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回來台灣與不少Web3的新創團隊接觸,真的都很有潛力。」Iterative Venture的創辦人暨合夥人陳理查說。
Iterative Venture是專注投資Facebook(現更名Meta)內部員工創業項目的基金,在看到Web3火熱的趨勢引導下,現在要開啟新的計劃:Web3的孵化器與投資基金,而台灣新創正是這兩項新計畫的主要標的之一。「孵化器是希望把新創團隊導向Web3的思維,基金則是直接投資Web3的新創。」陳理查表示。
企業內部創新!打造Facebook的天使投資社群
陳理查曾在Shazam、Snap等大企業工作,也在Facebook擔任過資料科學家,一直以來都與數據為伍。
「但是我在2020年看到許多新創IPO時,突然覺得:自己在Facebook好像也不知道在做些什麼,根本沒有創新。」陳理查回想,「所以我開始嘗試打造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出來。」
該年底,天使投資組織Xooglers進入了陳理查的視線。
Xooglers是由Google的相關人際網絡所組成的一個天使投資機構,他們在社群內互相幫助、給予資源、一起成長,這給陳理查帶來了啟發:何不也為Facebook建立一個這樣的社群?於是Facebook版本的Xooglers誕生了——Iterative Venture。
不過,陳理查很快發現到,要從數據科學家轉換成一名投資人士,中間的鴻溝沒有想像中的小。
「最大的差別在於人脈,還有怎麼看一個團隊。」陳理查自嘲,數據科學家平常接觸的都是最底層的技術,所以很難從宏觀的視野檢視團隊的商業模式,而且數據科學家平常也很少參與社交活動,要找到具備商業知識的夥伴幾乎是從零開始。
陳理查從自身做起,學習最新的市場趨勢和見解,並且在Slack上面與會員們分享,還舉辦實體活動讓大家相互交流,「我們與Uber、Airbnb、DoorDash等企業合作,甚至主動與VC聯繫,這不只是幫助我的社群,也幫助我們投資的新創團隊可以有更多的資源。」Iterative Venture在5個月內累積了1500多名成員,投資團隊包含由鄭雅慈(Anya,矽谷阿雅)創辦的衣物租賃平台Taelor。
站在浪潮上,也要記得當個開創者
2021年底最熱門的話題Web3,希望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概念重塑網路的基礎生態架構,這對於熱愛底層技術的陳理查來說,是個不能錯過的機會。
「會想要募集資金,以基金的方式投資,是因為相比於天使俱樂部這樣的形式,基金更容易被好案子吸引。」陳理查道出決定成立基金的原因。
從2020年開始學習如何看案子至今,他也分享了自己看團隊的3大指標:
- 題目是否正在趨勢上面
- 團隊的自主性
- 團隊對未來藍圖的規劃有多長遠
陳理查解釋,由於自己是底層技術背景出身,就算創業題目選在了浪潮上,團隊也必須是技術或新服務的輸出者,例如Iterative Venture曾經投資過的團隊Blockdaemo,就是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新創,他們剛在今年1月完成Tiger Global領投的2億美元C輪募資,估值已經達到32.5億美元。
「我曾經拒絕過一個做語言AI的案子,因為他是看到了當時的趨勢才創業的,對整體商業規劃其實沒有自己的想法與思維。」陳理查說,在Facebook工作的經驗在這時候起到了關鍵作用。
有鑒於自己的台灣背景,以及聽聞台灣工程師的素質,這一支新基金的投資對象將會擴及到台灣新創,「台灣近來開始有很多相關的社群活動,這樣很好。」陳理查表示,新的基金將在3月開始啟動融資,預計會募資5000萬美元,並專注投資Web3的早期新創。
「無論是投資或是促進台灣與矽谷新創之間的連結,我都會盡全力幫忙的。」陳理查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延伸閱讀】
1.「時尚界的 Netflix」:矽谷阿雅創衣物租賃平台Taelor,讓衣物穿搭也可以數位轉型
2.Web3.0概念像「百貨公司點數」!XREX黃耀文深度解析:Web3.0熱潮崛起,台灣有什麼機會?
責任編輯:吳佩臻、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