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巨頭如何拚ESG?英特爾智慧製造3個對策
半導體巨頭如何拚ESG?英特爾智慧製造3個對策

環顧當今世界,資通訊產業(ICT)面臨著前所未見的機會,數據資料的增長達到天文數字,到2025年,全球預計將產生175ZB(皆位元組)的資料;到2030年,連網裝置的數量將激增至超過1,000億台、上網人口將增加25億人。這對ICT產業來說是龐大的成長機會,能創造顯著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利益。

而科技領導品牌英特爾長年運用卓越創意及先進技術幫助客戶發展,亦致力整個產業的推動,隨著時代及需求演進,英特爾正大力推進AI人工智慧的民主化(AI Civilization),將軟體和硬體結合起來,開創新的可能。英特爾持續運用在5G技術方面的進展,於全球大力推動創新,並與全球營運商合作,為未來網路創造全新願景。

M1&Intel
英特爾是全球知名晶片製造品牌。
圖/ 愛范兒

英特爾亦將智慧帶到邊緣運算,透過30,000多個邊緣到雲端的解決方案部署,加速業務成果。英特爾也將同樣的創新帶到街頭,部署新技術和先進的資料層,使自動化駕駛不僅成為可能,而且能實現安全和無縫接軌。透過英特爾所擁有的獨特產品組合之廣度和深度,加上全球龐大規模,英特爾與時俱進,持續創造改變世界的技術,豐富每個人的生活。

然而,隨著企業、業務不斷擴張之時,英特爾更迫切的關注「環境永續」議題,分為兩個層面進行落實:一是必須有效減少碳足跡,維護環境、二是運用英特爾的科技及產品來幫助其他人減少碳足跡,這稱之為英特爾的手跡(Handprint)。

全力實現RISE目標——碳排放降低、能源效率提升、水資源再利用

幾年前,英特爾已放眼未來十年,制定了全新永續發展策略與目標,稱為「RISE」,代表著負責(Responsible)、包容(Inclusive)、永續(Sustainable)和賦能(Enabling)的縮寫。在RISE策略之下,英特爾分別在負責、包容、永續和賦能的每個面向中設定十年目標,先從自身的營運和供應鏈開始,再擴展到技術和產業——那些可與其它產業夥伴一起落實的行動,再更廣泛地審視更為重大的全球挑戰,例如氣候變遷,不斷思考如何共同解決這些重大議題。

全球的碳排放,以及不斷上升的全球氣溫可說是當今人類面臨最嚴峻的環境挑戰,英特爾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以減少碳足跡作為首要,伴隨著英特爾的業務發展,究竟該如何執行?

這是幾十年前就開始的一段旅程,目的是減少半導體製造工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氣體在製造過程中被稱為全氟化碳。這些物質被排放到大氣中,它們可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因此很可能導致全球暖化。多年來,英特爾一直致力於尋找這些氣體的替代品,並減少這些氣體的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加以分解處理。這些努力的結果促使單一晶片的製程排放量降低了約80%,因此在過去的20年裡,英特爾在減少碳足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INTEL CORE 11
善用科技智慧與力量,英特爾成功讓單一晶片製程的碳排放量降低約80%。
圖/ INTEL

由於現今製造、生產的晶片數量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英特爾關注的第二個領域是再生能源,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100%的再生能源,這也是RISE的目標之一。在過去一年裡,英特爾整體實現了82%的再生能源,在美國、歐洲、以色列和馬來西亞等主要營運據點更達到100%再生能源的目標。但同樣地,要實現100%的目標,還有更多工作要做,第三個關鍵要素就是能源效率。

英特爾在科技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以改善對能源的使用,從而提高能源效率。無論是節能照明、幫浦、電機、鍋爐、冷卻器,還是在這些大型製造中心擁有的所有設施系統都是持續投資的領域,其中很多投資都是針對智慧科技方面,將科技與人工智慧和其他演算法相結合,以監控設施情況並進行即時調整。這些投資不僅單位能源使用量下降,且在過去7年中累計省下超過5億美元的成本。

ESG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
英特爾致力與環境永續發展,除了降低碳排放量,也傾心關注水資源議題。
圖/ shutterstock

雙重策略減少用水,目標是「還給社區的水比使用的更多」

另外,與碳足跡相關的是用水量,英特爾在世界各地看到氣候變化對水供給的影響,作為需要大量用水的半導體製造商,隨著業務發展,針對減少用水量的目標,英特爾採取了一個雙重策略。

首先是在營運中盡可能的重複利用、回收和節約用水。英特爾最近投資了幾個最先進的水回收設施,可將水從製造工廠輸送到這些設施中進行處理,然後再由英特爾或是合作的地方政府在許多不同的應用中重複使用。

英特爾已在以色列建立了這類設施,去年也在奧勒岡州完成了一個新回收設施的建設和營運,今年則是剛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了一座水資源回收廠,並在這方面持續進行大量投資。在過去的一年裡,歸功於這項投資,英特爾在全球節約了超過70億加侖的水。

