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拚有機蔬菜佔比達50%!但產量少、價格貴,超市龍頭如何讓顧客買單?
全聯拚有機蔬菜佔比達50%!但產量少、價格貴,超市龍頭如何讓顧客買單?
2021.11.22 | 新零售

一望無際的菱角田,遊客還可以走在田埂上駐足觀賞,台南官田是全台最大的菱角產地,其中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3公頃契作田區,在今年成功孵化117隻水雉寶寶,合作通路全聯更開發一系列「官田菱雉菱」品牌商品,上市至今已超過1,000萬的銷售成績。

連鎖超市龍頭全聯今年提出兩大主張,第一,5年內有機蔬菜銷售佔比從18%提升至50%,實現「平價有機專賣店」的概念;第二則是支持友善耕作,繼開發老鷹紅豆相關商品,成功復育老鷹外,接下來將推廣官田菱雉菱,保育水雉鳥。

一般來說,有機農產品貴桑桑,全聯要如何在生產與銷售取得平衡,吸引消費者願意購買?

有機農產品量少,全聯保證收購、解決銷售難題

通路開始重視生態永續,跟民眾的飲食趨勢脫不了關係。根據資誠、荷蘭合作銀行及淡馬錫控股發布「2021年亞洲農業與食品行業挑戰(Asia Food Challenge)」報告,預測2030年「新鮮農產品」、「永續環境」將成為亞洲飲食的重要趨勢,民眾重視食物的生產地,也更願意為更永續的生活環境作出消費決策。

19日全聯副董事長謝健南、總經理蔡篤昌率隊前往台南柳營,揭開有機蔬菜的生產基地,位於台南柳營的「太康有機農業專區」,占地面積約45公頃,是全國第一座公辦有機農業專區,現有近30棟溫室,累計5公頃規模,共有24位農友進駐,種植品項約50多種,像是青江菜、黑葉白菜、山茼蒿、菠菜等,可終年生產葉菜、瓜果類等產品,供應區域為全聯南部約200多間門市。

全聯有機蔬菜
全聯副董事長謝健男、總經理蔡篤昌19日率隊前往台南柳營,揭開有機蔬菜的生產基地。
圖/ 陳映璇攝影

負責後端蔬菜切割、包裝的鴻宇農產總經理柯俊宇表示,「有機的產量是一般的三分之一,很多農民不願意種,透過(全聯)給予較好的收購價格,吸引農民投入。」

要讓農民願意改種有機蔬菜,近期謝健南更替農會、漁會的總幹事上課,他觀察到台灣農漁業生產銷售的問題,過去台灣農民噴灑農藥,不斷追求生產數量,但收入卻沒有增加,在於農民不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沒辦法創造價值。

全聯目前已全面導入有機認證專區門市,提供超過100種商品選擇。.jpg
位於台南柳營的「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是全國第一座公辦有機農業專區,約5公頃規模的有機蔬菜種植,全數供應全聯。
圖/ 全聯

全聯提出一套計畫銷售,帶動生產模式。像是在去年,全聯就賣出300萬包的火鍋湯底,假使一份火鍋就帶動賣一顆貢丸,加起來就賣出高達300萬顆,再加上還有其他食材,「火鍋湯底就像是一個粽子頭,帶動其他食材銷售,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很多生活提案,如咖哩季、烤肉季,這些都跟農漁產品有直接關係」,謝健南說。

全聯全火鍋08.jpg
去年全聯賣出300萬包的火鍋湯底,帶動其他食材銷售。
圖/ 圖片來源/全火鍋

全聯每個檔期要賣什麼都事先安排好,每個農夫成為全聯的「加盟農夫」概念,透過保證收購價、收購量,農民就可先掌握收入,不必擔心種植的蔬菜無處銷售。

解決生產端後,在消費端方面,全聯要怎麼銷售價格貴上一倍的有機蔬菜呢?

策略一:擴大有機蔬菜契作面積,讓有機蔬菜變平價

全聯預期透過規模經濟擴大銷售,降低有機蔬菜的成本。去年全聯本土蔬菜採購比例達8成以上,其中有機蔬菜的採購噸數近9500噸,占14%,透過持續擴大有機蔬菜契作面積,預計今年底全聯有機蔬菜銷售占18%、明年達到25%,未來5年內有機蔬菜銷售佔比提升至50%。

全聯有機蔬菜
自去年起全台1,065家皆有販售有機蔬菜,目前門市內可以看到有機專區。
圖/ 陳映璇攝影

最終全聯希望有機蔬菜能夠跟一般蔬菜的價格一致,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2015年起全聯從300家賣有機蔬菜擴展到600家店銷售,隨著經濟規模變大,相對價格競爭力愈來愈強,自去年起全台1,065家皆有販售有機蔬菜。

他也觀察到,每逢天災導致蔬菜價格飆漲,而有機蔬菜透過契作方式,依照合約來生產與銷售,在售價上相對穩定,也是購買誘因。

策略二:不易料理的食材,變身料理包吸引民眾入手

第二善用全聯自有品牌的力量,攜手供應商開發相關簡易料理包。舉例來說,像是台南官田的菱角,開發出旗下自有品牌美味堂的菱角日式咖哩、菱角排骨酥湯。

菱角咖哩.jpg
為推廣菱角美食,全聯自有品牌美味堂推出:菱角日式咖哩、菱角排骨酥湯等料理包。
圖/ 全聯

全聯商品部生鮮中心副理何德龍表示,「 我們希望把一般民眾接受度不高的食材,變成料理包的方式,提高消費者買單的意願。 」而官田菱角,正是美味堂第一個有機食材。

策略三:推廣食材背後故事,發揮消費者的力量

持續推廣食材背後的故事,像是購買菱角相關商品,可以保育水雉鳥,善用消費者的力量發揮影響力。

全聯透過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的研究員林惠珊牽線得知「水雉鳥危機」,喜歡棲息在菱角葉上的水雉鳥,卻碰到菱角田減產的問題,以及農民施用農藥造成水雉鳥中毒的問題,一度全台水雉鳥只剩下50隻。

後續在林務局、台南市政府與環保團體、全台鳥會串連下展開復育計畫,為推廣友善耕作,並替菱角謀出路,全聯自2019起推廣「官田菱雉菱」品牌至今,從初期只有1位農友投入友善耕作,至今共有3位農友響應,耕作面積也從1公頃增加到3公頃,全程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營造野生動物棲地的方式,以保育水雉鳥。

台南官田菱角田
友善耕作是全程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營造野生動物棲地的方式,以保育水雉鳥。
圖/ 農民林丙火提供
水雉寶寶
台南官田的菱角田,透過友善工作的方式,今年一共誕生百隻水雉寶寶。
圖/ 農民林丙火提供

參與官田菱雉菱專案的何德龍形容,「這是一種3Q精神,農民願意種、全聯願意收購,現在正在等待第3個Q出現,也就是願意維護生態的消費者。」

推廣有機蔬菜、友善耕作,不只是讓民眾可以安心吃,同時也是響應企業經營ESG的精神,發揮通路的力量,把影響力帶入台灣這片土地。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全聯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