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產業宛如「走鋼索」!李明哲:一頭熱補助不能拯救,產銷要平衡
影視產業宛如「走鋼索」!李明哲:一頭熱補助不能拯救,產銷要平衡

文策院於今(19)舉辦年終媒體茶敘,院長李明哲也在與會中分享上任7個月多以來的心得,以及文策院2022年的目標,「過去這幾個月,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出文策院到底要做什麼、目的是什麼。」

李明哲找到的答案是:「文策院應該是促進文化內容產業進步的角色。」他進一步說明,「支持再多作品,都不會孕育一個產業。好的產業要有人才投入、民間資金挹注、國際級的通路。」

拿補助不是拯救文化產業的作法,應在初期就考量商業性

有別於過去傳統文化部的「補助」模式,較為侷限在單點,李明哲希望文策院是可以拉抬整個文化內容產業的角色,「投入新台幣50~100億元去拍電影,台灣的電影產業就會好嗎?並不是。」

文策院
文策院院長李明哲提出5管齊下策略,系統性推動文化內容產業。
圖/ 文策院

具體來說,文策院在2022年會持續推動5大策略方向:文化投資、多元內容開發助攻、國際市場拓展與行銷、文化/科技、基礎建設。

2021年文化部執行國發基金投資,與民間共同投資總和近10億元,創下新高。與過往補助不同的是,每一個案子文策院都花了很多時間與被投方討論,「要協助他們從創作者,變成經營者。」李明哲說。

他以老本行(李明哲為前KKBOX總裁)網路產業為例,「新創團隊去跟創投要錢,創投看的是經營理念、團隊、公司治理等,過去只講創作理念拿補助的模式行不通了,要更以經營者的理念來思考。」

李明哲也希望透過「文化新創加速器」,讓創作者可以擁有一個類似於AppWorks的校友會,「他們加速器已經辦到20幾屆,形成了一個校友圈,文化內容也需要這樣的連結。」

另外,文策院也希望在內容開發上扭轉傳統作法。

以電影製作為例,可以拆分為「開發、籌資、製作、發行」4個步驟,文策院會花更多心力在輔導業者「開發」——去年已經協助了100部作品開發——讓業者拿著開發的作品到國際市場向更廣大的投資人籌資,或是透過媒合會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鬼才之道》劇照男主角陳柏霖.jpg
《返校》導演徐漢強新作《鬼才之道》,獲得索尼影業睽違近20年的投資。
圖/ 牽猴子

就像索尼影業睽違20年,繼《臥虎藏龍》、《雙瞳》後再度投資台灣電影,投資了《返校》導演徐漢強的新作《鬼才之道》,投資金額更是超過一半以上的製作成本,也是循這個模式而成。

「這樣做的重點,是希望從業人員在最開始發想創意時,就把『市場性』考量進去。」李明哲說。

最後,在科技與基礎建設上,文策院希望透過展會,讓從業人員知道現在科技的進展階段。針對數位轉型有困難的業者,文策院也會想辦法協助,如不是每個出版社都有能力轉向數位平台,文策院旗下的漫畫平台CCC創作集,未來將會開放出版社自行將作品上架、收費。

影視產業在走鋼索的階段,火被點燃、但誰來承接?

而提到近期似乎迎來台灣影劇圈的大爆發,已經有愈來愈多好作品被製作出來,李明哲也說:「影劇產業的火已經被點起來了,有資金、資源開始湧入,」但話鋒一轉,「現在處於走鋼索的階段。」

當有資金與資源湧入,拍攝出愈來愈多好作品,也要銷售的出去,產、銷要平衡,不然只會從鋼索上跌落。好在影視作品的製作期不短,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找到銷售的出口。

除了國際級的串流平台,如Netflix有機會成為銷售出口外,台灣的OTT業者有機會嗎?

李明哲則說,台灣有數10家OTT業者,無法撼動Netflix的地位,只能搶奪剩下來的觀眾,他呼籲:「不要再網內互打,我認為應該要有大動作的整併,結合政府的資源做大型的增資,才會有更好的機會。」

最後,雖然李明哲上任未滿1年,被問到「2022年的文策院,是否會跟前2年有很大的不同」他只笑著說:「我想每一年,文策院都會有很大的進化。」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串流影音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