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區塊鏈的「碳權交易機制」,是更有效率還是多此一舉?
基於區塊鏈的「碳權交易機制」,是更有效率還是多此一舉?
2022.03.17 | 區塊鏈

新的話題總是比較容易引起注意,特別是剛好碰上輿論炒作,市場風口的時候。區塊鏈科技,從幾年前一路紅到現在,期間以ICO,STO,Defi,NFT等形式「蠱惑」市場,風靡程度不在話下。另一方面,搭上永續議題,舉凡企業社會責任,ESG,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等,也因為諸如COP26的高峰會,成為百家必爭的標籤,先搶先贏話語權。即便短期來看仍是成本大於獲利,不過只要賽道選對了,長期發展自然也大有可期。

若把兩股風潮捏在一起,能否創造「1加1大於2」尚且有待評估,但話題性肯定十足。用區塊鏈技術,結合碳權交易的商業論述,也在2021年開始大量湧現,追隨者們言之鑿鑿,好似一個融合先進科技與環境永續的新時代,就此要被這群「專家」與「先知」們揭開序幕。

在深入探討區塊鏈與碳定價(carbon pricing)市場之前,想先來聊聊這股有趣的心態與趨勢。對於創新(Innovation)領域來說,這股夾雜著投機狂熱與技術發展的勁頭,歷史上屢見不鮮。大部分的新興科技都會歷經成長,炒作,泡沫,然後持續發展,也只有能跨過死亡幽谷,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那些產品與服務,才會存活下來。

物聯網(IoT)就是個很有趣的例子,早在約10年前就開始炒作的話題,一票相關的技術與商模也順勢崛起,當年最火的「萬物連網」,「智慧居家」等,如今到底誰家真的買了會上網的冰箱?或一台能跟你對話的微波爐?不是技術做不到,也不是沒有廠商投入量產(LG就真的有出過幾款IoT的家電產品,但賣相極差),而是大環境與市場不買單,且(暫時)沒有打中消費者的需求。

導入區塊鏈科技,將解決碳權那些痛點?

回到區塊鏈與碳權/碳交易的討論,兩者個別的核心概念就不多贅述,但要截長補短結合各自的需求與優勢,確實讓很多新創團隊不停腦力激盪,希望既能吸引創投的目光,又能真正解決實際的問題。

而全球趨勢下的「碳定價機制」勢在必行,所謂碳定價,亦即污染者付費,企業與廠商在經濟活動的過程中,所產生溫室氣體(GHG)排放,是全球暖化最大污染源,自然也該為此「外部性」付出合理的代價。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全世界已有65個國家或地區,實施了碳定價政策,包含財政手段的「碳稅」,行政方法的「碳費」,或是採取自由市場機制的「總量管制與碳交易」等等。隨著COP26大會的落幕,締約國紛紛面臨更為緊迫且強制的「國家自主貢獻額度」(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要求,而那些使命感較高的發達地區與企業,亦設定了更早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包含微軟,谷歌,蘋果等大廠,不僅要求自身做到「淨零碳排」,也同時要求其上下游供應鏈,必須符合相關規範。

high way
圖/ Flickr CC by Martin Howard

碳權與碳定價雖已成趨勢,但要大規模推廣,仍存在不少的障礙,例如政府法規,碳金融基礎建設,在大多數地區都尚未完善。又因為「碳」本身虛無飄渺,碳權也有其盤查與驗證的複雜度,故建立一套全球通用的簿記和交易機制,實屬不易。

而區塊鏈科技的導入,確實在幾方面「可能」有所幫助:

  1. 價格發現:
    碳價在多數的市場,無論是強制市場還是自願性市場,都存在不小的落差。在北歐,一單位的碳當量可能高達100多美金,但在發展中地區,有時往往僅值個位數字,如果區塊鏈搭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能夠上架碳資產的話,或許有機會減少過程中的不透明,促進價格發現(Price discovery),以及吸引更多用戶進場交易。不過,這一切要運作順利,仍有不少前提須滿足,包含跨國的碳交易市場制度需確立,以及各個主權地區對於碳盤查,碳定價與碳資產管理的認定,也需要有國際標準。

  2. 分散式帳本的碳資產管理:
    雖說在碳權的市場,是否真的需要用到去中心化管理,有待商榷,但若能建立起各地的簿記系統,利用加密註記與時間戳記的功能,一般來說有助於全球碳權市場與碳定價的整合,同時促進跨國界的交易效率。此外,無論是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減排認證(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專案,或是碳匯(carbon sink)等,讓具有信度的第三方機構扮演區塊鏈上的驗證節點(node),讓每一筆紀錄可以在某種去中心化的狀態下完成登記與交換。至於,這會比用中心化的方式方便多少?成本孰高孰低?就需要市場來證明了。

  3. 將碳權發行成NFT:
    非同質化代幣,又稱NFT,雖說原本是為數位藝術而生的識別機制,但坦白說,如果與有價商品綁定在一起(無論是藝術,內容創作,還是更為具體的股票與房產),那坦白講有那麼點當年STO的延伸 ,繞過當代大部分的金融監管,發行名義(或功能)上類似的有價證券型商品。如果碳權可在報表上被視為是資產,在越來越多人參與這塊市場的情況下,碳權被賦予金融資產的屬性,確實可以用NFT來補足最後一哩路,也能讓全球更快的進入「碳金融」的時代。

碳金融何時實現?基礎建設仍有待完善

當然,上述種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碳權/碳定價解決方案,說實話,用目前的資訊科技與中心化伺服器,完全可以做到,甚至在安全性,管理成本,執行的強致力方面,明顯好的許多。可能有的缺點就是不透明和容易被個別機構(或政府)操縱,導致各有各的規則,阻礙COP26以降,極力想促成的全球碳權框架。

誠然,NFT所用的底層協議與STO不同,但從市場與炒作角度來看,兩著都在試圖建立起有價資產與數位標籤(token/NFT)之間的連結,從而能脫離傳統金融框架,另闢蹊徑的交易模式。

前面提到的「碳金融」,有一個很有趣的本質,也值得思考。我們知道,任何金融資產,基本上投資人都是希望它的價格能夠不斷上漲,但若說到碳權,回歸永續與環境的理念,我們最好希望它價格下跌,因為漲價代表市場需求越大、碳排量越高,需要購買碳權(贖罪券)來避免罰則;反之,若所有的廠商、公司都願意導入低碳/淨零碳排的技術與生產模式,則市場對碳權的需求就會跟著下降,甚至大家都因為更節能而取得碳權,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碳價必然下跌,以降低溫室氣體總量的角度來看,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RTS2YNR0_碳中和
圖/ REUTERS

無論如何,排碳需付出代價,是一個逐漸被接受的制度,而以區塊鏈科技為核心的諸多概念:NFT,Defi,元宇宙等,也慢慢「入侵」到各種商業模式與日常生活之中。兩相結合是否創造1加1大於2的縱效,以短期(3-5年)的發展來看,各自都還有許多基礎建設需要完善,才會有整合的契機。就好比,你不會在1980年代之時去做電商,即便當時網際網路和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都已經略具雛形。只有當雙邊的技術與商業環境都足夠成熟,市場對這塊也有相當的需求時,把兩個不同領域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當然,現階段我們不妨想想,任何天馬行空的概念,都可能激發接下來的人,去探索和挖掘更多的可能性。這也是人類科技與文明的累積,相當重要且持續在發生的過程。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