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服務4.0」提高黏著度!靠三策略實踐
轉型「服務4.0」提高黏著度!靠三策略實踐

這兩年多的疫情衝擊著產業,百貨公司、零售門市封閉,臨櫃服務人員生計面臨極大衝擊。想想沒有門市櫃台或顧客無法臨櫃,怎樣持續服務顧客?怎樣不用面對面,線上做生意?

這時出現一種「線上櫃姐」的新服務模型。您可以透過LINE、FB或網站上選擇一位您的專屬服務人員,有任何商品疑問或購買需求,專屬櫃姐都可以滿足您。企業將行銷廣告推播給最可能成交的目標顧客,精準行銷您的顧客,顧客透過智能機器人或專屬服務人員,進行線上諮詢,推薦銷售,線上下單,完成購買。

這是門市數位轉型的方法,線上做一對一的顧問銷售,讓企業在無法面對面服務的限制下,卻可以讓客戶享受貴賓級的專屬服務。客戶體驗提升、客戶黏著度也再度提升,這就是服務4.0的一種實踐。上篇我談了服務4.0的思維浪潮,這篇來談談服務4.0的實踐。

延伸閱讀:迎接服務變革新時代,用客戶、企業視角建構服務4.0思維!

服務4.0三要素,怎麼實踐?

「服務三要素」指的是企業提供服務或產品的「互動」、「服務」、「分析」三個服務階段。透過「互動」來跟客戶聯繫、對話、溝通,然後提供客戶需要商品或產品的「服務」,這互動與服務過程會產生互動紀錄,整合企業累積的顧客資料來進行數據「分析」,而形成企業的經營策略,達成企業經營目標。

photo-of-people-having-meeting-3183186.jpg
服務4.0著重的不只是傳統的服務過程,更重視「互動」與「服務」後留下的資料,經由「分析」形成企業自己的第一方資料。

「服務三策略」指的是「全通路多媒體」、「人機協作」、「數據匯流整合分析」,就是服務三要素的實踐策略。

1.互動

近10年行動化造就非常多的新互動模式,大家想想平常您跟同事、家人、客戶最常溝通方式是甚麼?其實已經不是電話,取而代之的是LINE、FB;訊息取得的方式是網站、APP及各種論壇,我們從多種管道閱聽資訊、分享訊息、彼此互動這已成日常。

大家再想想您會怎樣用LINE?用文字做交談、用相片分享好風景、用影片分享一段喜悅、用連結分享趣聞或好康......等。企業經營就必須瞭解,讓客戶用日常習慣的方式來跟企業接觸,這些要成為企業提供服務的互動方式。

企業運用網站、LINE、FB、IG、APP這些通路來跟客戶溝通,提供一致的服務內容,將之整合成為一個全通路概念的服務;而提供內容型態是文字、圖片、聲音、檔案......等的多媒體,這就實現互動的「全通路多媒體」策略。

2.服務

企業透過「互動」來接觸顧客與提供「服務」,而服務可以用「自助服務」及「真人服務」兩種方式交互進行。自助服務就是讓客戶在想要服務的時候,用他習慣的管道來取得需要的資訊,像服務業,您可以透過網路、客服機器人來取的您需要的服務。在製造業,您可以透過瑕疵檢測機器,來自動檢測生產的產品,這些都是自助服務。

自助服務也是最常運用AI、大數據技術,來達成服務流程智慧化。而若顧客還需更複雜的諮詢或交易,就可在相同通路上轉由服務人員來完成,這就是真人服務。

透過智慧化服務系統或服務機器人來提供客戶隨時隨地的服務需要,在需要時,轉由專業的真人服務,滿足多樣、複雜、專業的貼心服務,讓人可以跳脫重複性的服務作業,專注於更高價值的事務,這就是「人機協作」的策略。

marketing_cookieless_聊天機器人
現在有許多客服軟體都是使用聊天機器人系統,透過AI技術減少客服人力,但同樣能滿足顧客的溝通需求,且24小時無休。
圖/ Shutterstock

3.分析

過往談服務大部份會著墨在跟顧客的互動與完成顧客所需要的服務,而服務4.0更強調將互動與服務過程所留下的資料,結合企業已累積的顧客特徵資料、交易資料、行為資料、服務資料來分析企業跟顧客的關係,瞭解顧客出沒行為、顧客個別及顧客群體樣貌、挖掘服務或產品問題、發現顧客期待與需求、掌握顧客行為改變、產業變化特徵......等,透過分析形成企業新經營策略,改變提供顧客的產品與服務,甚至企業經營方式。

數據是企業重要資產,而各種數據必須整合成為以顧客為中心是非常重要。從行銷、購買、服務過程都會累積大量資料,而這些資料必須要做整合。從通路互動資料的身分識別、通路服務內容的匯集,都成為以人為中心的資料,然後進行分析,這就是「數據匯流整合分析」的策略。

運用「服務三策略」來實現「服務三要素」,這過程運用資訊科技、AI、大數據技術,來實現更懂顧客的智慧服務,資訊科技或我們稱為智慧科技,是服務三要素的重要支持力量。

digital-marketing-1725340_1920
將資料整合後分析,形塑精確的顧客樣貌、了解顧客喜好,這是轉型為「服務4.0」的關鍵要素。

逐漸建構中的服務4.0,助企業華麗轉身

現在數位轉型與疫情下,服務雲端化成為未來趨勢,更多互動與服務是非接觸情況下進行,創新的智慧服務越形重要。服務4.0提出一個服務架構,從六個化的思維層次、三要素的架構層次到三策略的方法層次,來實現服務4.0,建構AI世代的創新智慧服務。

2015年台灣銀行業開始應用服務機器人(Chatbot)來服務顧客,開啟智慧服務先端,政府、產業也逐步跟進。您可以用LINE來詢問銀行客服機器人查詢最新匯率、您也可以從FB獲得最新優惠活動、越來越多服務可以用LINE、FB、Web、電話、APP的「互動」管道取得,形成「全通路多媒體」的服務。

您隨身的手機或平板成為最好的「服務行動化」平台,讓在顧客隨時有「服務」需求時,可以獲取資訊,這體現了「進度透明化」的資訊自主能力;在您查詢過程可能遇到問題或有更進一步服務需要,透過「人機協作」的機制,真人服務隨時出現,接續服務,迅速瞭解您問題而滿足您的需要。

當顧客常在LINE參與活動、點開有興趣的推薦,這些互動紀錄的「分析」反映了顧客的行為與喜好,透過「數據匯流整合分析」讓企業認識了顧客出沒習慣與顧客特徵;「作業自動化」串聯彙整各種您的資訊,成為跟顧客互動與促銷推薦的基礎;而客服機器人展現服務「流程智慧化」,貼心地回應個人化的需求。

每家企業提供智慧服務的業務能力、功能、時程都不一樣,這是因為經營客戶的差異,有的是個人顧客多,有的是以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這些差異在投入創新服務時「預算有效化」成為判斷資源投入順序的依據;運用互動、服務過程累積的紀錄,進行分析了解顧客讓「決策數據化」,做出對企業最有利的決策。

從上面服務情境,您可能感受到銀行、企業、政府都有部分服務4.0功能推出。在疫情期間政府推出1988紓困振興專線服務,也是服務4.0精神展現,成為政府的最佳幫手。當我們瞭解服務4.0的思維概念、建立架構與實現方法,運用科技,讓企業華麗轉身,成為永續的創新企業。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吳佩臻、侯品如

關鍵字: #企業轉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