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購入《精靈寶可夢:晶燦鑽石/明亮珍珠》,但我還是在各種與遊戲相關的影片、文章、社群中看到了許多關於這款遊戲的消息,其中最矚目的不是驚人的銷量與技巧分享,而是與遊戲相關的各種bug。
有些bug看起來不錯,可以讓玩家批量複製神獸、學習任意技能、不用打夠8個道館就能挑戰聯盟;但有些bug就很糟糕,人物消失、菜單無法關閉、角色被場景卡住。
作為一款十年前遊戲的複刻,《精靈寶可夢:晶燦鑽石/明亮珍珠》並沒有讓玩家滿意,但看看近幾年的遊戲,「復刻」似乎成為了各大遊戲廠商的關鍵詞。
雖是冷飯,炒得好依然香
在聊遊戲炒冷飯之前,我們顯得說清楚炒飯的「做法」,雖然讀起來都是「重製」,但其實也分為「Remake」和「Remaster」兩種。
Remake指的是重新製作,比如去年(2020年)獲得TGA年度最佳RPG遊戲、最佳原聲,並收穫6項提名的《Final Fantasy 7重製版》,不僅擁有了系列的最強畫面表現、超過50首全新曲目,還對遊戲角色進行了重新塑造。
再向前看,2019年,《惡靈古堡2重製版》讓玩家驚呼把冷飯炒成了滿漢全席。相比1998年推出的原版,不僅採用了最新的RE引擎,還擁有了更深層次的敘事體驗、全新的過肩視角,畫面和音效方面對比20年前同樣有了全面提升。
《Final Fantasy7》和《惡靈古堡2》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距離重製版發售已經很久了(差不多20年),不論是畫質、操作體驗都已經落後當今時代,如今的主機也無法兼容當年的遊戲。
如同TV版的《EVA》與今年初完結的劇場版的《EVA》一樣,雖然角色一致,但從畫質音效到劇情走向,Remake的遊戲更像是在原本遊戲世界觀下的重新製作。
而且,這些冷飯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全新的玩法與技術進行了測試,總體來說,Remake的遊戲一般不會讓玩家反感。
而另外一種,也是經常會被玩家詬病「沒誠意」的重製方式,就是Remaster了。
Remaster一般指的是將舊唱片或者磁帶中的音樂重新灌錄,原汁原味是它的特點。到了遊戲上,我們一般會把它稱為「復刻」或者「高畫質重製」。比如今年7月發售的《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HD》,就是2011年《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的Remaster。
在遊戲預售階段,任天堂放出了許多畫質對比圖,確實與原版差距不大。
在2011年,《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收穫了IGN10分和Fami通40分的滿分評價,十年的時間也並沒有讓「天劍」在今天落伍。但對老玩家來說,高畫質重製後的它能獲得的最高評價,只是「重新找回了當年的感動」。
最高評價不過如此,那《精靈寶可夢:晶燦鑽石/明亮珍珠》的各種bug被玩家瘋狂吐槽就很容易理解了:沒有像以往復刻加入新內容(比如《精靈寶可夢:歐米茄紅寶石/阿爾法藍寶石》的二週目劇情),連原版bug都保留的、「原汁原味」的遊戲體驗,很難讓玩家滿意。
除了多快好省、高畫質重製的Remaster和引擎美術、全部重做的Remake。近年來,《決勝時刻》《惡魔獵人》《英雄聯盟》,越來越多的主機、PC遊戲也移植到了移動端,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重製」,但也免不了玩家像對比重製遊戲一樣與電腦線上遊戲進行比較。
重製背後,是市場與創意的雙重考驗
更高畫質的畫面、更出色的聲音表現、更快的加載速度,不論是主機遊戲還是PC遊戲,越來越多的大廠走向了拼畫面的道路,在遊戲玩法方面,創新似乎越來越少了。
越來越強的性能提升的不只是遊戲的畫面質量,同時也提升了開發成本,為了平衡成本,去年(2020年)《蜘蛛人:邁爾斯·莫拉雷斯》終極版的售價達到了69.99美元。遊戲公司Take Two也將本世代遊戲售價漲價了10美元(上世代為59.99美元)。
