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差10倍的吐司凌晨四點就有人排!嵜本日式生吐司賣到破億竟是因為曾經失敗
價差10倍的吐司凌晨四點就有人排!嵜本日式生吐司賣到破億竟是因為曾經失敗

回顧2020年3、4月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實體通路無不紛紛取消或暫緩開店計畫。但一家新插旗台灣的日本餐飲品牌,僅靠一家實體門市、沒有任何電商平台的條件下,在台北東區刮起凌晨4點就有客人上門排隊的炫風。

讓人冒著疫情也要出門的日本生吐司嵜本SAKImoto Bakery,2020年首店開幕,短短3個月就賣出6萬多條生吐司。接著,一年多內接續開出4家門市,2021年營業額截至11月,已連續兩年都做到破億業績。

賣吐司賣到破億,嵜本到底有何魅力?

細究生吐司與一般吐司的差別,前者的麵包體不塌軟、口感更有嚼勁,關鍵在於生吐司不用蛋奶製作,而選用的奶油、麵粉級別更為嚴格,且發酵期與製作時間至少需一天半,是一般吐司的好幾倍,成本自然貴上許多,價差也接近10倍。

曾柏憲_拾楀餐飲執行長_SAKImoto Bakery_嵜本高級生吐司專門店_2021-11-09_
嵜本的生吐司跟一般吐司價差近 10 倍,但消費者卻非常買單,進軍台灣兩年都營收破億。
圖/ 賀大新攝影

「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將嵜本代理進台灣的幕後推手、拾楀餐飲執行長曾柏憲指出,起初他要代理生吐司進台灣,身邊餐飲界的朋友都跟他說台灣人不會花好幾百塊買一條吐司。

但是要在台灣賣得動精品吐司,對征戰餐飲業、代理品牌經驗豐富的曾柏憲而言,卻比別人多幾分把握。攤開過往成績,年僅34歲的他,早代理過如添好運、了凡油雞飯還有黃亞細肉骨茶等多家國際知名餐飲品牌,也投資自創Longtail等米其林摘星餐廳。

兩個品牌的失敗經驗,換來嵜本的一砲而紅

提起過去哪項實戰經驗,是協助曾柏憲再創佳績、掀起生吐司炫風的功臣。他卻將功勞歸於兩個過去代理失敗的餐飲品牌:越式三明治快餐品牌Lee's Sandwiches以及日本半熟起士塔 PABLO。

Lee's Sandwiches主打能快速外帶的越式三明治,是曾柏憲代理的第一個非講究內用體驗的餐飲品牌。起初會代理Lee's Sandwiches,曾柏憲分享,主要是因為他在美國求學時的回憶。「越式三明治對美國華人而言,是吃膩漢堡薯條外的絕佳選擇。」 他指出,越式三明治具備速食的方便性,但口味較接近中式料理。

曾柏憲認為代理進台灣,能補足市場缺口,與同樣在賣三明治的連鎖速食品牌SUBWAY做出區隔。但沒想到2015年,Lee's Sandwiches在台北車站開出第一家門市,生意就不盡理想,之後陸續轉戰不同商圈,也都沒有太大起色,代理一年多就黯然退場。

曾柏憲將Lee's Sandwiches的失敗歸結於對消費者的溝通不足。他指出,越式三明治是自己求學時熟悉的味道,他卻忽略消費者對這類餐點其實不熟悉。「台灣人講到越菜會想到河粉不是三明治,消費者不了解的產品,怎麼促銷都很難推得動。」

曾柏憲_拾楀餐飲執行長_SAKImoto Bakery_嵜本高級生吐司專門店_2021-11-09_
拾楀餐飲執行長曾柏憲表示,從過去的代理經驗中學到,「與消費者溝通產品」是品牌能否成功的關鍵。
圖/ 賀大新攝影

靠內用店吸引社群關注、打開知名度

記取教訓,曾柏憲在一開始代理嵜本,就將「教育消費者認識生吐司」視為首要任務。 除了開幕前邀請美食KOL試吃、介紹生吐司特點,最重要的是他向日方爭取「第一家門市一定要做內用店!」他指出,嵜本在日本的門市超過8成都是外帶店,只有大約5家有內用區,但客席數都不多。