然而當英特爾檢視足跡,並思考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時,英特爾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多更積極,因此決定設定一個「水盈餘」目標,意即每使用一加侖或一升水,能否將等量的一升或一加侖水返還給當地社區和當地流域,最終供社區使用。英特爾設定到2030年實現水盈餘的目標,換句話說,英特爾返還的水必須比使用的還要多。

intel水循環計劃.png
英特爾透過「水回收」、「水盈餘」、「水恢復」三大方針,徹底落實水資源保護計劃。近一年內,他們在全球省下約14,000個標準泳池水量。
圖/ intel官網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著眼的不能僅是自己的營運。因為循環使用水的次數有限,過程中會有蒸發損失,因此無法達成水盈餘的目標,所以英特爾啟動水恢復(water restoration)計劃,這是與合作夥伴一起在所在社區投資,讓水回歸當地的水域、溪流和河流等,攜手在地農業合作夥伴、非營利組織、森林復育計畫等單位齊心實現這個目標。英特爾已在世界各地投資了30多個這樣的專案。去年透過這項努力恢復了13億加侖的水,等同於在達到100%水盈餘的目標方面已達成了約九成。

雙管齊下!減少碳足跡的同時,善用科技力量增加手跡(Handprint)

根據GeSi組織最新研究報告《更具智慧的2030年》指出,至2030年ICT產業可望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0%,而達成此目標的方式是增進對智慧科技的投資。同時,這份報告發現,ICT產業透過產品的生產與經銷,每增加一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機會透過在全球運用科技來減少多達10倍的碳排放量,所以這是一個10比1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說企業在拓展市場、銷售產品之時,雖有碳足跡的產生,不過若能運用智慧與科技的力量,將可發展出更正向的手跡(Handprint),讓更多人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哪些領域是英特爾在耕耘的智慧科技實際案例?

首先是智慧製造,當你進入現代半導體工廠時,你會看到的一輛微型自動駕駛車輛繞著工廠的天花板行駛,並將晶圓從A點移動到B點。事實上,在英特爾最先進的工廠之一-奧勒岡州希爾斯伯勒(Hillsboro)的D1X廠內有總長超過27英里的軌道,上有1,700輛自動駕駛車輛在工廠各處移動晶圓。

英特爾有能力每天即時監控50億個資料點,讓製造過程能夠最佳化,得以在工廠使用同樣的能源之下生產更多產品,達到更高的效率。因此,英特爾不僅能夠透過智慧製造和自動化來減少排放,還能夠增加產量。在整個製造業中有數千個這樣的應用。如果努力全面實施這些應用,就有機會再減少近3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其次是智慧建築,全世界擁有數百萬計的建築物,如果讓這些建築物擁有更高效能,將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對比傳統辦公大樓,英特爾近期於印度和以色列所建造的新辦公大樓獲得LEED白金級綠建築認證。透過環保建築標準設計、整合科技物聯網解決方案、以數千個感測器監控建築物情況,即時調整照明、空調、暖氣和通風系統,及其他非即時性的系統,將能源使用量降低30-50%,更降低建築物的營運成本。

intel智慧建築.png
減少碳排放的智慧建築,也是英特爾關注的領域之一。其近期於印度和以色列所建造的新辦公大樓,獲得LEED白金級綠建築認證。
圖/ intel官網

第三個則是智慧交通。若能讓交通運輸變得更智慧,就有機會減少3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藉由更智慧、更可控的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可在全球各地減少交通堵塞的狀況,同時安全性的提升,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傷亡。

透過智慧交通,可以達到車流量的最佳化,將讓移動效率更高、排放量更低,減少堵塞狀況。此外,目前路上車輛有越來越多朝電動車發展的趨勢,而不再使用傳統的內燃機引擎,因此排放量將可進一步的降低,這也是英特爾正在大力投資的另一個領域。英特爾相信這不僅是人們為了便利性或安全性所採取的行動,隨著大家的努力,這個趨勢還能有效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碳足跡。

Adult and child hands holding green heart with ESG
英特爾提倡環境永續,不僅是為了整個產業,更盼以行動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福祉。
圖/ shutterstock_

英特爾希望藉由目標的設定及一連串所提出的行動作為號召,讓所有人都專注於思考人們還可以做些什麼來提高營運效率,從各行各業自身的業務開始,並不斷進行滾動式調整,各界能攜手合作共同為環境永續盡心力,不僅是為了整個產業,更盼以行動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福祉,擘劃更美好的未來。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熱門焦點】
1.加密貨幣郵輪Satoshi築起海上烏托邦!公海上的自由夢為何一年就淪為幻影?
2排碳大戶拼淨零轉型!中油轉型氫能供應商、台電發展儲能系統還看上地熱、海洋能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蕭閔云

關鍵字: #Inte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