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己團隊業務發展的需求,近期需要面試幾位市場研究經理的候選人,從履歷上的經驗及面試的談吐,我和同事共同傾向錄取一位,分別有二段工作經驗共4年的候選人,而不是另一個有四段共13年工作經驗的候選人。從這事情,也讓我問自己,到底工作年資是不是職場競爭力的保證呢?
我在2018年,加入目前以生命科學領域聞名的美資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職位,當時主要任務是,在集團層面「提升」市場部在公司的影響力及部門價值。沒錯!當時的面試主管就是這麼簡單的描述,沒有更多的細節了。
加入市場部之後,我發現部門團隊主要分為,數位十年以上生命科學背景的行業專家,以及幾十位從事市場宣傳的同事,但當時這二種類型的人並無法有效合作。首先,我所面臨的挑戰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同事對於我在學科專業上的輕視,因為並非與他們同是生命科學專業背景。其次,市場宣傳的同事有著非常自我中心的做事風格,並非以市場及公司的方向為主要考量。
職場生存學:把線頭找出來
當時這場景深深讓我體悟電影「寒戰」的經典台詞:「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是學會他;第二步,就是在這個遊戲裡面,把線頭找出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在線球裡面玩,這樣才能勉強保持性命。」對當時的我來說,所謂的線頭就是可以提升部門影響力的一些進展。
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尋找,怎麼樣的題目可以讓公司領導層對我及我的部門有點興趣,然後利用領導層對這話題的期待,回頭撬開部門同事的一點改變及一些配合。皇天不負苦心人,我觀察到了一個重要但大家卻沒注意到的市場動態,我利用這個市場機會,順利讓線頭開展下去。
領導力發展的致勝思維:Strategic Thinking
我們公司對於開拓型領導人的選拔,有一個關鍵考量是「Strategic Thinking」,這是我加入公司後人資告訴我被錄取的原因。我個人的解釋是,體悟到較強Strategic Thinking的人,可以將一段時間內累積的訊息、人脈及資源,有效的轉化為下一個目標。從個人的每日工作之中,在心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戰略目標,可以思緒清楚地去挖掘,去辨別對中、長期有幫助的事物,把有效的時間精力投入其中。
在2018年加入現在工作時,我很清楚我的目標是提升市場部對公司的影響力及部門價值,同時我清楚知道我的預算花費,我的團隊工作該如何往此終極目標努力。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部門的同事已經從我帶給部門的方向及改變,看到本身過去專業裡無法看到的面貌,而更願意在我的領導之下工作。
把Strategic Thinking帶到個人的職業發展
回到我一開始的開場例子,一個4年工作經驗和13年工作經驗的候選人。我們的思考是這候選人很清楚知道現在、下一個、下二個工作經驗的戰略連接,因此有比較大的動機勝任眼前的機會。然而四段13年工作經驗的候選人,眼前就只是一份不同公司的工作,讓自己離開目前不如意的環境。
我個人的一些思考提供大家參考。我發覺,當今職業發展,漸漸無法利用職業年資去斷定一個人的能力及價值,這對於出入職場不同年資的職業人士也許是個機會,也或許是個危機。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可不可以培養更好的Strategic Thinking去發展目前的工作,也思考目前的工作帶給自己的未來價值及終極連接。
本文由李佳泓授權轉載自其Medium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熱門焦點】
1.「併購行家」全聯從66家門市搖身成超市巨頭,專家:若四大超商想賣也會有興趣
2.比爾蓋茲要睡滿8小時、祖克柏從不喝咖啡!CEO們維持精神充沛的5個關鍵
責任編輯:吳佩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