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CDMO是什麼?生技界「台積電模式」,為何讓郭董大砸50億元投資?
【圖解】CDMO是什麼?生技界「台積電模式」,為何讓郭董大砸50億元投資?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確診數突破2.25億人,戲劇性席捲全球,卻也讓生技產業登上舞台,成為鎂光燈焦點。當中一盞燈照亮了各大疫苗研發公司;另一盞,讓「CDMO」成為2021年最紅的生技英文單詞。

CDMO是「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簡單說是各種醫藥品的外包生產服務,涵蓋藥物到疫苗在內。以台灣讀者較熟悉的半導體產業舉例,像聯發科、高通和蘋果專攻晶片研發,委託台積電等專精晶片製造的公司負責量產,CDMO就像是台積電所提供的服務,藥物開發商透過外包來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腳步。

這種商業模式並非突然出現,多年來與製藥研發產業相輔相成,2021年CDMO這一方卻不斷有新聞出現。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出手投資擁有CDMO業務的台康生技50億元;羅氏前技術營運總裁、全心醫藥董事長楊育民在海外共同創辦主打CDMO服務的韌力生物製造公司,首輪募資高達8億美元(約新台幣224億元)。

要理解「CDMO為何成為生技界的當紅炸子雞?」得從它帶給藥物開發業者的價值說起。

省時、省經費,大藥廠樂於找CDMO公司合作

新藥開發是條漫漫長路,從潛力藥物組成、臨床前小批量測試、完成3期臨床試驗到最終通過主管機關審核,這一走,時間有機會長達10年。

學者蘇友珊、吳豐祥在〈台灣生技公司如何運用開放式創新開發新藥?〉文章中指出: 一般而言,一個新藥的開發投資估計需要2億~3.5億美元

正因為開發藥物需龐大經費與時間,過程中因此延伸出不少外包服務,像是在初期替藥廠或生技公司執行各種分析、臨床準備的「委託研究機構(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以及負責製程開發、配方測試一把抓的CDMO服務,產業分工成形。

基本上,只要是與製造有關的任務,幾乎都可交給CDMO包辦,包含臨床前的少樣、幾公斤的藥物生產,到人體試驗所需的百公斤級藥物,以及以噸為單位的商業化量產。隨著藥物開發階段往下一階段邁進,訂單量與商機也更加龐大。

製藥、疫苗.jpg
在新藥產製過程中,只要是與製造有關的任務,幾乎都可交給CDMO包辦。
圖/ Shutterstock

要生產,就得投資設備與工廠。大藥廠雖有能力自己來,但近年來的趨勢是:寧願找CDMO廠「省時」,把心思專心投注在衝刺藥物開發種類、搶下專利,藉此獲得未來的鉅額授權金。小公司就更仰賴CDMO服務了,將僅有的預算壓在開發藥物身上,會比同時還要應付生產難關來得輕鬆。

「最難的是確保藥物在每個『生產規模放大』過程中仍維持穩定。」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說,製造藥物跟做晶片、各種電子產品一樣,都需要追求良率,可是藥物的組成來源更多變,CDMO廠專業處在於不同階段協助調整原廠配方,甚至測試出這款藥究竟是適合做成膠囊還是錠劑。

全球CDMO市場快速成長,生物藥前景可期

從產品面來區分,藥物市場大致可分為兩個領域:化學藥(小分子)與生物藥(大分子)。在藥局貨架上陳列的感冒、頭痛藥,多由化學成分合成,因為分子量小,又被稱為小分子藥。相較之下,透過基因、細胞、組織等製出用於人類的藥物被稱為生物藥,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癌症等慢性或重大疾病。

市場商機有多大?研究機構Frost& Sullivan估計,全球CDMO市場從2016年的353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555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12%,超過同期全球醫藥市場的3%。值得注意的是, 報告認為CDMO成長速度還會更快,預計至2025年達到1,066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2020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14%。其中,化學藥物仍在CDMO商機裡占大宗,但生物藥比例已逐年攀升

觀察台灣廠商今年腳步,也多鎖定「生物藥」布局。不只是話題最高的台康大舉擴廠,北極星藥業-KY今年5月也宣布將於宜蘭建立生物藥CDMO工廠,第一階段就投入20億元資金;永昕生醫投資30億元,專攻細胞治療與生物藥/抗體偶聯藥物(ADC)。

以細胞、基因製成的生物藥,相較於一體適用的化學藥物,通常具有療效佳與副作用小等優勢,加上可用來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因此銷量快速增加,而且即便開發難度高,仍有許多廠商投入。

製藥.jpg
藥物市場大致可分為兩個領域:化學藥與生物藥。其中生物藥通常具有療效佳與副作用小等優勢,加上可用來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因此銷量快速增加。
圖/ Shutterstock

吳忠勳觀察,CDMO目前有3大發展方向: mRNA( messenger 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生產、生物相似藥與細胞治療,都是因為需求成長而興起熱門外包商機 。不過3大方向各有優缺點,例如疫苗生產技術相比之下難度最低,可是原廠不習慣分散下單,需要一次接大量,不利於小公司接單;生物相似藥需求明確,但競爭者眾多;細胞治療量產難度最高,卻也代表目前沒有明顯的領先業者。

