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鏈危機延燒,鴻海崑山廠又傳停工!為何供應鏈無法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斷鏈危機延燒,鴻海崑山廠又傳停工!為何供應鏈無法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新冠肺炎(COVID 19)近幾個月再次於中國蔓延,重重影響了這個世界工廠的運轉。就連鴻海在崑山都有兩間廠房傳出確診案例,從上週三開始就暫時停工,為何各家廠商在經歷接連的疫情、供應鏈中斷等衝擊後,依舊選擇於中國生產?

傳兩崑山廠停工,鴻海強調影響不大

以上海為中心的疫情,至今已爆發超過一個月卻仍然沒有沒有緩解跡象。上海、鄭州、崑山等多地陸續宣佈封城,上百家台廠都受到影響,不得不暫時停工,因此外界也預估,今年新款iPhone等產品很有可能生產延宕。

儘管先前鄭州封鎖時,鴻海位於當地的廠房得以逃過一劫,繼續維持廠內營運,但隨著疫情越演越烈,近日也傳出遭受衝擊的消息。《南華早報》指出,鴻海崑山廠的兩名員工透露,傳出確診案例後,崑山兩座廠房已經暫停營運,員工都在園區宿舍內不得隨意外出。

鴻海
鴻海傳出兩間崑山廠因傳出確診案例暫時停工,不過官方對外表示整體影響不大。
圖/ 鴻海

上週崑山才陸續開放工廠恢復運轉,批准60間公司能夠重啟工廠,然而原先依靠生產泡泡得以在封城時繼續營運的鴻海,反而因為傳出有員工確診,只得暫時停工。

不過根據《路透社》報導,鴻海強調目前已經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廠房,且主要生產的產品庫存仍然充足,對整體業務的影響很有限,且該工廠主要並非生產蘋果產品。

雖然如此,疫情現在還沒有消退跡象,未來鴻海很有可能會有更多廠商面臨停工的問題。先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在和碩、仁寶等蘋果供應商暫時停工時,鴻海承擔起彌補iPhone、iPad供應的任務,並預期最終4月底、5月初各廠房才有可能恢復正常運轉。

供應鏈狀況不斷,為何各企業仍持續投資中國製造?

各大品牌、供應商已並非首次在中國遭遇供應鏈危機。2020年初在中國爆發的第一波疫情,就在當時掀起一股供應鏈遷徙浪潮,去年的限電措施也造成不小影響。

這些事情喚起不少業者不能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的危機意識,鴻海、和碩、廣達、緯創等都相繼往東南亞、印度布局。《彭博社》提到,台達電近日就表示,他們會持續增加中國以外的產能,降低關稅、封城等帶來的風險;鴻海也在印度清奈收購大片土地,計畫為當地製造產品。

但整體而言,供應鏈遷出中國的腳步仍然非常緩慢,蘋果也持續增加供應鏈名單中的中國企業,去年公佈的清單中中國企業更首度超越台灣,成為最多供應商來源的國家。

shutterstock_china flag_red ship_342129065.jpg
儘管從疫情到限電,中國頻繁發生的事情讓各家企業開始進軍東南亞、印度,但整體而言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仍難以取代。
圖/ aekkorn via Shutterstock

中國積累至今龐大的生產規模,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被取代的,任何國家都難以替代中國的產能與勞動力。鴻海位於鄭州的廠房估計可以容納超過35萬名員工,每天可製造50萬智慧型手機,去年才對外招募20萬人,此等規模很難填補。

另外,勞工、政府補助等問題也都影響著各大製造商遷徙的難度,例如在印度設廠的緯創曾遭遇員工暴動,砸毀廠房內的設施,並有大量iPhone遭竊;而鴻海也在清奈遇到罷工,要求改善工作環境與條件。

再加上,在中國長期經營的供應鏈,很難跟著特定廠商出海,缺少這些供應商的輔助,不太可能在中國外的廠區建立起大規模的產能。

因此即使各家廠商開始布局東南亞、印度等地,降低中國製造占比,也不代表會影響在中國的擴張計畫,台達電就計畫在重慶設立新廠房,預計2024年完工後,被認為很可能會投入筆電、電動車零組件等產品製造。

資料來源:Bloomberg南華早報Reuters

責任編輯: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關鍵字: #鴻海 #新冠肺炎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