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更新
美國的新疆禁令逐漸發酵,不光是Intel,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也傳出疑似將中國山姆會員商店內的新疆相關商品全部下架,在中國社群平台上引發大量討論。
有用戶測試在山姆會員商店的App內搜尋「新疆」會出現各種新疆農產品,但實際點選卻找不到相關產品,被中國網友懷疑為符合美國政策禁用新疆產品,而受到猛烈抨擊。
不過後續有用戶實際致電客服詢問,得到的回應是的確已經下架新疆產品,但原因是疫情影響,未來還會再度上架。
沃爾瑪在中國市場正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近年市占率也被永輝超市領先在中國落居第四大量販店業者,中美之間越趨惡劣的關係,都為沃爾瑪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增加了幾分不安定因素。
在歐美即將邁入聖誕節時,中美之間的關係又變得更加緊繃。近日Intel在給予供應鏈的信中提到,要求供應商不要使用新疆的產品或勞動力,該消息披露後,使得Intel在中國遭遇撻伐。
美國禁止新疆產品、勞力,Intel跟上遭中國抨擊
美國政府在12月上旬以壓倒性的428比1票,通過新法案《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即假定所有來自新疆的產品都涉及強迫勞動,不得進口。科技巨頭們也不得不做出回應。
近日Intel遭到中國媒體披露,12月曾在給予供應鏈的信中提到,他們禁止任何形式的販售人口或非自願勞工行為,「我們的投資者和客戶已詢問是否從中國新疆地區採購產品或服務,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已對新疆產品實施限制,因此我們需要確保供應鏈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的勞工、採購產品或服務。」
這番言論受到中國猛烈抨擊,不僅許多網友厲聲譴責,中國官媒也發表評論稱Intel「吃飯砸鍋」的行為理當受到指責,未來將讓企業冒犯中國的成本變高,付出更大的代價。
儘管中國官方還沒有祭出實際的反制措施,中國是Intel的營收重鎮,也不得不趕緊發表聲明滅火,強調一切只為符合規定,而不是立場表態,為中國客戶、合作夥伴及公眾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
Intel有26%營收源自中國,同時從2015年以來,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Intel的最大營收來源,並有近10%資產、廠房及設備都在當地。身為Intel品牌代言人的中國歌手王俊凱已宣佈終止合作,強調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Intel並非第一次深陷類似的困境,今年11月曾傳出有意在中國四川設廠,以緩解目前全球晶片短缺,但最終也因為遭美國官員反對而打退堂鼓。
從新疆棉花到半導體,企業左右逢源越顯困難
隨著中美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企業在兩大強權間維持平衡也變得更為困難。先前H&M及Nike等企業宣佈不會使用新疆棉花,因而遭到中國民眾的抵制。H&M在截至8月底的季度中,中國營收下滑40%;Nike則從原先的高速成長地區變為幾乎持平,截至8月底的季度中,中國營收僅成長1%。
遭遇類似難關的企業,不僅僅只有Intel。先前AMD也在今年10月針對強迫勞動發布報告,聲稱他們沒有在供應鏈中發現類似的跡象,言詞較為委婉沒有提到新疆,至於這次法案通過後,是否會有進一步的聲明還有待觀察。
蘋果也同樣為這個問題困擾,尤其中國在今年取代台灣成為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來源,200大供應商中有51家來自中國,超越台灣的48家。先前買下緯創iPhone組裝廠的立訊,也在中國崑山設立新組裝廠,可望使明年組裝量翻倍至1,200萬部至1,500萬部iPhone,被認為挑戰鴻海的意味濃厚。
除了法案外,蘋果今年還有股東提議,要求公司提交一份報告,解釋如何保護供應鏈中的工人沒有被強迫勞動,雖然沒有指名新疆地區,仍舊是個非常敏感的議題,也試圖向美國證交委員會請求跳過該提議,但最終遭到駁回。
中美之間關係越趨緊繃,科技巨頭該如何左右逢源不得罪其中一方,會是未來必須的課題。
資料來源:Reuters、Newsweek、Bloomberg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