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為何讓你欲罷不能一直追?揭開黏住觀眾眼球的「封面演算法」
Netflix 為何讓你欲罷不能一直追?揭開黏住觀眾眼球的「封面演算法」

更新頁面,這個影片封面看起來不錯,點進去看看。

每天,全球有數億人和你一樣,重複著這個操作,躺在床上刷會短影片或是追劇放鬆一下。

短影片和串流媒體應用總能在刷新中推出「你喜歡的內容」,總會有一個影片的封面剛好戳中你的喜好,在這樣的循環中,時間滴滴噠噠走過。

1小時、2小時、3小時,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短影片和串流媒體應用是怎麼做到的?

Netflix曾在自己技術部落格中介紹了相關原理,它如何通過一張張封面,讓你「欲罷不能」。

讓你欲罷不能的「封面演算法」

在Netflix等串流媒體服務普及之前,我們看到的電影海報是這樣的,場景和人物形成了互文,《絕命毒師》中主角沃爾特·懷特性格的狠厲展露無餘。

《絕命毒師》
《絕命毒師》
圖/ Netflix

又或是這樣的,大尺寸的《沉默的羔羊》電影海報,人們能很直觀地關注到海報中飛蛾其實是由7位女性組成,暗示劇中罪犯渴望「破繭成蝶」成為女性。

《沉默的羔羊》
圖/ 愛范兒

在線影片興起初期,這種創意滿滿的海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電影封面,但如今你很難在Netflix看到類似的創意封面,影片封面變得更簡單、也更直接了,大多封面都是一個電影標題,配上主角。

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反常識」的事,用電影創意海報作為影片封面不應該更具吸引力嗎?

答案是否定的,Netflix團隊在技術部落格中解釋道。

串流媒體的承載者是電視、手機、平板這樣的設備,細節太多的海報觀眾不一定會注意到,甚至會直接劃走忽略。

更重要的是,串流媒體上電影和劇集選擇太多了,人們為一部劇集停留的時間太短了。

這或許得怪作為人類的你,能力實在是太強了,根據麻省理工學院官方刊物《MIT News》,人腦處理眼睛所看到圖像,僅僅需要13毫秒。

Netflix為此做過專項實驗,他們發現人們僅僅會為一個影片停留1.8秒,如果90秒內沒有點擊任何一個影片,人們很可能會直接關閉Netflix。

這是Netflix所不願看到的,沒人看影片內容,也就意味著沒人願意付費訂閱,因此優化影片封面成為了團隊的頭等大事之一。

相比普通影片創作者,Netflix的優勢在於內容豐富,不僅收購了大量電影和劇集版權,還有不少自製劇集和電影,龐大的用戶訂閱群體也能讓它們通過用戶和點擊數據分析人們對於不同劇集類型的偏好。

Netflix
標註了數據類型的畫面
圖/ 愛范兒

劇集封面也是一樣,Netflix基於人們的瀏覽點擊數據,專門為劇集封面設計了演算法——AVA視覺分析。

一般而言,Netflix會將電影或劇集中包含的畫面幀全部抽離出來,對每個畫面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數據維度包含亮度、顏色、對比度、運動模糊情況、鏡頭情況、構圖以及演員等等。

之後Netflix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分級篩選,根據用戶偏好數據,選擇適合展示的封面圖測試。

