱潮興起,各家廠商在GPU的開發速度,也以「摩爾定律」型態在加速,讓運算力逐年增加。有別於自家購建硬體,透過AWS雲端運算上的GPU租用服務更有經濟效益;且AWS每年還會對新GPU規格提供不同執行個體(Instance),能夠讓使用者享受代代增強的GPU運算效力,「可以預期的是,每年舊的機型都會降價,因此每年的成本也都會逐年降低。」倘若客戶數量急速增加,團隊也可即時擴展雲上的機器,不需再多花一筆錢、等待安裝建置完成後才能服務客戶,而是在原本基礎上進行擴展。他舉例,有一年因應客戶成長數倍增,但因為租用GPU服務讓建置成本維持相同;進而一算,等同為維運成本省下了50%的開銷。

MLOps文化:AI/ML領域導入無縫協作也很重要

再細看Tomofun技術團隊,大致可分成前端、後端的軟體程式開發、韌體開發、AI模型訓練還有數據分析。讓人不禁好奇,為了要滿足硬體技術與App訂閱服務的開發,自家的團隊如何做到無縫協作?

張佳彥指出,在軟體開發領域,「{{{DevOps}}}」已是多年盛行的實務課題,讓開發團隊、維運團隊互相整合在一起,能夠以敏捷開發的方式快速完成專案。其運用自動化測試、持續整合、持續部署的工具,推動開發與維運人員更緊密協作,來加速軟體版本迭代更新。

AI team每週sharing
圖/ Tomofun

他表示,這樣的概念在近年也被延伸至AI開發領域,延伸出相似的「MLOps」的概念。許多企業在機器學習產品開發上,往往透過演算法,使用大量的資料找出規律、進行訓練,訓練完成後會產生一套模型,讓模型判斷資訊,進而產出AI服務。不僅如此,還得加強不同團隊的協作,以及導入自動化的流程,才能加速AI落地,這也就是MLOps的核心精神。

Tomofun為了打造AIoT的產品,其中不僅涵蓋硬體更新,也包括在AI、深度學習的技術研發。張佳彥指出,為Tomofun的技術團隊導入「MLOps」的開發文化,除了可以減少將時間花在重複的工作上外,最大優勢是能夠將一個已經存在的AI服務開發流程自動化,進一步加速效率。他以團隊經驗為例,為了加速開發,建立一個系統化的作業流程越發重要:「過往團隊從資料蒐集到模型訓練上,常常由一人包辦;但隨著團隊規模逐漸擴大,就更需要完整的架構和流程來處理資料,並跳脫以往人工的管控,資料處理也要逐步走向自動化。」尤其當AI模型進入持續交付、部署及更新的階段時,也需仰賴AI模型訓練的資料科學家及IT團隊,兩者緊密協作。此時,若有自動化的服務導入,也能讓流程更有效率。

張佳彥怎麼看又怎麼看MLOps的技術應用?他舉例,AWS推出的SageMaker服務就是最好應用之一,也已運用在自家AI應用開發中。進一步來看,SageMaker是面向機器學習開發者的一個整合式開發環境,是一項全託管的服務,消除機器學習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挑戰,使開發人員和資料科學家日常能夠從根本上更輕鬆、更快速的建構、訓練和部署機器學習模型。他表示,「就像是幫使用者建好了流程,只要把資料丟進去,還不用太管機器,就能讓資料處理到上線自動辦到好。」

1625480465936
Amazon SageMaker 是一項全受管資料標記服務,可讓使用者輕鬆建置用於機器學習的高準確性培訓資料集。
圖/ AWS

在領導Tomofun的技術團隊上,張佳彥認為,不光要積極導入自動化流程,團隊的核心價值也很重要。有感於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所言,「創業家不要太愛自己的solution(解決方案),應該去愛你的顧客。」他指出,許多新創往往專注於AI技術開發上,卻忘記最重要的資料本身,而資料本身就反映了客戶在使用產品上的習慣與樣態。

「AI並不是有了一堆資料、GPU,就能訓練出很好的模型,企業就能從中獲得成功。取而代之的是,應該從問題分析、資料蒐集、資料整理到上線觀察,讓此過程不斷反覆和驗證外,也要持續不斷優化功能,才能為客戶產生價值。」張佳彥結語道。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AWS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2025.04.30 |

在家就能吹出沙龍級造型,這早已不只是行銷標語,而是消費者對日常美髮科技的真實期待。當Dyson正式推出全新Supersonic r™精準造型輕量吹風機,這場由工程師主導的造型改革,再次挑戰「專業」與「居家」之間的界線。

十年研發濃縮,從時裝週紅到日常梳妝台

自2016年首推Supersonic吹風機後,Dyson持續顛覆業界對造型科技的想像。從Airwrap捲髮造型器到Airstrait直髮神器,每款新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讓「速效乾髮」與「健康柔順」成為日常,而不是奢求。透過自家研發的氣流控制與智慧溫控技術,Dyson不只加快吹整速度,更大幅降低高溫對髮絲的傷害,讓「速乾不燙傷、柔順不毛躁」成為新世代造型科技的基本標配。

