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Car長怎樣?這家公司用蘋果專利「拼」出一台車,看有哪些亮點
Apple Car長怎樣?這家公司用蘋果專利「拼」出一台車,看有哪些亮點

汽車不過是四個輪子的iPhone,我們既然能造iPhone,為什麼就不能造電動車?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這一觀點。

但我認為,這句話放在蘋果身上可能會更加合適。

蘋果打算涉足汽車領域已經不是秘密,他們早在2014年就開啟了造車計劃——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全盛時期,蘋果有1000多名專家與工程師參與其中。

但這一晃好幾年過去了,除了車機系統Car Play,我們能看到的也只有一些憑空臆造、不著邊際的渲染圖。

Vanarama
圖/ 愛范兒

要弄清楚蘋果想造什麼車,捕風捉影顯然是不行的,我們能否利用蘋果現有的與汽車相關的專利,來嘗試拼湊出「Apple Car」的模樣呢?

英國汽車租賃公司Vanarama的汽車專家們最近就完成了這件事情。

Apple Car不一定長這樣,但這是最合理的

Vanarama
圖/ 愛范兒

Vanarama的這輛Apple Car基於蘋果的現有專利打造而來,當然,也需要加上一點點想像力。

Vanarama
圖/ 愛范兒

看到它,你可能首先會注意到它的無柱結構——A、B柱消失了。專利US10309132B1表明,蘋果更在意前檔和側檔的一體化,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而喻,除了好看,就是好看。至於安全性,讓蘋果去發愁吧,要造車的是他們。

Vanarama
圖/ 愛范兒

這輛Apple Car的外部還使用了專利US10384519B1中的自動門,並採用了時下流行的隱藏式門把手,根據Vanarama的說法,這個門把手的靈感來源於iPhone的側邊按鈕。

想必你們也注意到了,頭燈組下方的中網也藉鑑了Mac Pro的設計。

Vanarama
Mac Pro上獨特的散熱孔
圖/ 愛范兒

走進車內,中控台上貫穿左右的大螢幕立馬讓我想到了梅賽德斯-奔馳EQS,不同的是,這個碩大的中控並不是由三塊螢幕拼湊而來,而是貨真價實的一整塊大螢幕,專利US20200214148A1允許蘋果這樣做。

倘若你仔細觀察,你還能看到溫度控制零件、地圖、多媒體組件,以及Siri的動效,宛若一個進化版CarPlay——這來自於專利EP2581248B1。

Vanarama還在方向盤的中心放置了一個顯示器,這是專利JP2020173835A中的智能助手,能夠實時監控道路和駕駛室狀況,並在發生意外前及時提醒駕駛員。

Vanarama
圖/ 愛范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蘋果汽車怎麼可能長這樣?

誠然,蘋果的早期專利很少會揭示產品的實際外觀,但我們誰也沒有見過它,不是嗎?在Apple Car真正面世之前,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Apple Car。

但或許上面這輛,才是目前最可靠,最合理的。

蘋果造車這幾年,都在做什麼?

答案是,招人。

造車項目立項時,蘋果的造車團隊有200人左右,而他們的目標,是將團隊擴充至1000人。

apple park
圖/ 愛范兒

從2015年開始,蘋果開始四處尋找人才,無論是來自福特、大眾、特斯拉的汽車大牛,還是專注於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系統的技術人才,蘋果統統來者不拒。

從特斯拉哪裡,蘋果挖來了:

  • 副總裁兼首席工程師Chris Porritt
  • 機械工程主管David Nelson
  • 動力總成高級測試工程師John Ireland
  • 首席人事經理Lauren Ciminera
  • 自動駕駛韌體專家Jamie Carlson
  • 數值控制編碼專家David Masiukiewicz
  • 內外飾設計師Steve Mac Manus

