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回品牌所有權,台灣虎航董事長:我們不再是打工仔,是全球唯一Tigerair
購回品牌所有權,台灣虎航董事長:我們不再是打工仔,是全球唯一Tigerair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在今(13)舉辦的年度媒體餐敘上宣布,向欣丰虎航購回「台灣虎航」品牌所有權,成為全球唯一使用Tigerair的品牌,「買回來的意義,就是我們不再是租用名字的打工仔,我們就是全球唯一『Tigerair』的持有者。」

過去台灣虎航由欣丰虎航與華航合資成立,並使用Tigerair作為品牌名稱。除了台灣虎航,還有澳洲虎航、菲律賓虎航等,但後續菲律賓虎航更名宿翱航空、欣丰併入酷航,欣丰也把台灣虎航的持股賣給華航,台灣虎航已是天空上唯一的「Tigerair」。買下品牌所有權後,台灣虎航未來品牌活動就不需要再向授權方報告。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
圖/ 陳君毅攝

預計2027年交付15架A320neo,平均機齡從5.6降至3.5

疫情帶來的重創,陳漢銘形容道:「這2年對於台灣虎航來說,就像是老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是沒有傘的孩子,只能拚命地往前跑。」沒有傘,也是在描述台灣虎航的現狀,「我們一架貨機都沒有、也沒有多餘的資金、也沒有轉投資的海運業務,只有不斷往前衝的同仁。」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全球邊境封鎖,航空業的飛機只能停在停機坪待命。為了讓閒置的飛機也能創造收益,台灣虎航在過去2年進行了不少嘗試,包含2020年5月,成為台灣首家利用客艙載貨的航空公司,「對我們來說,盡可能滿足現有法規的前提下,一定要拿到這筆生意。」陳漢銘說。

緊接著把飛機與航空組員租給其他航空業者、推出4分鐘完售的微旅行行程、虎禮選電商平台上線、與微風合作賣水果、與樂天桃猿隊合作推出彩繪機、承接台廠包機回台需求、運動隊伍出國比賽的包機需求......台灣虎航用盡心力嘗試各種創造營收的可能性。

同時也進行軟硬體的翻修,預計到2027年將會新交付15架A320neo,其中有8架租賃、7架自購,完整汰舊換新後,台灣虎航飛機的平均機齡將從5.6年降至3.5年。

終於在2021年12月,也就是台灣虎航7週年後重返天際,宣布陸續開啟澳門、東京、韓國等航班,雖然承載率仍難以回覆到疫情前的盛況,但陳漢銘也表示:「未來一定是漸進式開放,一步一步復飛。」

比全面復飛更快到來的,是台灣虎航的上市申請。證交所提出因應疫情的寬容措施,放寬原先要求企業連續獲利3年才能申請上市的規範,改為過去3年有2年獲利即可。台灣虎航趕在年底最後期限提出申請,等待審核通過。

台灣虎航2020年的營收為新台幣18.81億元、2021年則為2.44億元,疫情帶來的影響仍相當巨大。

董事長親自考取飛行執照,希望跟員工有更多共同話題

20220113 台灣虎航推出虎虎生風彩繪機01.JPG
台灣虎航邀請書法家董陽孜題字,推出虎虎生風彩繪機。
圖/ 台灣虎航

邁入虎年,同時也是台灣虎航的生肖元年,台灣虎航邀請來藝術家董陽孜題字,推出「虎虎生風」彩繪機,希望能博得好彩頭。

另外,陳漢銘也在疫情間報名了機師培訓課程,打算考取PPL(Private Pilot Licence,私人飛行執照),「被我老婆罵得半死,要自己花錢、還要花時間去上課。」

但他希望可以與機師、前艙教官等擁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話題,也期望自己可以有更深入的航空第一線知識。不過,在短期內沒有考取CPL(Commercial Pilot License,商用飛行執照)的打算。