Netflix
臉部表情和姿勢的數據標註
圖/ 愛范兒

這是一個極為複雜,耗費大量計算資源的過程,比如1小時《怪奇物語》就包含86000幀畫面,要從中選出封面圖的複雜度可想而知。

龐大的數據分析,讓Netflix更了解人們的喜好,技術團隊在部落格文章中也列出了一些直觀的例子。

比如同樣構圖穩定、觀感上佳的封面,觀眾通常會選擇簡潔人物加電影標題的封面,高分劇集《女子監獄》的封面就是根據這條規則逐漸演變的。

《女子監獄》
根據數據結果調整的《女子監獄》第一季和第二季封面
圖/ Netflix

另外一個有趣的趨勢是觀眾通常更喜歡「壞蛋」作為影片封面,點擊率更高,前段時間的熱門劇集《魷魚游戲》就是這樣的。

Netflix
同一部電影,突出「壞蛋」的封面更受歡迎
圖/ 愛范兒

由於Netflix跨越多個國家和地區,它也會根據不同地區文化動態調整影片封面,以獲取更高的點擊和觀看時間。

劇集封面並不總是一成不變的,Netflix會依靠A/B測試,持續優化。

正是通過持續不斷的優化封面演算法,Netflix總能推薦「符合你喜好」的內容,再加一次放出全集的營運手段,一下子熬夜看完整季劇集的情況也有,最終推動Netflix使用時長不斷增長,拉升訂閱率。

Netflix 的A/B 測試案例,第二張封面效果最好
Netflix 的A/B 測試案例,第二張封面效果最好
圖/ 愛范兒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statista,Netflix在2021年第四季度結束時已經擁有了2億2218萬用戶,是全球最大的串流媒體服務商之一。

靠演算法還是靠人

在這個每天數億人觀看影片的年代,更能吸引人點擊的影片封面,成了一門顯學,除了Netflix也有不少機構和平台發現了簡約人物加大標題的影片,能提升點擊率。

串流媒體服務越來越多,掌握這一趨勢的平台也就更多,「標準答案」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Netflix 電影封面
圖/ Netflix

當標準答案太容易獲得,它的價值自然會快速降低,雖然簡約人物加標題的封面設計保證了及格的視覺觀感,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套路感太重,懷念電影海報上充滿創意的設計。

演算法能幫助人們快速找出標準答案,能讓人們更快找到自己可能感興趣的劇集,幫人們在一堆電影中根據封面快速決定,久而久之,選擇就會趨同,不隨大流的個性表達因此愈發顯得珍貴。

Netflix等串流媒體平台的訂閱商業模式催生了以演算法為核心的推薦機制,讓人們看「上癮」的同時提升付費率,不同的產品會催生不同設計。

BILIBILI和Netflix相似,但又有一些不一樣,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通過演算法向人們推薦影片。

不同之處在於BILIBILI受社區文化影響頗深,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BILIBILI推薦訊息流當中的官方版權電影或劇集,並不都會採用標準答案,比如《頭文字D》的封面。

這顯然是一個人為痕跡頗重的作品,類似的案例我見過不少。

封面只是片中的一個畫面,與標題形成了有趣的互文,看過或者了解這部電影的觀眾,大概率會了解「我買了一件__」問題的答案,和梗結合就是和BILIBILI社區文化相結合。

幾年前,我們談到BILIBILI大概率會提到二次元、鬼畜等關鍵詞,如今經過一系列擴張之後,整活、網路梗文化等成為新晉關鍵詞之一,從《讓子彈飛》的流行到BILIBILI熱榜時不時變換的新梗,盡皆如此。

當然,無論是Netflix還是BILIBILI,封面如此重要的前提都是均採用了多列設計,如果是單列訊息流,封面的重要性就會被極大地削弱。

最直觀的例子便是抖音,影片自動播放縮短了人們看封面的時間,一整塊螢幕僅有一個影片作為選擇,上下滑動代替了點擊,觀眾永遠都在刷新。

封面的價值變得極低,它不再能讓影片從一堆選擇中脫穎而出。

或者說,在抖音影片的前幾秒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封面」,當影片前幾秒吸引力不足,人們就會劃走。

演算法將技術的兩面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方面基於大量數據測試得出的結論更接近人們的喜好,讓人們能更快找到符合喜好的內容,用更符合喜好的封面幫助人們快速選擇,另一方面過度上癮和選擇趨同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

行動平台的兩位霸主iOS和Android不約而同地提供了數位健康功能,足以證明問題的嚴重性,數位健康功能所提供的「螢幕時間」選擇,也是為了讓人們有新的工具選擇,限制Netflix等流行娛樂app的使用時間,

