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拚有機蔬菜佔比達50%!但產量少、價格貴,超市龍頭如何讓顧客買單?
全聯拚有機蔬菜佔比達50%!但產量少、價格貴,超市龍頭如何讓顧客買單?
2021.11.22 | 新零售

一望無際的菱角田,遊客還可以走在田埂上駐足觀賞,台南官田是全台最大的菱角產地,其中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3公頃契作田區,在今年成功孵化117隻水雉寶寶,合作通路全聯更開發一系列「官田菱雉菱」品牌商品,上市至今已超過1,000萬的銷售成績。

連鎖超市龍頭全聯今年提出兩大主張,第一,5年內有機蔬菜銷售佔比從18%提升至50%,實現「平價有機專賣店」的概念;第二則是支持友善耕作,繼開發老鷹紅豆相關商品,成功復育老鷹外,接下來將推廣官田菱雉菱,保育水雉鳥。

一般來說,有機農產品貴桑桑,全聯要如何在生產與銷售取得平衡,吸引消費者願意購買?

有機農產品量少,全聯保證收購、解決銷售難題

通路開始重視生態永續,跟民眾的飲食趨勢脫不了關係。根據資誠、荷蘭合作銀行及淡馬錫控股發布「2021年亞洲農業與食品行業挑戰(Asia Food Challenge)」報告,預測2030年「新鮮農產品」、「永續環境」將成為亞洲飲食的重要趨勢,民眾重視食物的生產地,也更願意為更永續的生活環境作出消費決策。

19日全聯副董事長謝健南、總經理蔡篤昌率隊前往台南柳營,揭開有機蔬菜的生產基地,位於台南柳營的「太康有機農業專區」,占地面積約45公頃,是全國第一座公辦有機農業專區,現有近30棟溫室,累計5公頃規模,共有24位農友進駐,種植品項約50多種,像是青江菜、黑葉白菜、山茼蒿、菠菜等,可終年生產葉菜、瓜果類等產品,供應區域為全聯南部約200多間門市。

全聯有機蔬菜
全聯副董事長謝健男、總經理蔡篤昌19日率隊前往台南柳營,揭開有機蔬菜的生產基地。
圖/ 陳映璇攝影

負責後端蔬菜切割、包裝的鴻宇農產總經理柯俊宇表示,「有機的產量是一般的三分之一,很多農民不願意種,透過(全聯)給予較好的收購價格,吸引農民投入。」

要讓農民願意改種有機蔬菜,近期謝健南更替農會、漁會的總幹事上課,他觀察到台灣農漁業生產銷售的問題,過去台灣農民噴灑農藥,不斷追求生產數量,但收入卻沒有增加,在於農民不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沒辦法創造價值。

全聯目前已全面導入有機認證專區門市,提供超過100種商品選擇。.jpg
位於台南柳營的「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是全國第一座公辦有機農業專區,約5公頃規模的有機蔬菜種植,全數供應全聯。
圖/ 全聯

全聯提出一套計畫銷售,帶動生產模式。像是在去年,全聯就賣出300萬包的火鍋湯底,假使一份火鍋就帶動賣一顆貢丸,加起來就賣出高達300萬顆,再加上還有其他食材,「火鍋湯底就像是一個粽子頭,帶動其他食材銷售,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很多生活提案,如咖哩季、烤肉季,這些都跟農漁產品有直接關係」,謝健南說。

全聯全火鍋08.jpg
去年全聯賣出300萬包的火鍋湯底,帶動其他食材銷售。
圖/ 圖片來源/全火鍋

全聯每個檔期要賣什麼都事先安排好,每個農夫成為全聯的「加盟農夫」概念,透過保證收購價、收購量,農民就可先掌握收入,不必擔心種植的蔬菜無處銷售。

解決生產端後,在消費端方面,全聯要怎麼銷售價格貴上一倍的有機蔬菜呢?

策略一:擴大有機蔬菜契作面積,讓有機蔬菜變平價

全聯預期透過規模經濟擴大銷售,降低有機蔬菜的成本。去年全聯本土蔬菜採購比例達8成以上,其中有機蔬菜的採購噸數近9500噸,占14%,透過持續擴大有機蔬菜契作面積,預計今年底全聯有機蔬菜銷售占18%、明年達到25%,未來5年內有機蔬菜銷售佔比提升至50%。

全聯有機蔬菜
自去年起全台1,065家皆有販售有機蔬菜,目前門市內可以看到有機專區。
圖/ 陳映璇攝影

最終全聯希望有機蔬菜能夠跟一般蔬菜的價格一致,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2015年起全聯從300家賣有機蔬菜擴展到600家店銷售,隨著經濟規模變大,相對價格競爭力愈來愈強,自去年起全台1,065家皆有販售有機蔬菜。

他也觀察到,每逢天災導致蔬菜價格飆漲,而有機蔬菜透過契作方式,依照合約來生產與銷售,在售價上相對穩定,也是購買誘因。

策略二:不易料理的食材,變身料理包吸引民眾入手

第二善用全聯自有品牌的力量,攜手供應商開發相關簡易料理包。舉例來說,像是台南官田的菱角,開發出旗下自有品牌美味堂的菱角日式咖哩、菱角排骨酥湯。

菱角咖哩.jpg
為推廣菱角美食,全聯自有品牌美味堂推出:菱角日式咖哩、菱角排骨酥湯等料理包。
圖/ 全聯

全聯商品部生鮮中心副理何德龍表示,「 我們希望把一般民眾接受度不高的食材,變成料理包的方式,提高消費者買單的意願。 」而官田菱角,正是美味堂第一個有機食材。

策略三:推廣食材背後故事,發揮消費者的力量

持續推廣食材背後的故事,像是購買菱角相關商品,可以保育水雉鳥,善用消費者的力量發揮影響力。

全聯透過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的研究員林惠珊牽線得知「水雉鳥危機」,喜歡棲息在菱角葉上的水雉鳥,卻碰到菱角田減產的問題,以及農民施用農藥造成水雉鳥中毒的問題,一度全台水雉鳥只剩下50隻。

後續在林務局、台南市政府與環保團體、全台鳥會串連下展開復育計畫,為推廣友善耕作,並替菱角謀出路,全聯自2019起推廣「官田菱雉菱」品牌至今,從初期只有1位農友投入友善耕作,至今共有3位農友響應,耕作面積也從1公頃增加到3公頃,全程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營造野生動物棲地的方式,以保育水雉鳥。

台南官田菱角田
友善耕作是全程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營造野生動物棲地的方式,以保育水雉鳥。
圖/ 農民林丙火提供
水雉寶寶
台南官田的菱角田,透過友善工作的方式,今年一共誕生百隻水雉寶寶。
圖/ 農民林丙火提供

參與官田菱雉菱專案的何德龍形容,「這是一種3Q精神,農民願意種、全聯願意收購,現在正在等待第3個Q出現,也就是願意維護生態的消費者。」

推廣有機蔬菜、友善耕作,不只是讓民眾可以安心吃,同時也是響應企業經營ESG的精神,發揮通路的力量,把影響力帶入台灣這片土地。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全聯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