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阿里巴巴宣佈投入1,000億人民幣,助力中國政府的「共同富裕」計畫,似乎仍挽救不了成為反壟斷審查目標的螞蟻集團。有消息指出,中國政府計畫將螞蟻集團的支付業務及借貸業務拆分。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監管單位先前已下令螞蟻集團在後端將以花唄為首的借貸業務區分開來,並引入了外部股東,現在更計畫要求在前端上與支付寶拆分,成為兩個獨立App。
且不單App必須一分為二,消息人士指出,螞蟻集團還必須與中國國有企業成立一間合資公司,並將借貸業務的數據移交給該公司管理。當無法再使用內部數據進行借貸業務,很可能將損害螞蟻集團的營收及獲利率。
借貸業務占營收主力,被要求拆分成立合資公司
支付寶為螞蟻集團在全球創造超過10億用戶,在中國行動支付市場更是擁有多達54%的佔有率,但支付業務本身能夠獲得的收入有限,現在螞蟻集團的營收主力及成長動能,皆是依靠借貸業務。
包含花唄及借唄在內的借貸科技業務營收,在2020上半年達到286億人民幣,較前一年同期成長59.5%,並佔據集團整體營收的39.4%,成為最大的營收來源,也超越支付業務的36%。
且借貸業務的營收占比逐年快速上升,2017年時借貸業務貢獻僅占25%,當時支付業務仍貢獻55%營收,但不出4年時間借貸業務已超越支付成為最大的營收來源。
按照目前的披露,螞蟻集團將與以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為首的企業共同成立合資企業,螞蟻集團及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更持有35%股份,剩餘30%則分配給其餘參與的民間企業或國有企業。例如杭州金融投資集團、浙江電子口岸等參與企業預計會各自獲得超過5%的股份。
《金融時報》指出,一位前中國人民銀行官員透露,螞蟻集團跟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有著緊密的信賴關係,螞蟻集團對合資企業仍會有很大的發言權,並不會被架空,但這個作法也能確保在一些關鍵議題上,螞蟻集團能夠按照共產黨的意見行事。
拆分風聲傳言已久,螞蟻集團擔憂失去控制權
拆分借貸業務以後,由於相關數據將移交合資公司,螞蟻集團將無法再獨立評估用戶的信用額度。目前所有流程都在螞蟻集團內部完成,只要很短時間就能核准信用額度並開放貸款。
相對地,合資企業將可以申請消費者信用評分許可(consumer credit scoring licence),目前只有三家國企擁有這項許可。不過消息人士透露,螞蟻集團對拆分的決定仍然抱持擔憂,擔心未來對公司的控制力會被國有企業奪走。
目前螞蟻集團仍由馬雲的高管團隊負責管理,阿里巴巴持有螞蟻集團33%的股份,是背後的最大股東。
去年11月,螞蟻集團的上市計畫因中國政府的壓力而被迫擱置,並被監管單位下令整改,其中要求就包括改變支付的不正當競爭、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借貸業務的不當連接等。
早在今年6月,就傳出螞蟻集團正在與中國監管單位協商,考慮成立一間合資公司,交出消費者資料置於中國政府的監管之下。
消息人士指出,螞蟻集團不會是唯一受到中國政府重擊的線上借貸業者,中國人民銀行已今年夏天表態,企業在決定放貸與否時,必須要基於經核准的獨立信用評分提供的資料,而不能依靠內部的數據進行判斷。
【熱門焦點】
吳恩達都看好!治癒系聊天機器人Woebot,如何用AI「同理」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