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發佈自研晶片「倚天710」!優化雲端運算、加強資料中心應用
阿里雲發佈自研晶片「倚天710」!優化雲端運算、加強資料中心應用

阿里巴巴集團的數位技術與智慧主要業務阿里雲於今(19)日發佈一款全新伺服器晶片。

「倚天710」由阿里巴巴集團負責晶片開發業務的平頭哥訂製,將應用於資料中心。阿里雲同時展示了由這款晶片驅動的自主研發伺服器「盤久」。這兩項技術突破將進一步提升雲端運算服務的性能和能源效率,鞏固阿里雲服務的領先地位。

阿里雲微博
圖/ 截圖自阿里雲官方微博

在阿里巴巴年度科技盛事「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慧總裁兼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表示:「一直以來,我們致力於增強雲端運算的性能和能源效率。訂製伺服器晶片符合我們一貫的發展方向,將有助我們不斷提升雲端運算的能力。我們計劃用這款訂製的晶片支持阿里巴巴生態現有及今後的業務。我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能為我們的客戶提供由這款訂製晶片驅動的伺服器所帶來的新一代雲端運算服務。」

張建鋒續說:「我們會繼續和全球夥伴,包括英特爾、NVIDIA、AMD和Arm等公司合作,致力於雲端架構創新,並為全球客戶帶來更多元化的雲端運算服務。」

「倚天710」採用目前最先進的5奈米工藝製程,由128個Arm核心驅動,主頻可高達3.2GHz,達致強大性能和卓越的能源效率。「倚天710」每片晶片集成了600億個電晶體,也是業界首款基於最新Armv9架構的伺服器晶片,具備8通道DDR5及96通道PCIe 5.0協議,大大提升記憶體和I/O流通量。

倚天710
圖/ 截圖自阿里雲官方微博

「倚天710」在SPECint2017主機處理能力基準測試中取得超過440分,性能優於頂級Arm伺服器晶片產品20%以上,而能源效率亦優於業界標準50%。

由「倚天710」驅動的「盤久」伺服器可用於新一代雲端原生架構。伺服器將運算和儲存功能分開,在通用運算、人工智慧運算和高性能儲存方面都具備強大效能。模組化設計可用於資料中心的大規模部署,為用戶在容器化應用、計算優化等多種雲端原生任務方面帶來卓越的經濟價值。

倚天7101
圖/ 截圖自阿里雲官方微博

持續開源共享

在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也宣佈開放平頭哥玄鐵RISC-V系列處理器原始碼,未來還會持續開放。玄鐵系列是阿里巴巴基於RISC-V指令集架構自研開發的處理器。開源後全球開發者都可在Github和晶片開放社區(Open Chip Community)下載玄鐵RISC-V處理器IP核源代碼,以自行研發原型晶片,用以訂製網路、閘道器和邊緣伺服器等物聯網應用程式。

此外,玄鐵系列工具及系統軟體亦將一併公開。這些軟體支援多種操作系統,包括Linux、Android、RTOS,及阿里巴巴操作系統AliOS。未來阿里巴巴還會就開發工具、軟體開發套組和訂製IP核提供更多服務和支援。

張建鋒指出:「我們期望透過開源自研的物聯網處理器矽智財以及全端軟體和開發工具,支持全球開發者,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研發基於RISC-V架構的晶片。我們也希望這項舉措能在日益活躍的RISC-V軟體社群推動創新,令更多人可以分享數位時代科技互聯所帶來的好處。」

RISC-V基金會首席執行長Calista Redmond表示:「阿里巴巴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RISC-V社群,除了先進的技術,也與RISC-V相關人士深度合作,長期以來對RISC-V貢獻良多。阿里巴巴以實際行動,啟發全球RISC-V社群加快晶片產業創新,令整個RISC-V生態受惠。」

阿里巴巴於2019年推出首款人工智慧推理晶片含光800,該款晶片已應用於阿里雲的資料中心,支持包括搜尋、推薦和直播等多種業務。

【熱門焦點】

1.鴻海亮相三款電動車,入門款不到百萬元!郭台銘讚:最有意義生日禮物
2.在「安穩又待遇好的」台積電深耕十年!他因這五大理由毅然辭職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阿里巴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