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NFT創世界紀錄!1萬隻起價2.8萬「幻想熊」40分鐘完售!背後推手是他
周杰倫NFT創世界紀錄!1萬隻起價2.8萬「幻想熊」40分鐘完售!背後推手是他
2022.01.27 | 區塊鏈

NFT市場的漲跌太快就像龍捲風,周杰倫NFT創世界紀錄,超越歐美市場,「東熊西猿,愛在西猿前。」諧音來自周杰倫的暢銷歌曲《愛在西元前》,成為NFT社群當中琅琅上口的金句。

2022年元旦,加密貨幣圈出現了驚天動地的大消息,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旗下潮牌PHANTACi選在這一天與平台Ezek共同推出NFT(非同質化代幣)「Phanta Bear」(幻想熊)。雖然這一萬隻NFT必須用虛擬貨幣「以太幣」(ETH)才能交易,一隻起價高達0.26顆以太幣(當時價值約2.8萬元新台幣),但只花了40分鐘就完售,短短7天更在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總榜登上全球第一名,超越去年以來的長期霸主「無聊猿遊艇俱樂部」(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18天後,在周杰倫生日的同一天,Phanta Bear登上紐約時報廣場的那斯達克電視牆,成為另類台灣之光。

周杰倫NFT Phanta Bear
周杰倫IG貼出Phanta Bear。

16歲Phanta Bear,人設是悶騷的杰式風格

「開賣的那一天(1月1日),我在周杰倫家看完日出後回家睡覺,沒想到起床後發現已經賣完了!」催生Phanta Bear的幕後推手,PHANTACi主理人、周杰倫30年的同學兼至交Ric(蔣先威),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起這個冠軍頭銜,態度淡定,表情卻掩不住一絲得意。

16年前,Ric和周杰倫心血來潮,要幫共同創立的潮牌PHANTACi做個「吉祥物」,Ric從周杰倫的手繪草稿裡「孵出」了Phanta Bear,然後一手拉拔這個小孩長大,光幫它註冊商標就砸了不少錢。

Phanta Bear的人物設定有濃濃「杰式風格」,「它總戴著一副很招搖的眼鏡,是隻『非常悶騷』的黑熊,卻又不想讓人發現自己很騷。它是PHANTACi的忠實愛用者,這牌子的設計靈感多數來自杰倫的電影、音樂、生活或藝術,這讓它渾身上下充滿了『周杰倫』的FU。」Ric活靈活現地介紹這隻熊的性格,彷彿真的在描述自己的小孩。

現在,Phanta Bear 透過NFT在全球暴紅,Ric俏皮地說:「它現在就是一個離家的小朋友,自己會有更多計畫。」

「這隻熊,它真的生對時間!」Ric說,Phanta Bear去年授權不少知名品牌,造成熱銷,最吸睛的是授權周大福集團旗下Monologue合作金飾,結果產品賣翻,Ric才發現這個小孩的破壞力真的很強,而這個商機更延伸到NFT。

兩年前,有歐美嘻哈歌手發行個人NFT,當時Ric就跟周杰倫聊過NFT,「我和杰倫談到這個東西滿酷的,聊過是否可能發行『數位音樂』,但NFT的持有者能得到什麼?最後沒有答案,因而停擺。」

如今情勢一夕改變。迪士尼、VISA、愛迪達等國際大牌都進軍NFT,NIKE甚至破天荒收購NFT虛擬潮牌「RTFKT」。這門事業的契機來自Ric和周杰倫的好友劉畊宏——他與技術團隊向Ric投石探路,引燃埋在Ric心裡已久的「元宇宙」。「我跟杰倫不是為了錢,而是認為這件事『很酷』,想嘗試在舊有的世界裡找一些新花樣來玩。」

做品牌久了,Ric第一個想到的是發「虛擬T恤」,但考慮到NFT仍以「頭像式」為主,他的腦海才浮現這隻熊。

這個想法大概去年10月才拍板,要趕在新年第1天推出,設計、行銷時間僅兩、三個月,一口氣要推1萬隻,一隻又標價相當好幾萬元新台幣,「誰會來買?」經營公司10多年,Ric首次挑戰在虛擬市場賣商品,但他自有盤算。

Ric
圖/ 今周刊

賣的是情感連結,五月天、林俊傑明星加持

憑著多年品牌銷售經驗,Ric的敏感度讓他先從社群切入,在周杰倫及潮牌加持下,社團迅速累積高達八萬名粉絲。他們從白名單和會員數估算,由於事前在社群操作精準,加上會員人數遠超過發售數字,讓Ric有信心完售。