再生醫學、「副廠藥」帶動CDMO需求

在疫苗方面,楊育民日前在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發表演講時表示,疫情讓外界了解到mRNA是未來最重要的技術,台灣應勇於投資建立年產能5億劑的mRNA生產線。他觀察,要達到這樣的規模,約需要投資1億美元,台灣一定有能力辦到。

生物相似藥商機,可以用「副廠藥」來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民眾到藥局購買的感冒藥、止痛藥,有許多也都是原廠藥的「副牌」,這些被稱為學名藥的化學藥物療效與成分並沒有因此而打折扣,只是在原廠專利到期後,能以較為低廉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生物相似藥也是相同道理,好比各項癌症免疫療法的「原廠」生物藥專利將逐漸到期,過程中就會有大量瞄準副牌商機的生物相似藥開發公司出現。

勤業眾信統計,自2006年歐盟允許讓生物相似性藥品上市後,全球現在共有超過 700 個生物相似性藥品獲得許可。

商機雖大,但生物相似性藥的生產難度比起化學藥高出不少,流程中除了有蛋白質的生產純化,還有細胞株建立、篩選優化等過程。而且生物相似藥還需要跟參考藥物 (reference drug,指原廠生物藥) 比對,透過臨床實驗證明具有同等療效,才能開始進行藥物的上市申請及藥證登記,因此開發時程不下於生物藥開發。

另一方面,再生醫學帶動的「細胞治療」趨勢也同步帶動CDMO需求。

市場研究公司Market and Markets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再生醫療市場規模為105億美元,預估2022年將達到253 億美元,領域包括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基因治療。

舉免疫細胞治療為例,會抽取患者的血液或癌細胞切片,透過體外培養的方式去「訓練(培養)」免疫細胞,然後將大量的免疫細胞輸入至癌症病人體內,讓免疫細胞去攻擊癌細胞。相較於化療、放射療法,細胞治療被認為能提供病人長期的免疫保護,可大幅降低癌症復發機率。

楊育民認為,細胞治療過去較重視臨床研發,在製程與檢測方面較不足,導致成本過高且無法大規模量產,但這也代表,當全球開始重視細胞治療發展時,會有檢測、製造及代工的新商機出現。

台灣發展新護國產業,得先打敗中、韓

今年6月,台灣更誕生一間主打細胞治療的CDMO公司「樂迦再生科技」,投資人有三顧、台灣日立、東元與國發基金,首輪募資達20億元,預計在2024年開始生產。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大家都盼望生技領域能有護國產業出現,在他看來, 需要投資製程與技術、市場又有大量需求的CDMO,是最接近晶圓代工角色的生技領域 ,「重點在於,相較於研發新藥能更快產生經濟效應。」

台灣有哪些企業投入CDMO
圖/ 數位時代

只不過,台灣雖有意發展CDMO產業,並特別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中提供租稅減免,但要搶到國際大單,仍需要和產業中的領跑公司相抗衡。

前行政院院長、東洋藥品董事長林全認為,台灣提供CDMO發展租稅優惠是好事,但有兩大盲點:首先,不是每個委託研發項目都具備技術含量,有可能出現獎勵浮濫;其次,自行開發藥品的業者因為沒有委託開發,反而無法獲得補助,恐怕會扭曲產業發展。

林全說,企業需要自立自強,不會因為政府給予補助後,技術就領先競爭對手,因此不能單靠政府扶植,需要在該領域上表現更好才能出頭。像是單純添購設備、並非有技術含量的CDMO業務,就不見得要給予鼓勵。

以地理區域位置較近的韓國、中國來說,分別有Samsung Biologics、藥明集團(藥明康德、藥明生物)闖進CDMO營收前10大企業榜單,更別說與歐美藥廠互動密切的CDMO公司,擁有足夠產能接下大型訂單。

歐美業者是CDMO大玩家
圖/ 數位時代

「CDMO機會很大,但挑戰者也很多。」吳忠勳坦言,市場大餅能否看得見也吃得到,值得持續關注,台廠拚擴廠,比較像是跟大客戶證明自己也有量能接單,「先把頭洗下去」,但如果不是專攻製造高門檻的商品或端出有競爭力的價格,台廠不見得有獨特優勢。

「台積電專攻先進製程,CDMO也可以有類似戰法,瞄準細胞治療等較複雜領域。」涂醒哲用半導體業巧妙比喻,既然台廠確定要起步,就不要只跳入紅海市場,應學習台積電,在創業之初就思考自己未來。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郭台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貓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打造療癒與效率兼具的新世代咖啡空間
打貓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打造療癒與效率兼具的新世代咖啡空間

走進嘉義檜意森活村內的打貓咖啡(Hit Cat Café),彷彿踏入一處靜謐的日式老屋,陽光從大片落地窗灑進滿室原木香的空間,整個空間溫馨又舒適,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沉浸在療癒咖啡時光。

