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et建立智慧城市的願景,恐怕短時間內看不到曙光,近日旗下智慧城市部門Sidewalk Labs即將解散,絕大多數項目將併入Google。
就在Sidewalk Labs執行長丹.達克特洛夫(Dan Doctoroff)表示,他因診斷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決定辭去執行長職務,專心對抗病魔及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與此同時,他宣佈從2022年開始,Sidewalk Labs的多項業務將轉移至Google旗下的城市永續產品部門。
執行長因病辭職,Sidewalk Labs絕大多數業務併入Google
Sidewalk Labs是由達克特洛夫一手帶大。2015年時他在時任Google執行董事長的艾立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執行長賴瑞.佩吉的鼓勵下,決定成立一間智慧城市公司,專注於透過降低住房成本、提昇安全性、永續性等,來提昇人們的生活品質。
儘管達克特洛夫隻字未提即將解散,但這6年來創立的業務,包括房地產設計產品Delve、商業大樓節能產品Mesa、停車管理產品Pebble、住宅能源管理產品Affordable Electrification等,都將納入Google麾下。
而唯一例外的自動化木造建築業務Mass Timber Buildings Factory,則聲稱將在Alphabet的協助下成為一間獨立公司,基本上Sidewalk Labs已形同收攤。
納入Google的業務都將繼續由Sidewalk Labs城市產品副總裁拉瑪斯瓦米(Prem Ramaswami)和技術長曼寧(Craig Nevill-Manning)領導。「雖然我會懷念和Sidewalk Labs傑出團隊並肩作戰的日子,但看到Google加速開發我們的產品與技術,進而實現永續發展的使命,我感到非常興奮。」達克特洛夫表示。
「過去一年裡,包括募資在內,我們一直在尋找加速拓展永續產品腳步的辦法。」達克特洛夫解釋併入Google的原因,「同時Google一直很看重永續發展及社會影響,Alphabet也持續增加對該領域的關注,並加強氣候相關的承諾,包括2030年前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現在正是匯集力量的時候。」
牽扯隱私爭議,智慧城市願景難發展
永續發展、智慧城市……儘管Sidewalk Labs的願景相當宏大,近年與各大城市的合作卻處處碰壁,難以施展拳腳。
2017年,Sidewalk Labs曾宣佈與多倫多政府合作,計畫在東部的濱水區建立一座智慧城市。他們描繪了一座充滿未來感的都市,導入先進的節能系統,四處都是送貨機器人,噪音、空氣污染等皆在機器的監控下,整座城市變得更綠色環保。
同時利用從感測、電網、垃圾回收、空氣品質、噪音等各種面向收集的數據,改良城市設計為人們打造更適居的環境。
然而市民們對這項計畫卻反應不一,人們拒絕成為監視器與感測器下的科技白老鼠,擔心自己的隱私將暴露在科技巨頭無所不在的監控之下,該計畫因而一延再延,規模不斷縮小,最終在2020年5月宣佈因為疫情影響,決定中止該智慧城市計畫。
類似的反彈也在其他智慧城市計畫中湧現,人們擔憂科技巨頭監控著自己的每分每秒,生活中的所有數據都被掌握,後續與奧勒岡州波特蘭的合作,也因為隱私爭議而告吹。
近年來,Google正加速旗下創新投資的整併,今年1月才宣佈關閉氣球網路計畫Loon,部份專利將出售給軟銀;先前也相繼整併了資安公司Chronicle、科技孵化器Jigsaw等;AI公司DeepMind也有大批人才被轉移至Google內部。
另外,Alphabet也為自駕車公司Waymo引入了外部投資者,這半年又傳出因為母公司希望加快商業化,雙方經營理念分歧導致多位高管接連出走。這次在執行長辭職的契機下,收掉多年未能繳出實際成果的Sidewalk Labs,或許也在外界意料之中。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