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日產前執行長戈恩爛攤子,他憑什麼大扭轉20年最虧局面?
接手日產前執行長戈恩爛攤子,他憑什麼大扭轉20年最虧局面?

2019年12月,當日產汽車(Nissan)正因前執行長戈恩(Carlos Ghosn)深陷財務醜聞時,內田誠(Makoto Uchida)臨危受命接下新執行長的職務,此時由於戈恩的擴張策略失敗,日產營收大幅衰退,面臨重大的危亡時刻。

2020年5月的財報中,日產繳出過去20年來最大的年度虧損,損失達6,710億日圓,股價也陷入低迷。同時間,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也導致空前的晶片短缺,打亂了汽車生產的步調。

剛接棒的內田必須立刻面對「重組公司」與「應對疫情」兩大挑戰,發表橫跨4年的大規模重組計畫「Nissan Next」,從精簡業務、降低營運成本、改變管理模式等面向著手,試圖將日產從危機中拯救出來。

內田上任後旋即整治企業文化,改變以往權力過度集中於少數高管的狀況。戈恩的管理風格被視為一種專制統治,「管理層每個人都顧忌戈恩的反應,不敢表達真實意見。」內田指出,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高管,都只敢提出戈恩想聽的建議。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日產的企業文化,讓每人都能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意見。」內田強調。為展現改變決心,上任以來他每個月都會舉辦數次活動,和全球日產員工一同商議公司前景,揭示專制獨裁的企業文化已經過去。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Carlos Ghosn)via Frederic Legrand - COMEO
戈恩過去以專制風格帶領公司,內田誠上任後的首要目標便是改變公司文化:「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日產的企業文化,讓每人都能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意見。」
圖/ Frederic Legrand - COMEO via Shutterstock

除了一改專制的企業文化,戈恩2011年曾定下在全球奪下8%市占率,同時獲利率提升至8%的長期目標,然而最終兩項指標都未能達成,導致日產的全球產量超過預期,不得不祭出促銷手段,使得獲利率進一步惡化。

為了降低過剩產能,內田也努力對公司結構進行重組,宣布將關閉包括印尼、西班牙在內,位於世界各地的製造廠,預計2024年3月時將全球產能縮減20%。「我們更為重視品質而不是數量,並修訂了更現實的銷售目標,確保公司內每個人都能理解,這是『Nissan Next』計畫中最困難的任務。」內田指出。

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內田的努力也終於開花結果。今年7月,日產宣布2021財年的預測將從虧損600億日圓翻轉至獲利600億日圓,可望終止連續3年營運虧損。

nissan car subscription.jpg
在內田誠的改革及員工的努力下,今年7月,日產宣布2021財年的預測將從虧損翻轉為獲利,可望終止連續3年營運虧損。
圖/ Nissan

但就算有望擺脫虧損,日產的前景仍舊充滿了不確定性。在他們努力走出泥沼時,競爭環境已出現相當大變化,豐田(Toyota)、本田(Honda)等本土車廠都各自與合作夥伴結盟,飛雅特克萊斯勒也在今年1月與寶獅雪鐵龍集團合併為Stellantis(斯泰蘭蒂斯)。

這些競爭對手不僅財務狀況遠較日產良好,發展電動車領域的腳步也迅速許多。為了趕上這股潮流,日產也發表第二代電動車Ariya,並計畫在英國建立一座超級工廠,投入電池生產。

即使克服了電動車的難關,與汽車大廠雷諾(Renault)的糾葛勢必會再次浮上檯面。戈恩在位時期一直推動雷諾與日產的合併,可是日產對此興致缺缺,導致兩者關係緊繃,雷諾與日產不平等的交互持股,又加劇這個問題。
雖然近年兩家公司財務均陷入虧損,而暫停合併與否的討論,但雙方扭虧為盈後,肯定會再次為此進行交鋒,戈恩時代留下的業火,還在繼續延燒。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張庭銉

關鍵字: #Nissan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