Take Two的CEOS trauss Zelni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漲價情非得已,畢竟60美元起步的遊戲售價已經有15年沒有變化了。在採訪中Zelnik也提到,雖然遊戲一直沒有漲價,但遊戲開發成本至少漲了200~300%。
畢竟不是每款遊戲都能做到《決勝時刻系列》《荒野大鏢客》那樣的千萬級銷量,但每款配得上次時代的遊戲,都需要程序員、設計、策劃等遊戲開發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遊戲成本上漲也是可以預見的。
更何況不是每個遊戲公司都能像任天堂在玩法創意上玩出花,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高效運轉,就成為了每一個遊戲公司要考慮的事情,一部分遊戲轉向了與手游類似的F2P(Freeto Play)模式,遊戲免費,通過遊戲內購和廣告收益。
而另一種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重製:曾經的遊戲品質是銷量的保證,高畫質的畫面除了吸引系列老玩家,還能讓更多新玩家入坑,只要價格不離譜,bug別太多,玩家都不會有太大怨言。
作為一個從Switch入坑任系遊戲玩家,我對老玩家津津樂道的那些老遊戲心動不已,但畢竟「買新不買舊」,我不會因為一款《薩爾達傳說:禦天之劍》而購入Wii,所以當高畫質重製版登陸Switch時,我就在第一時間購入了這款許多遊戲博主建議「降價再購買」的遊戲。
我在乎的不是「性價比」,而是能在本世代遊戲機上玩到當年的滿分作品。
對廠商來說,高畫質遊戲可以很好的降低開發風險和成本,雖然可能會被老玩家嫌棄(比如太貴),但總比大力開發新IP,結果市場反應一般,導致最終虧錢好。甚至在許多玩家看來,這就是一件「躺著賺錢」的好事情。
說到重製,那就不得不提「躺著賺錢」的典範卡普空。玩家們調侃《惡靈古堡4》只在任天堂NGC上發售過,因為其他平台發售的是「惡靈古堡4HD高畫質DLC完全合集終極威力加強版」,一份冷飯從NGC(2004年)炒到Switch(2019年),卡普空是獨一份。
除了降低成本,為系列新作預熱、讓玩家對系列過往作品有一定印象,也是重製遊戲的一大作用。
2016年,經典魔幻動作遊戲《末世騎士》發布重製版《末世騎士:戰神版》,隨著《末世騎士3》的發售,重製後的《末世騎士:戰神版》和《末世騎士2》,就成了玩家們薅羊毛、「遊戲喜加一」的常客。
《精靈寶可夢:晶燦鑽石/明亮珍珠》故事發生的神奧地區,正是明年GameFreak重點作品《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舞台洗翠地區的未來。重製版的「珍鑽」,某種程度上也引出了明年的作品。
降低成本、預熱新作、嘗試全新引擎(比如《惡靈古堡2重製版》),就是遊戲廠商不斷重製遊戲的主要原因,不過字裡行間,似乎都寫著「省錢」。
冷飯能炒,但好玩才是硬道理
一名遊戲玩家,想玩到價格合理、內容有趣的遊戲,有錯嗎?當然沒有錯。廠商節省成本也好、預熱新作也罷,對玩家來說,好玩才是硬道理。
2019年,我接觸到了一款20年前作品的重製版,得到了超過50小時、接近完美的遊戲體驗,沒錯,它就是《薩爾達傳說:織夢島》。
在保留原版精髓的同時,從視聽效果到操作體驗,《薩爾達傳說:織夢島》的重製版,對於一個第一次接觸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每個細節都值得玩味,對於老玩家來說,上個世代因為機能限制而導致的不便設計都得到了優化。
在大家都使用手柄操作遊戲時,NDS用一塊觸摸屏改變了遊戲的形態,它是不是如今手游興起的起點?網絡遊戲讓自己玩遊戲變成了大家一起玩遊戲,這是不是遊戲社交的開端?
都說掌機已死,任天堂卻用Switch證明什麼叫王者重生,都說VR是噱頭,而如今各種關於未來的想像都有VR的影子。
「炒冷飯」不應該成為常態,但作為玩家,我們無法判斷遊戲的未來會走向哪裡,但只要足夠好玩有趣,在更先進的平台去體驗經典遊戲的全新模樣,何樂而不為呢?
在「冷飯」中小心實踐,在「熱飯」中推陳出新,說不定在幾年後,重製的《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VR版,能讓我在那個廣袤的海拉魯大陸上,再次馳騁狂奔。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