展望未來,他也坦承並不明朗,台灣虎航只能盡力為開放做好準備,「這2年很辛苦,台灣虎航都走過來了,全球對於疫情、病毒的管控智慧更好,我們要回到2018年、2019年的榮景,絕對不是問題。」陳漢銘說。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台灣虎航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別讓「數據缺口」限制CRM效能!invosData指引會員經營驅動營收新解方
別讓「數據缺口」限制CRM效能!invosData指引會員經營驅動營收新解方

你的CRM成效為何總是不如預期?真正的關鍵可能不是系統不給力,而是數據源有缺口!當87%零售交易仍發生在線下,缺乏整合全通路數據的CRM,將難以描繪完整的顧客輪廓。

對此,台灣零售數據解決方案業者invosData舉辦《Grow with Data》系列講座,首場以「消費大數據如何為CRM賦能」為題,分享完整蒐集數據源的策略思維,指引品牌落實CRM關鍵方程式:完整數據 × 完善機制 × 全景會員,進而成功打造品牌成長新引擎。

invosData補齊數據拼圖,打造無縫整合的顧客生態系

數位轉型趨勢下,品牌雖積極推動OMO與D2C策略,但若未能整合第三方通路的消費行為數據,CRM仍難以真正串起顧客旅程。invosData執行長陳振榮指出,目前品牌經營「四大通路」包含自營線上、自營線下、第三方線上(如電商平台)、及第三方線下(如零售量販通路),特別是大量交易多半發生在第三方線下通路,品牌不易掌握到更細緻的消費數據。

對此,invosData助力品牌突破數據黑盒子,透過建立全台最大發票交易數據庫,將散落於量販、超商、藥妝等場域的消費紀錄,更全面、有效整合至品牌的CRM系統。等於是從顧客資料角度出發,驅動營收與客戶關係經營的雙重效益。

至於invosData的發票交易數據庫有多龐大?invosData商務總監Aaron提到,他們涵蓋850萬用戶行為統計、每月新增1億筆發票資料,累積超過40億筆跨通路消費紀錄。這些數據幫品牌看見非自營通路的真實消費情況。但重點不只在「看得到」,更在於「看懂後能行動」。

Aaron分享,invosData團隊對此特別聚焦兩大應用策略:「外展增量」與「內收活躍」。「我們的核心價值是用數據洞察來驅動成長。像是透過分析發票與交易行為,精準找出潛力顧客、滲透新市場,這是外部拓展;而整合品牌自有會員資料、優化互動節奏與再行銷流程,是強化品牌內部經營力,屬於內收活躍。」

invosData的全通路數據平台能提供品牌一站式的市場視角,讓品牌能同步做好「外展」與「內收」的策略佈局,打造一個「找得到、留得住、買得久」的顧客生態系,為長期經營創造真正的成長動能。

2.jpg
invosData商務總監Aaron提到,他們涵蓋850萬用戶行為統計、每月新增1億筆發票資料,累積超過40億筆跨通路消費紀錄。這些數據幫品牌看見非自營通路的真實消費情況。但重點不只在「看得到」,更在於「看懂後能行動」。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解密2025零售新趨勢,行銷再升級驅動長效會員飛輪

面對消費行為的改變,新零售時代不再劃分線上與線下,消費者更追求隨時隨地皆可展開的沉浸式、個人化與愉悅體驗。因應此趨勢,Salesforce流通業總監Caroline分享2025零售產業的關鍵趨勢,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整合式電子商務平台」的重要性。

整合式電子商務平台,就是幫助品牌把「商品、訂單、庫存、顧客資料、行銷活動」串在一起,從實體門市到網路商店,一個後台就能統一管理所有銷售與溝通管道。這讓企業可以快速回應顧客需求、提供一致的購物體驗。

看準這樣的趨勢,根據調查,有高達88%的零售商預計在2027年前投入整合式電商平台,做為推動營收成長的關鍵投資。不過,真正能驅動這些平台發揮效益的關鍵,仍來自於背後的「數據整合能力」。這也是invosData的價值所在,透過整合實體與線上的發票數據,品牌能一眼看出顧客買了什麼、在哪裡買、多久買一次,掌握真實消費行為輪廓,進一步進行分眾行銷、發送個人化優惠,甚至結合商品券與任務行銷活動,讓數據不只是看得到,而是能真正驅動顧客行動、創造營收的助燃器。