如果只發展外帶,曾柏憲認為一來不利於行銷,因為消費者進入門市與產品的互動時間短,再來是用餐體驗也打折扣。曾柏憲指出,有內用環境,消費者幫拍美食照的比例才高,為此他將店內最大面、印有嵜本logo的主視覺,設計為打卡牆,在Logo下方標註官方Instagram帳號,鼓勵大家多打卡標註。

有了社群行銷管道的助力,餐點呈現也要夠吸睛才行。曾柏憲分享,為凸顯生吐司的精品質感,內用時除了現烤加熱的口感外,還會附上多種口味的專用果醬,不僅視覺上加分,有順序的品嚐原味與沾醬口味,具儀式感的用餐順序,更能豐富消費者感官體驗,替食物增值。

「台灣首間門市一次開出10幾桌的內用區,可說首創。」

曾柏憲分享,為了得到日方同意做內用店的首肯,他與日方來回考察數次。他指出,過去代理品牌,從洽談到落合約,雙方頂多來往一兩次,但當初為尋覓合適的內用店址,半年內就在日本、台灣兩地來回4次以上。「不僅我們團隊到日本各個據點考察,我也把日方找來好幾次,一一帶他們上門研究合適的店址。」

嵜本101_07.jpg
曾柏憲認為,內用店更能加深顧客的消費感受,搭配不同特殊果醬與精美擺盤,消費者便會主動拍照打卡,更有利於行銷。
圖/ 攝影/Stephanie Hung© Shopping Design

向日方爭取供應鏈彈性,不怕原物料塞車、斷鏈

不過光內用店的行銷策略奏效還不夠,曾柏憲指出,打造爆款美食最怕供應鏈、產能跟不上。講到這點,他在過去代理PABLO就有慘痛經驗。

2016年曾柏憲引入日本人氣半熟起士塔品牌PABLO,當時在國內締造排隊炫風,但最後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結束代理,原因就在生產動能跟不上。「當時開的唯一家門市,一天可以做超過日本4家店以上的營收。」曾柏憲指出,PABLO在台掀起的風潮,完全出乎日本總公司的意料。

「我們的物料需求太大,日方指定的供應商出貨不及,我跟同事還要自己飛去日本把烤起士塔要用的杏子醬親手提回來。」曾柏憲發現生產量能遠不及需求,很難再開出第2、3家門市,最後只好忍痛收山。

正因如此,在最初與嵜本接洽時,曾柏憲就堅持要有彈性調整供應商的權利。「以往日本不可能接受這點,他們要用什麼牌子,就是什麼牌子。」他指出,以牛奶來說,不同品牌的脂肪度、乳糖甜度都不一樣,對於嚴謹的日本人而言根本不可能接受第二選擇。

但由於嵜本也和PABLO一樣,台灣是品牌第一個出海的據點,因此曾柏憲帶著過去操作PABLO的經驗,多次溝通下才終於說服日方,願意共同尋覓雙方都能接受的第二、第三供應商。

曾柏憲舉例,像是做生吐司用的法國奶油,除了原本指定的A品牌,必要時他們也能向B、C品牌調貨,而不同產區、同樣品質與等級的奶油同樣也能納入選擇,避免產能因法國奶油斷鏈受影響。

「因為提早未雨綢繆,我們在疫情期間、全球貨運大塞車的狀況下,還能穩健展店。」曾柏憲指出,由於原物料調貨順暢,過去一年多來分店開幕進度樂觀,不只北部陸續開出4間店,近期也預計在高雄成立第二間有內場的旗艦門市(目前嵜本生吐司仍全由首間旗艦店的內場生產,配送至各門市),好在南台灣陸續拓點。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延伸閱讀】
1.餐飲業漲價大潮快又猛,恐引發新一波連鎖效應?
2.生乳捲銷售提前達標,亞尼克董座宣布年終獎金 6 個月

責任編輯:吳佩臻、侯品如

關鍵字: #餐飲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