「我們想打造的不只是喝咖啡的場所,而是一個讓人放鬆、閱讀、創作與發想的空間。」打貓咖啡Ruby表示,為實踐這個目標,不僅講究餐飲品質,如提供精選咖啡、美味麵包與甜點,以及獨家代理的澳洲精釀啤酒等,更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 / Switch升級網路服務品質,將科技轉換為無形但關鍵的服務後盾,讓顧客可以穩定且順暢的連線進行創意發想或者是瀏覽資訊,同時,內部作業流程也不會因為網路卡頓而被打斷,大幅提升營運效率,讓整體空間更從容有序。

鉅晶X打貓咖啡
打貓咖啡 Ruby
圖/ 數位時代

不僅提供美好咖啡時光,打貓咖啡更以網路擴展客群與優化服務

打貓咖啡為什麼一成立就能夠進駐有「台灣小京都」美稱的熱門景點–嘉義檜意森活村,並且快速擄獲顧客的心?一切要從全球知名高爾夫球具製造商、今年(2025)1月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的啟坤科技董事長莊宇龍說起。

因為莊宇龍對美酒與餐飲的獨到見解與品味,早在2019年啟坤科技便獨家代理澳洲B.V.B精釀啤酒、成立餐飲事業部,隨後在2022年於嘉義民雄開設美式餐酒館–打貓廚房,隨著餐飲業務的擴展,打貓咖啡因應,適逢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的契機,成立第一天就進駐檜意森活村。

創立初期,打貓咖啡將心力聚焦在商品品質,從選豆、配豆、烘豆到沖煮都層層把關,致力提供最好商品,如斥資百萬添購Black Eagle Maverick 咖啡機提供顧客彷若手沖的沖煮服務,同時,使用自家培養的酸種酵母每日新鮮現做麵包與甜點,以及深受顧客喜愛、充滿巧思的季節與節慶限定商品。將商品品質提升到一個水準,客群也逐漸穩定,打貓咖啡開始思考:下一步是什麼?如何精進服務能量與擴展新客源。

Ruby表示:「我們的想法很簡單,持續優化顧客體驗,從中找到獲取新客的方案。」在這個前提下,打貓咖啡重新評估服務,發現顧客對無線網路服務的需求很高,因此,決定升級無線網路服務。「對我們來說,無線網路就是一種基本服務,就像座位要乾淨、咖啡要好喝、麵包(甜點)要美味,不能少、也不能差。」

打貓咖啡自今(2025)年初開始評估各項無線網路方案,最終會選擇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無線網路的覆蓋範圍與穩定性高、符合預期;其次是管理介面簡單且可統一管理,有助於優化管理效能;再來是PoE整合與線路簡化,可以在不破壞既有裝潢的前提下完成安裝工作;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對HPE品牌的信任度高,以及夥伴提供完善的售後支援服務。

由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提供產品試用,並協助打貓咖啡評估與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21與1930 Switch的啟坤科技資訊部副理劉瑞政表示:「啟坤科技採用的是HPE系列產品,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有助於集中管理,以及未來的擴展布局。」

鉅晶X打貓咖啡
啟坤科技資訊部副理 劉瑞政
圖/ 數位時代

打貓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吸引新客、優化體驗與優化營運績效

「確認產品後,整個導入流程非常順利,從設備到貨到正式上線,短短2個工作天就完成:第一天現場勘查與安裝設備,第二天進行配置與測試,沒問題後就正式上線,部署與設定時間較傳統企業網路時程縮短50%以上,此外,可以透過App或雲端平台遠端管理設備,無須現場排障,成功降低80%設備維護次數,成果十分顯著。」劉瑞政如是說道。

Ruby進一步解釋,過去,因為Wi-Fi訊號不穩,POS系統、點餐系統、監控系統與串流音樂播放常常出現卡頓狀況,現場人員得花費時間處理設備與網路問題,不僅讓其的壓力很大,也對服務品質造成一定影響,此外,也有不少顧客因為網路訊號不穩而無法順利開會、或者是上傳檔案等。「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注於現場服務、提升營運效率,同時,也大幅改善顧客的Wi-Fi使用體驗,就算是節慶人流高峰,顧客對Wi-Fi服務的滿意度都很高。」

劉瑞政表示:「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雲端管理平台不僅讓我們可以最少IT成本維持網路營運品質,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透過整合HPE其他產品的方式強化資安與使用者分流,確保營運韌性與資料安全,讓顧客可以更自在地將『打貓咖啡』當作工作、休閒與生活的空間。」

鉅晶X打貓咖啡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高效與穩定網路服務,打貓咖啡除因應顧客需求擴展服務能量,如循序導入會員系統、自助點餐與行動支付等服務,未來如有新增分店或者是集團其他品牌有擴充網路設備需求時,也會優先考慮使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架構,創造顧客、品牌的多贏。

鉅晶X打貓咖啡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