所以,與其說Dyson進軍美髮市場,不如說他們正在重新建構這個產業的技術邏輯。誠如品牌創辦人James Dyson所言,「我們的使命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美髮科技對Dyson而言不僅是消費產品,而是結合科學研究與工程思維,為每一個日常使用場景創造全新的可能。資深工程師Low Chen表示,品牌累積超過十年對頭髮健康與造型需求的深入研究,透過實驗室科學測試與全球造型師訪談,深入理解專業人士在工作場景中所面對的痛點:精準氣流控制與長時間操作帶來的身體負擔。因此,從內部構造徹底重塑吹風機定義,是全新沙龍級美髮科技Supersonic r的設計初衷。

Dyson
Dyson資深工程師Low Chen

圖/ Dyson

產品於去年(2024)時裝週首次亮相,獲得極高迴響。順應造型師與消費者的期待,Dyson宣佈將其推向一般市場。今年4月首次在台正式亮相,邀請國內媒體、造型師與KOL齊聚一堂,沉浸式體驗Supersonic r的細節魅力。

Dyson
Supersonic r推出山櫻粉、粉霧玫瑰、雲霧紫三款新色。
圖/ Dyson

全新「r型設計」,打破T字吹風機的想像

既要讓專業造型師能高效使用,也要讓日常消費者上手不費力。這當中最具關鍵意義的,就是「人因設計」與「效能配置」的重新平衡。對多數人來說,「輕」的意義不只是拿起來沒負擔,而是能吹得更久、處理更細節的角度,像是後腦勺、髮根線條等。而這台Supersonic r被定義為「專業級居家吹風機」的產品,堪稱是Dyson十年來最精實的技術總成。最大的突破在於它徹底重塑了吹風機的設計邏輯,機身更輕、更小巧,僅重325g,握感依然維持Dyson一貫的3.8公分直徑設計,操作靈活度大幅提升。

Dyson
專業造型師運用Supersonic r讓髮型細節輕鬆到位。
圖/ Dyson

過去,吹風機的T型結構註定了氣流必須繞行、阻力增大,乾髮只能靠提高溫度,對於秀髮造成的過熱損傷,幾乎無可避免。對此,資深工程師Low Chen進一步說明Supersonic r如何顛覆了這套老規則,以革命性的r型流線機身,讓氣流沿著自然曲線高速流動,形成專屬的「流線型氣流加熱系統」,不需高溫,也能輸出強勁、穩定的氣流,實現快速乾髮、零熱損傷的理想。

而為了讓整體重心與施力更自然,進一步降低操作疲勞,在內部結構上更是克服了兩大技術瓶頸,其一為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加熱器,以極薄金屬片讓機身更輕薄,還兼具穩定高效的加熱能力;第二創舉是透過全球首創的八芯電源線達成訊號與電力的雙向傳輸。加上搭配RFID智慧配件識別與記憶功能,讓每次開機都能無縫回到使用者熟悉的溫度與風速。展現智慧化貼心設計的背後,是一場來自設計本質的挑戰,亦為吹風機產業寫下全新里程碑。

Dyson
流線型加熱科技,打造強勁、均勻、精準氣流,實現零熱損高效造型需求。
圖/ Dyson

不只是快乾輕巧,Supersonic r讓專業級造型成為日常習慣

在台灣首場發表會中,Dyson邀請造型師Dennis Fei現場展示2025年髮型趨勢,以高層次剪裁為基底,搭配蓬鬆髮根與具動態感的線條,形塑修飾臉型的自然弧線。他也分享,這樣的專業造型,不再只是時尚後台或名模專屬,而是一般消費者在日常居家中,也能輕鬆實現

Dennis Fei指出,Supersonic r的關鍵優勢在於流線型氣流設計,搭配柔和乾髮吹嘴和順滑吹嘴,能靈活切換乾髮與造型需求。無論是需要在髮根快速創造蓬鬆感,還是細緻塑型髮尾線條,都能以低溫、高速氣流快速完成,減少高溫對髮質造成的熱傷害,同時保有自然柔順的髮絲質感。

Dyson
知名造型師Dennis Fei(圖左)
圖/ Dyson

Dennis Fei也從時尚後台的專業視角,揭示這台吹風機在實戰場域中的優異表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的環境下,能夠擁有一台在短時間內精準、快速完成造型的工具,絕對是所有髮型師夢寐以求的事。在我用過那麼多吹風機裡,這台是最讓我驚豔的。」對Dyson而言,美髮產品從來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一場科學、工程與生活需求交會的過程。當這種專業美髮科技能逐步成為居家生活必備精品時,代表它也正在默默改寫我們對日常「造型」這件事的想像與標準。

立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 https://reurl.cc/W0A7px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