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國產化推手2】設亞洲首座「風機心臟」組裝廠, 西門子歌美颯為何獨鍾台灣?
03

【離岸風電國產化推手2】設亞洲首座「風機心臟」組裝廠, 西門子歌美颯為何獨鍾台灣?

風機巨頭西門子歌美颯在台中港建造亞洲首個機艙組裝廠,不只供應台灣的風場,還要輸出海外,這對台廠帶來哪些機會與挑戰?

不只飛機有機艙,風機也有機艙,全球離岸風機市占第一的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在台中港建造亞洲首個機艙組裝廠,這也是他們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個機艙組裝廠。

機艙有什麼用途?從家裡的電風扇來類比,就是背後那一顆胖胖的馬達。差別在於,風機機艙重達400噸,當葉片受到風力吹動旋轉時,由上千個零件組成的風機,會帶動旋轉軸和齒輪箱轉動、產生機械能發電,因此被稱作是「風機的心臟」。

未來,西門子歌美颯會從丹麥工廠直送3大機艙零組件(輪轂、發電機、後段),在台中港進行組裝作業,初步目標為客戶沃旭能源(Orsted)生產8GW(百萬瓩)、共111個機艙。

除了建造機艙組裝廠,西門子歌美颯也委託國內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MIRDC)訓練在地人才,從今年5月以來,共培育80位機艙組裝人員接受西門子歌美颯基礎機艙訓練,包含手工具、電纜訓、螺帽旋緊、防護警告等訓練。

特別的是,廠內採取「師徒制」進行技術與經驗傳承,共有7~10位丹麥籍技師「手把手」教導80名在地員工,以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081
機艙裝有發電機、功率轉換器等要件,能將風能轉換電力,故有「風機心臟」之稱,圖為西門子歌美颯在台中打造的亞洲首座機艙組裝廠。
圖/ 蔡仁譯攝影

看準3大條件,深耕台灣做亞太區基地

西門子歌美颯進軍風力產業40年,過往功績顯赫,如在丹麥建置全球第一個風場Vindeby。歌美颯在2016年與西門子風能事業體合併為西門子歌美颯公司。這樣一間有經驗、有歷史的離岸風電品牌公司,為何只選擇在台灣蓋亞洲組裝廠?

首先,台灣綠能政策相對亞洲他國具體 ;西門子歌美颯2017年底便落地成立台北辦公室,目標成為亞太市場發展基地,除了台灣,也負責日本、韓國、越南等市場。

其次,是成本優勢的潛力 ;若機艙順利國產化、省去從歐洲運輸大型組件的費用,更具價格競爭力。

第三,可就近協助重要客戶發展 ;由於大客戶沃旭能源來台開發離岸風場,西門子歌美颯因應客戶建造風場需求,提前建廠時程,預計在明年完成首批供貨給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

倪邇思_Niels Steenberg_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_2021_08
「組裝廠的任務是全球化,不只做台灣生意,我希望供應鏈跟我們有一樣的野心放眼全球市場,提供具競爭力的產品價格。」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倪邇思語重心長地說。
圖/ 蔡仁譯攝影

天時、地利、「客戶和」,讓西門子歌美颯無懸念地鎖定台灣當組裝中心。但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影響與機會,是 台廠有可能加入離岸風機龍頭的供應鏈,做世界的生意 ;他們在全球75國營運,風機安裝容量超過110GW(百萬瓩),2020年營收約95億歐元,握有歐洲離岸風場7成市占。

「組裝廠的任務是全球化,不只做台灣生意,我希望供應鏈跟我們有一樣的野心放眼全球市場,提供具競爭力的產品價格。」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倪邇思語重心長地說。

為符合我國政策,西門子歌美颯早在2018年起就與多家台廠簽訂MOU(合作備忘錄),包括生產風電葉片樹脂的上緯、鑄件大廠永冠。未來不只供應台中機艙組裝廠,還會輸出美國、德國等地。

台灣,是亞洲市場除中國外,西門子歌美颯第一個提供離岸風電產品的國家,像是2019年上緯建造的兩座示範風場,就是採用西門子歌美颯風機。倪邇思說,風機每個零件基本上有2~3個供應商,需具備高品質、按時供貨、價格具有競爭力3個條件,才有機會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

國產化成本增,建議「做自己擅長的事」

不過,在地化帶來的高成本,也讓西門子歌美颯相當憂心。「買新車你會想要德國製賓士?還是台灣製賓士?甚至台灣製賓士還貴了10%,你會怎麼選擇?」台灣透過政策規範,推動開發商、風機系統商支持離岸風電設備國產化,在倪邇思看來是獨特的政策,因為放眼發展離岸風電多年的歐洲丹麥、英國、新興市場美國,都沒有嚴格的在地供應鏈規範,唯有台灣跟中國提出國產化要求。

「發展在地供應鏈帶動市場是好事,但台灣不需要任何事情都當第一名。」他認為,台灣希望建構完整的離岸風電產業鏈挑戰不小。

究竟什麼是台灣擅長的?倪邇思表示,台灣推動離岸風電供應鏈剛剛起步,還看不到很多實績,但已有發展不錯的項目。如本土第一座離岸風場就是使用台廠上緯的「樹脂」,以及台灣最大機械沖床製造商金豐攜手韓國風力發電塔架製造商CS Wind製作的「塔架」,品質都相當不錯。

不過,談及國產化項目是否都有機會搭上供應鏈列車,他給了保留答案。必須隨著時間推進,才能看出真正潛力。他也擔心,台灣政府要求設備國產化,有可能引發日本、南韓市場的模仿效應。

086
風機機艙組裝雖與飛機引擎類似,但飛機用料較輕(3~5噸),風機機艙材料很紮實、重達400噸。
圖/ 蔡仁譯攝影

「如果大家都希望用本土供應鏈,這也意味著台灣產品出海的機率減少。」人人都想要國產化,以「出口」為目標的台灣離岸風電供應鏈,也會變得困難,最終大家比拚的關鍵還是品質與價格。

由於離岸風電在亞太市場蓬勃發展,西門子歌美颯除了在台發展機艙組裝,也有機會推動「浮動式風機」;不同於主流的固定式離岸風機有水深限制(水深50至60公尺內),前者無須打樁固定在海床上,讓風機浮在海平面,特別適合建置於水深逾60公尺的區域。

因應新風場趨勢,西門子歌美颯在全球已執行5個浮動式離岸風場計畫,正在挪威興建全球最大浮動式風場,裝置容量達88MW(千瓩)、共11支風機,規畫2022年底投入營運。

身為浮動式離岸風機的產業先驅,倪邇思預估,浮動式風場技術難、成本高,要到2030年才會成熟,但未來也有機會配合客戶需求,在台投入浮動式風機。機會、市場、全球業者都來了,想把商機抓在手中,最終仍得看台灣廠商的企圖心。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張庭銉、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