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才能獲得高薪職位?」研究結果顯示,沒有大學學歷也能成為科技人才。科技業看重學歷的傳統,已經不是現今企業選才的方法。
隨著勞動力市場的流動,許多藍領工人在過去兩年內躋身為「新領階級」(new-collar),即年薪落在2到4萬美元的非白領工人。
根據奧緯諮詢(Oliver Wyman)的民意調查,在25至44歲的新領階級的工人中,男性比例約為 67%,此階級中有67%的人居住於城市,70%的人對自己的職涯抱持樂觀態度。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許多公司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於是放寬條件,並提供員工到職訓練的計畫,藉此延攬足夠的人才。為了增加工作環境的多元性,比起大學學歷,公司更傾向於依據能力和潛力作為招募人才的條件。「我們傾向於尋找具有動機、技能和經驗的人才」雷切爾(Rachele Zamani)表示。
轉換或計畫換到更好的工作的人,皆在疫情期間學習新技能。許多人表示他們的工作重心之所以會改變,是因為比起工作時間和地點,疫情使他們更重視工作彈性的價值。
LinkedIn 線上訓練課程的數據顯示,愈來愈多用戶註冊資料處理、醫療和電子製造等男性主導領域的課程。證照考試的部分,專案管理技能劇增,2020至2021年間提升了1,300%。
現在,許多雇主表示願意培養員工的程式技能,以及資安和醫療科技的人才。疫情期間,原本從事酒保工作的喬安娜 (Joanna Estanislo)被放無薪假。不具有大學學歷的他,一直以來都想進大企業工作。他過往在酒店的工作經驗替他累積了一群忠實顧客。去年夏天,他加入 Okta 公司的業務發展計畫後的第一個月,他達成了600%的銷售配額,此後又獲得一次晉升。
培育臺灣的「新領」人才
IBM 的 P-TECH 學校模式是其創建的開創性教育改革計畫,旨在培養具有 21 世紀工作和持續教育所需的學術、技術和專業技能的年輕人。
其在臺灣落地執行的 P-TECH 計畫,藉由與五專密切合作,提供創新教育模式,逐步聯手打造「新領」人才。隨著科技和產業迅速變遷,善於溝通、懂得科技趨勢的「新領階級」,在未來將成為具備潛力的搶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