接著,政大教授高端訓以「會員經營飛輪模型」切入,建議品牌應擺脫一次性促銷思維,轉向可持續創造會員價值的長期策略。他提出六大操作環節:從精準導流開始,搭配強力入會誘因、分群貼標與差異化權益設計,再透過互動推進與預測行銷擴大轉換動能,並定期清除無效會員以維持KPI真實性。

回顧整個會員經營的流程,高端訓也建議品牌主應多聚焦在三大關鍵指標:CR(捕獲率)、CVR(轉換率)、CPA(行動成本)的成效,以確保資源分配效益。相信當這套飛輪機制啟動後,會員自動轉動價值,品牌便能持續展現獲利動能。對品牌來說,這就是從「經營通路」進階到「經營關係」的關鍵思維,也是新零售時代不可或缺的競爭力。

3.jpg
政大教授高端訓分享「會員經營飛輪模型」,建議品牌應擺脫一次性促銷思維,轉向可持續創造會員價值的長期策略。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品牌實戰學!The North Face到FMCG,克服數據痛點提升營收成長

戶外運動品牌The North Face過去面臨會員制度過於簡化、系統資料未整合、權益難查詢、互動頻率及每位顧客平均消費額(ARPU)偏低等多重挑戰。The North Face數位行銷經理Kaitlynne指出,為了發揮CRM效能,The North Face在LINE官方帳號建立起「一站式會員體驗中心」,並以數據為核心,整合消費者在各通路的行為足跡。

為此,The North Face將會員中心、卡券包、點數商城、門市顧問綁定等功能,匯集於LINE平台,並讓消費行為、互動紀錄與個人資料,持續回流到會員資料庫,同時將原本的兩級會員升級為五級制度,精細化經營分眾會員。新制推動後,三個月內新增超過4萬名會員,ARPU明顯提升,連帶折扣支出、系統成本皆顯著下降。證明透過一站式資料整合與數據驅動規劃,確實能刺激會員活躍度與營收成長。

4.jpg
The North Face數位行銷經理Kaitlynne提到:「The North Face將會員中心、卡券包、點數商城、門市顧問綁定等功能,匯集於LINE平台,並讓消費行為、互動紀錄與個人資料,持續回流到會員資料庫,同時將原本的兩級會員升級為五級制度,精細化經營分眾會員。新制推動後,三個月內新增超過4萬名會員!」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接著,CRM策略專家Renee分享雀巢膠囊咖啡與富利餐飲(Pizza Hut/KFC)兩大案例,凸顯善用數據整合與價值路徑設計的必要性。雀巢面對多通路與高低頻產品結構複雜等挑戰,透過建立跨通路會員ID與旅程自動化推送,有效整合消費足跡與互動節點,讓會員營收貢獻占比與LTV皆顯著成長。富利餐飲則是在系統後台整合Pizza Hut與KFC雙品牌會員資料,設計情境式交叉推薦,成功讓跨品牌會員消費頻次與LTV明顯優於單品牌會員。

Renee強調,會員經營不應止於分類與反應,而是從貼標、預測到動作的三步驟,也就是先依據會員輪廓及行為進行貼標分類,再透過模型預測其活躍度、回購潛力與流失風險,最終提前設計精準干預策略。換言之,品牌要化被動為主動,透過「預測式會員管理」策略,及早佈局、提前預測消費者需求,創造出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

從觀測到優化invosData賦能可持續成長的數據引擎

面對消費行為加速變化與會員經營思維升級,invosData執行長陳振榮最後強調,品牌若只依賴自營通路,將難以掌握全貌;唯有整合全通路消費數據,並升級為從即時觀測、預測洞察、到行動優化的循環模式,未來invosData將持續提供APP、Data、Martech、API等完整解決方案,協助品牌整合線上線下消費脈絡,建構以數據為核心的會員成長引擎,推動營收與會員價值的雙軌成長。

5.jpg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