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主管的慘痛教訓:用Slack發牢騷、聊八卦,小心老闆都看得到!
Netflix主管的慘痛教訓:用Slack發牢騷、聊八卦,小心老闆都看得到!

現在多數職場中,無論團隊之間溝通還是跨部門交流,除了Email之外,一定更常仰賴LINE、Slack、Skype等即時通訊軟體,不只用於討論工作、快速取得對方的回饋或意見,相信大多數人也經常在這些軟體上聊天、增進感情,甚至是評論或抱怨工作上的大小事。

然而就在今年7月,就傳出Netflix有3位行銷主管,因為在Slack上批評同事,而遭到公司開除。雖然Netflix之後出面澄清,絕非如外界想像,單憑訊息就資遣員工。不過對工作者而言,這則消息帶來了更重要的警示:在職場上,你覺得很「私密」的資訊,真的能完全保密嗎?

通訊平台不保證「隱私」,公司有權申請相關紀錄

《BBC》直截了當地表示,在你公司電腦、手機上的訊息,很少能保障其隱密性,所以任何一位職場人士,都要慎重考量自己傳出去的每一則訊息。儘管多數企業都如同Netflix一樣,強調他們並不會「主動監控Slack和電子郵件」,可是不少通訊軟體,其實允許管理階層和人力資源部門,檢視組織過去的所有記錄。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iMessage
網路上的訊息資料,難以保證完全隱密。
圖/ shutterstock

舉例來說,《Vox》提到不少公司愛用的Slack,如果在「員工同意」「遵循有效的法律程序」,或基於「其符合規定的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向該平台申請打包該公司帳號中所有的資訊。雖然最後企業拿到的是一大批數據和代碼,但上面會留存著你的編輯記錄,甚至是刪除掉的訊息。 這樣的功能形同雙面刃,一方面是當有人不幸碰到勞資糾紛、職場騷擾時,能成為證據之一,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變成公司監管員工的重要來源。

因此,美國奧睿(Orrick)律師事務所資安、隱私與數據團隊負責人希瑟·伊根·蘇斯曼(Heather Egan Sussman)提醒,工作者務必隨時保持以下的認知:你在公司配發的任何設備、共通使用的平台上,所做的任何事情(包括通信、上網),都有可能受到追蹤與審查。

想純粹抱怨,就要確保完全「非工作」環境

有些工作者可能會質疑,難道公司這麼做沒有觸犯法規的嫌疑嗎?事實上,多數國家都沒有明確立法規定雇主必須告知員工,他們正在蒐集關於你的數據,而像是金融、銀行等產業,也經常因為資安考量,會限制特定網域與通訊軟體,即便企業無緣無故監看員工訊息,的確也有可能侵犯到隱私權,但在現實職場中,礙於受雇關係,經常難以直接向公司挑明這件事情。

因此《BBC》建議,當真的想向上層提出某些建設性的改善意見,那當然可以透過公用管道和工具。然而純粹抱怨工作、抒發心情時,最安全的作法還是面對面、或使用完全私人的手機與電腦,才不會讓自己有機會陷入水身火熱當中。同時也特別提醒,如果是在公司提供的裝置中,登入自己的社群帳號發送訊息,還是有一定風險。

儘管多數企業很少為了單純看誰在抱怨、發牢騷,就特地蒐集、比對每天大量流通的訊息,可是小心謹慎,仍然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如果仍感到不安,那麼直接向雇主詢問與了解什麼數據會留存、未來又會如何使用,也是可以掌握自身隱私的做法。

資料來源/BBC, Vox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延伸閱讀】
1. 外交部、毛主席,這些字禁止「刻在」iPhone 上!蘋果刻字服務也有政治審查?
2. 面試求職,雇主可以要求疫苗接種證明?勞動部:無正當理由恐違法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蕭閔云

關鍵字: #Netflix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