他們無一不是汽車行業中的佼佼者,其中,Porritt在汽車行業待了幾十年,入職特斯拉前曾就職於路虎和奧斯頓·馬丁,擔任過One-77項目的首席工程師。

Chris Porritt
Chris Porritt
圖/ Electrek

除了特斯拉,蘋果在別的地方挖得也很勤快,比如福特的車身結構工程師Todd Gray和Aindrea Campbell、克萊斯勒高級副總裁Doug Betts、大眾工程師Megan McClain;在自動駕駛領域,蘋果還挖來了輝達深度學習專家Jonathan Cohen和Waymo系統工程主管Jaime Waydo。

2016年,原蘋果硬體高級副總裁Bob Mansfied接手「泰坦計劃」後,又從黑莓那裡挖來了QNX創辦人Dan Dodge,後者帶來了二十多名前黑莓員工,負責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

直到2020年,蘋果挖來寶馬車輛工程師Jonathan Sive、保時捷高級主管Manfred Harrer,以及曾經負責i3和i8項目的前寶馬高級主管Ulrich Kranz,期間,蘋果的挖人動作從未停止。

Ulrich Kranz
Ulrich Kranz
圖/ Motor Authority

人招夠了,總得做點什麼。

下一步:進攻自動駕駛

2017年,蘋果獲得了美國加州車管局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又從租車公司Hertz手中搞來了一批雷克薩斯RX450h,裝上LIDAR和各類感測器,開始在加州道路上進行測試。

MacRumors
圖/ MacRumors

當年,蘋果CEO Tim Cook在面對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們將自動駕駛技術視為一項核心技術,並將專注與此。我們甚至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是所有AI項目之母,這套系統可能會是我們研發過的最難的AI項目之一。

除了招人,蘋果還得找廠子。

起亞
位於美國佐治亞州的起亞工廠
圖/ Bloomberg

合作夥伴受阻,蘋果會回頭找鴻海?

今年2月,CNBC報導稱,「泰坦計劃」即將迎來一位新夥伴——現代-起亞集團,其旗下的零件供應商現代莫斯比將負責蘋果汽車的部分零件的設計與量產,起亞還將提供位於美國的車輛生產線。

另外,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還透露,蘋果的首款車型將基於現代的E-GMP純電平台打造,蘋果甚至還專門準備了高性能版。

E-GMP 平台
現代E-GMP平台
圖/ HYUNDAI-KIA

但此次合作僅在一周以後就迎來了大反轉。2月8日,現代汽車表示,沒有與蘋果就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談判。很顯然,兩家沒談成。而後,蘋果還曾與日產集團接觸,但雙方並沒有摩擦出什麼火花。

四處碰壁的蘋果可能只剩下兩條路:

一是找「老朋友」富士康,後者昨天才收購了電動汽車公司Lordstown Motors位於俄亥俄州的一家汽車工廠,該工廠原屬於通用汽車。

二是自建工廠,靠自己。

據韓國時報報導,蘋果可能會與LG Magnae-Powertrain達成合作,後者將負責生產蘋果汽車的電機、逆變器、車載充電器和電子驅動系統。雙方在達成協議後,將共同確定蘋果汽車的生產相關細節,並在2024年推出原型車。

蘋果為何需要造車?

據Yahoo分析師預測,蘋果在2022財年的銷售額僅會成長4%,其原因在於手機出貨量的放緩。實際上,全球手機市場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有飽和的趨勢,而蘋果飆升的市值背後,有60-70%是由手機業務貢獻的。

因此,這位矽谷巨頭必須要尋找一個新的成長點,汽車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要注意的是,蘋果看中的可能不是汽車,而是汽車帶來的生態,當蘋果的汽車平台與其行動裝置提供的廣泛業務相結合,Apple Car將像iPhone一樣,成為整個蘋果生態的樞紐。

2015年,蘋果前高級副總裁Tony Fadell在一次採訪如此說道:

一輛車需要電池、電腦、電機,當然還有機械結構。如果你仔細觀察iPhone,其實擁有著同樣的東西,甚至還有個小電機。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Apple Car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