但,這只是奇幻旅程的起點,開賣前夕(2021年12月31日),周杰倫和昆凌夫婦在個人IG搶先曝光他們收到的Phanta Bear。周杰倫的NFT穿著象徵他生日的18號球衣,頂著黑人爆炸頭,搭配籃球風造型,酷帥又悶騷;昆凌的Phanta Bear則另有紀念意義,它身上穿的T恤圖案正是寶貝女兒小周周的創作。

在NFT上架第3天,周杰倫的IG大頭貼乾脆換上NFT,力捧自家潮牌:「2022哥先換個幾個月的頭像,感受一下『元宇宙』的感覺。」流行天團五月天的主唱阿信、金曲歌王林俊傑等多名藝人,也在社群媒體上刷了一排周杰倫送他們的Phanta Bear,粉絲力量形成非常重要的「網絡效應」。

挾著周杰倫的魅力,Phanta Bear當然也從周杰倫的歌曲以及電影中取材,例如換上了電影《不能說的.祕密》裡的校服,或者是周杰倫的夯歌《牛仔很忙》裡的牛仔帽造型。這些舉動讓周杰倫的粉絲對NFT產生強烈情感連結,周粉們不只得到特殊收藏品,也得到一種身分認同。

名人效應在Phanta Bear 的NFT行銷上扮演關鍵力量,讓Phanta Bear紅遍世界,也連帶加持了原生潮牌「PHANTACi」。Ric比手畫腳地介紹自己的NFT,「它穿著PHANTACi和其他品牌合作的聯名商品,這是發行過的『雙截棍』外套。這裡每一隻熊的造型穿搭,都是PHANTACi發售過的流行單品。」

Phanta Bear從0.26顆以太幣出發,短短7天就奪下世界冠軍,但虛擬世界的回檔也很現實,6天後,從均價7.87顆以太幣跌到3.82顆以太幣,震幅高達51%,加上幣圈價格大跌,讓媒體屢以「被割韭菜」來形容新進入市場的持有者。

「股神」巴菲特的恩師,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曾說:「短期來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機,而在長期,股市是一台體重機。」 買股要論斤秤兩,不要寄望短期飆漲。「割韭菜」的報導,對於只出生十幾天的新生兒Phanta Bear,確實不太公平。

Bored Ape Yacht Club
圖/ Yuga Labs

虛擬世界的會員編號,驗證粉絲認同度有多強

Ric倒是波瀾不驚,他分析成績一下子衝到世界第一,有很多客群是原先沒預想到的,才導致操作面上分歧、價格震盪。「我們期待重整期之後,會變成比較穩當的市場,那你就可以認真地去做原本的方向,如果跟著市場擺盪,自己都迷失了,項目(商品)泡沫化風險也會跟著變高。」

近日,愛迪達和PRADA聯名推出NFT鞋,也給了Ric不同想法。「真的給一雙鞋只是3、5千元的事,但給你一雙虛擬世界才有的鞋子,可能有無限增長的價值,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不同的身分認同』。」價格回檔讓Phanta Bear的腳步更顯務實,Ric思考的是,如何增進持有者的認同感。

周杰倫某天對他說,「要好好做,你的品牌要給予持有者什麼樣的權利、福利,甚至回饋,這東西是很重要的。」Ric把NFT定義為虛擬世界的「會員編號」或「會員卡」,應該有實體世界的優惠功能,持有者若有機會獲得空投的聯名球鞋就會有「期待感」,更何況聯名鞋可以再轉手賣錢。

空投:指NFT項目發行者贈送加密貨幣資產給投資人。

打通任督二脈,Ric對NFT的想像更無遠弗屆,甚至想過包下五星級飯店,只開放NFT持有者來玩。他的想法雖然多元,但提到下一階段何時執行,他卻顯得謹慎,「畢竟這一萬隻也才上市20多天而已,隨時做調整就不是策略了,而是為應付而應付,我們必須依自己的步調去走。」

《今周刊》問他這次幫自己打幾分,他頓了一下說:「90分吧,未來進步空間還滿大的。」不過問到他拿下世界第一的感覺,他形容:「很像坐雲霄飛車,雖然開心,但這個頭銜還是有點虛擬,其實,我到現在還在感受什麼叫做『元宇宙』。」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

關鍵字: #NF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