演算法的高效固然有用,但人為調控也不可缺失。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關鍵字: #Netfli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台灣設計展已自10/10起正式開展,展期至10/26於彰化市、鹿港鎮、田中鎮及田尾鄉等地開展,其中將設計手法運用在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亦是此次展覽的重要核心。設於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的《圓未來之行》,以清晰脈絡梳理彰化的城市發展,並將彰化縣政府當前如何以均衡及複合的設計,將城市規劃中的「交通」、「建設」、「生活」三面向呈現進行中與已完成的政策成果,並透過互動裝置與參與機制,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城市治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展場,觀看這些政策如何以設計的語彙被轉譯為可理解、可感受、可參與的日常溝通。

交通路網連結城市脈動,居民日常與幸福共行

交通路網是城市的縫線,是均衡發展的骨幹,路網密密織入、層層堆疊,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串成同一張布面。於《圓未來之行》的「轉譯之間」,我們以交通破題——〈彰化交通脈絡透視圖〉以多層透明壓克力承載各級路網,透過疊印與透視產生視差,清楚呈現城市交通的經緯關係與節點密度;〈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則以光為媒介投影於城市模型,演繹彰化未來的重要軌道規劃與重點核心發展區域的建設願景,沿著大埔截水溝的堤岸風景前行,輔以東西南北向的完善路網,八大生活圈的樞紐轉運站串起城鄉間的交通脈絡,引擎發動,感受彰化這座「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節奏與脈動。

彰化1013_2
〈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以光雕投影演繹彰化的未來規劃。
圖/ 彰化縣政府

建築與空間疊加複合,跨齡共生,城市共享

建築是城市的骨架,新生與既有的空間疊加再生,乘載著居民歷史記憶的老屋經過修繕,化身文創基地、創業場域與周邊社群連結,〈時光新生所〉記錄著重獲新生的老屋翻開世代新頁的重要時刻。

彰化1013_3
〈時光新生所〉透過翻牌互動比對老屋今昔差異,喚醒封存的時光。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隨著城市蓬勃成長,為能回應隨之增加的跨世代居住需求,〈宜居共築所〉展示共居的設計實驗成果,伸港基地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回應居住正義、社區韌性等多重城市課題,也讓彰化青年可安心回鄉成家。

彰化1013_4.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全國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在新生的城市建築中隱藏著許多設計巧思,〈未來綠學園〉邀請民眾以擴增實境方式探索鹿江國際中小學這座綠建築的永續設計,校園本身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無形設計所〉則透過電控薄膜揭開日常表象下的設計智慧,鹿港洛津國小的操場、地下停車場身兼蓄洪池機能,同時承擔運動、停車與防洪安全三重角色,風雨時成為守護社區的暗線,平日則回到居民的生活日常。

宜居生活源自安心信賴,健康照護與共融設施完備,滿足全齡需求

生活的幸福感,來自各世代都能感到被照顧、被守護的安心與自在。〈全齡照護網〉以大型 LED 牆面呈現全國首創的長照大樓,將托嬰、長照與社會福利整合為一體,成為在地支持網絡的核心據點,也成為最貼近民眾需求的務實設計成果。〈活力共享場〉把運動帶回日常,呼應彰化「八大生活圈運動館」計畫,邀請觀展者當場伸展、啟動身體;各地共融公園則以「共融遊戲」回應跨齡需求,透過無障礙動線與共融遊具,包容不同能力與世代,在〈無界共融園〉票選最期待的共融遊戲場主題,邀請民眾攜手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共融新天地。

彰化1013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整合式長照大樓提供各年齡層的完善照護服務。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到《圓未來之行》一同書寫新彰化的現在進行式

民眾是主詞,是這座城市的主角,既感受也形塑城市;交通作為連接詞,串起人與城市,連接起可能性;建築是名詞,乘載各式機能,讓各種需求的滿足具備指向的所在;而生活化為形容詞,傳承著文化底蘊,透露著溫暖照護與人情味。至於動詞,正是此刻我們發生的行動。

彰化1013_6.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訪《圓未來之行》,欣賞彰化三百年的城市紋理。
圖/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是一個正在被書寫的長句,此刻的每一次到訪、每一次參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她強調,《圓未來之行》不僅是一場體驗活動,更象徵著縣府與民眾攜手共創城市願景的過程,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書寫屬於彰化的未來篇章。
展覽資訊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