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創立的Vedantu,在2021年9月的E輪投資後,已成為第五家進入獨角獸俱樂部的教育科技初創公司,更是印度第二大的教育輔導平台,同時正在為2023年到2024年的首次公開募股做準備,積極在全球市場擴張。
用「知識」和「網路」為印度教育撐出另一片天
Vedantu的總部位於印度邦加羅爾,前身是一家專攻工程入學考試、醫學入學考試、奧林匹克競賽的教育培訓機構,由Vamsi Krishna、Pulkit Jain、Anand Prakash和Saurabh Saxena共同創立。Vedantu一詞結合自「知識」和「網路」這兩個梵文單字(分別是Veda和Tantu),意思是希望讓學生藉由網路直接與老師接觸,並隨時隨地進行個人化的學習。
現任執行長、同時也是聯合創辦人之一的Krishna,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的孟買分校(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Bombay, IITB),並在其他三位同樣來自IIT朋友的幫助下,在2006年創立他的第一家企業Lakshya ,培訓學生進行各種不同的考試測驗,後來Lakshya在2012年順利被MTEducare收購。
後來成立的Vedantu旨在「實現民主化的優質教育」,產品由Jain負責督導、Prakash則主理學術業務,其線上學習平台讓專業教師和學生可以聚集在一起相互討論。根據Vedantu的官網,它現在已是印度K-12課輔領域的佼佼者,每個月有超過3,500萬用戶利用其應用程式和網絡在平台上學習。
小規模教學的成功奠基擴大規模的本錢,但在發現學習成效下滑的趨勢後,勇於打破傳統教育制度。
根據《YOUR EDUCATION PORTAL》的採訪,Vedantu的創業可以分為三階段,第一是「成為一位老師」,從IIT畢業後Krishna創立Lakshya,並和其他三位創辦人決定實驗「優質教學」(equality teaching),於是選在旁遮普省一個名叫伯納拉的小村莊,開始教導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最終,11名學生中有7位成功錄取IIT的學校,成效不錯,顯見他們的教學方式可以創造差異。
Lakshya在取得初步成功後,他們決定擴大規模,規劃成立名為Vedantu的教育新創公司,也就是進入第二階段「成為一位企業家」。於是,團隊開始招聘老師,公司編制也隨之擴大,並引入各種學術體制、系統和流程,以提高和保持教學質量,例如標準化的內容或標準化的教師教學法等。
不過,在相關系統和流程被引入後,他們觀察到學生的興趣有下降趨勢,效果好似慢慢趨於平緩,促使團隊開始思考他們的體制是不是落入傳統教育體系的窠臼?有沒有可能在打破傳統制度的同時,還能確保學生的有效學習可以持續存在?
最後他們決定「做一個前衛的實驗」,也就是進入第三階段。他們利用科技創建一個線上學習平台,推出雲端課堂模式,使用線上影音工具,實時互相觀看、交談討論和協作。為回應外界對於教學品質的質疑,Vedantu也引入反饋系統,讓學生可在課後對教師進行評比,而平台上的評比和老師的教學資訊都會被公開,讓所有人自由查看。
創辦教育的重點還是在於「創新」和「影響力」
這種透明化教學打破傳統制度,也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責任感,並保持住教學的質量;同時,學生也不需要堅持同個老師或同一套學習方式,變相擁有選擇教師的權利,因為Krishna認為:「硬要去控制系統的人,將會成為教育的罪魁禍首。」
此外,Krishna也相信:「未來的教育會更加開放與多元,學生除了可以選擇想被誰教之外,也可以選擇什麼時候學習、在哪學習。他也希望能讓每個人都成為老師,互相連結彼此與分享知識。」
對於上市的計畫,Vamsi表示:「在全球各地擴展業務可以為公司的收入至少貢獻10%,我們也會持續關注公司尚未涉足領域的國際收購消息。」不過,即使有意朝上市之路邁進,Vamsi仍不改初衷的希望能建立一家長久且可永續發展的公司,因為他覺得:「創辦教育的重點還是在於『創新』和『影響力』。」
資料來源:yourstory、youreducationportal、analyticssteps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